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17055216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②,少壮工夫老始成③纸上得来终觉浅④,绝知此事要躬行⑤注释)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乐园把古诗补充完整,回答问题塞 下 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1]补充诗的后两句[2]这首诗前两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这首诗配幅画吧3. 类文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A. 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B. 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C. 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   )A. 统一国家的大业   B. 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   C. 国家的战事[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A. 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B.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C. 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A.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C.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B. 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C. 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4.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闺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课内外对比阅读桑茶坑①道中[宋]杨万里晴明②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③,一牛吃过柳阴④西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②晴明:晴朗,明澈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④柳阴:柳下的阴影[1]选一选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草满花堤水满溪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2)一牛吃过柳阴西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B.《桑茶坑道中》后两句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C.《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孙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所以就闲着,在树荫下乘凉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____________________[3]跟随着作者,我们看到了两组镜头,勤劳的乡村男女和儿童,请你选取一组人物,结合诗句,描写你看到的画面我选的是____________(乡村男女 儿童)画面:______[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快乐阅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竹喧_________________王孙:_________________[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中的静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

      先_______后_______ (视觉  听觉  感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句序是倒置的,请你试着写出正常的句序[6]写出下面的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 课外古诗阅读游园不值①[宋]叶绍翁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①值:遇到②怜:爱惜③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④小扣:轻轻地敲⑤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1]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园子里没有好看的景色,不值B.来一趟没看见里面的景色,玩得不值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人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太不值得了[2]从“小扣柴扉久不开”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3]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子里面的春色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面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打“√”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里面的满园春色  )B.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C.作者心中本来还是很惆怅的,但看到了出墙的红杏后,很高兴。

        )D.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的美丽景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8. 阅读理解所见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诗中“振”的意思是________;“意欲”的意思是________[3]古诗第三、四句是________关系[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形象整首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________,忽然________透过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古诗所描绘的是夏季的情景[5]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十分生动有趣,请你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幅情景图描绘一下9. 阅读理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描写农村优美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老年夫妻亲热聊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无赖”是指( )A. 不讲道理,刁钻泼辣   B. 顽皮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意思是         (2)填空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内阅读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12.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蝉[唐]虞世南垂緌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1]把古诗补充完整[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垂緌”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官要戒绝腐败。

      B. 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C. 最后两句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