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专题分类练习.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1372669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专题分类练习【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对顶角(1)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 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90°那么这两条线互 相垂直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如直线 a,b 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 外 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 a∥b,b∥c,则 a∥c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 对顶角相等;(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 邻补角互补;(4) 互补的角是邻补角;(5) 同位角相等;(6) 内错角相等;(7) 同旁内角互补;(8)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9)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0)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 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12)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如图 ,BC ^ AC , CB =8cm, AC =6cm, AB =10cm,那么点A 到 BC 的距离是_____,点 B 到 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 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 C 到 AB 的距离是________.2.设a、b、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若a // b, b // c,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若a ^b, b ^c,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若 a // b , b ^c ,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考点二:相关推理(识记)(1)∵a∥c,b∥c(已知) ∴______ ∥______()(2)∵∠1=∠2,∠2=∠3(已知) ∴______ =______( )( 3 ) ∵ ∠1+∠2=180 ° , ∠2=30 ° ( 已 知 )∴ ∠1=______( )(4)∵∠1+∠2=90°,∠2=22°(已知) ∴∠1=______( )(5)如图(1),∵∠AOC=55°(已知) ∴∠BOD=______( )1 2 (6)如图(1),∵∠AOC=55°(已知) ∴∠BOC=______( )(7)如图(1),∵∠AOC=12∠AOD,∠AOC+∠AOD=180°(已知)∴∠BOC=______( )b1a...1aACB24 3b(1)(2) (3) (4 )(8)如图(2),∵a⊥b(已知) ∴∠1=______( )(9)如图(2),∵∠1=______(已知) ∴a⊥b(( 10) 如 图 ( 3 ) , ∵ 点 C 为 线 段 AB AC=______( ))的 中 点 ∴(11) 如图(3),∵ AC=BC∴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 ) (12)如图(4),∵a∥b(已知) ∴∠1=∠2( ) (13)如图(4),∵a∥b(已知) ∴∠1=∠3( ) (14)如图(4),∵a∥b(已知) ∴∠1+∠4= ( ) (15)如图(4),∵∠1=∠2(已知) ∴a∥b( ) (16)如图(4),∵∠1=∠3(已知) ∴a∥b( ) (17)如图(4),∵∠1+∠4= (已知) ∴a∥b( ) 考点三:对顶角、邻补角的判断、相关计算例题 1:如图 5-1,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对顶角有_________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AOD 的邻补角是_________.例题 2:如 图 5-2,直线 l ,l 和 l 相交构成 8 个角,已知∠1=∠5,那么,∠5 是_________ 的对顶角,与∠5 相等的角有∠1、_________,与∠5 互补的角有_________。

      例题 3:如图 5-3,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射线 OE 为∠BOD 的平分线,∠BOE=30°, 则∠AOE 为_________图 5-1图 5-2图 5-3考点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例题 1:如图 2—44,∠1 和∠4 是 、被所截得的角,∠3 和∠5 是 、被所截得的角,∠2 和∠5 是 、被所截得的角,AC、BC 被 AB 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和 .例题 2:如图 2—45,AB、D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和 ,AB、CD 被 AC 所截是的内错角是和 ,AD、B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和 ,AD、BC被 AC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和 .3.练习:如图,ÐAOC与ÐBOC是邻补角,OD、OE 分别是ÐAOC与ÐBOC的平分线,试判断 OD 与 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五:平行线的判定、性质的综合应用 (逻辑推理训练)例题 1:如图 9,已知 DF∥AC,∠C=∠D,要证∠AMB=∠2,请完善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DEF∵DF∥AC(已知),∴∠D=∠1( )∵∠C=∠D(已知),∴∠1=∠C( •)M2N∴DB∥EC(∴∠AMB=∠2())1A B(9)C练习:1、⑴如图,已知∠1=∠2 试说明:a∥b.⑵直线 a // b ,试说明:Ð1 =Ð2.2、已知:如图∠1=∠2,∠C=∠D,问∠A 与∠F 相等吗? 试说明理由.考点六:特殊平行线相关结论例题 1:如图,AB∥DE,试问∠B、∠E、∠BCE 有什么关系. 解:∠B+∠E=∠BCE过点 C 作 CF∥AB,则ÐB =Ð____( )又∵AB∥DE,AB∥CF,∴____________()∴∠E=∠____( )∴∠B+∠E=∠1+∠2即∠B+∠E=∠BCE.考点七:探究、操作题1.(动手操作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示意图:(1)将直角三角板 ABC 的 AC 边延长且使 AC 固定;(2)另一个三角板 CDE 的直角顶点与前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3)延长 DC,∠PCD 与∠ACF 就是一组对顶角,已知∠1=30°,∠ACF 为多少?考点八:图形的平移 (作图、计算平移后面积等 )在下图中画出原图形向右移动 6 个单位,再向下移动 2 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并求出该图 形的面积。

      配套练习】一、填空题1.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若∠1=28°,则∠2=_______.MNABP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2.已知直线 AB ∥ CD ,∠ABE =60 ,∠CDE =20 ,则∠BED =度.3.4.5.如图,已知 AB∥CD,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1=60°,则∠2=______度. 如图,直线 MA∥NB,∠A=70°,∠B=40°,则∠P=_____.设 a 、b、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1) 若a // b, b // c,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 若a ^b, b ^c,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 若 a // b , b ^c,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第 6 题6.如图,填空:⑴∵⑵∵⑶∵Ð1 =ÐA Ð2 =ÐB Ð1 =ÐD(已知)∴ ( ) (已知)∴ ( ) (已知)∴ ( )二、解答题7.如图,ÐAOC与ÐBOC是邻补角,OD、OE 分别是ÐAOC与ÐBOC的平分线,试判断 OD 与 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直线 AB 与 CD 交于点 O,OE⊥AB,垂足为 O,若∠DOE=3∠COE,求∠ BOC 的度数.9、 如图,AB∥DE,试问∠B、∠E、∠BCE 有什么关系.解:∠B+∠E=∠BCE过 点 C 作 CF ∥ AB, 则( )又∵AB∥DE,AB∥CF,∴____________(∴∠E=∠____(ÐB =Ð)____)∴∠B+∠E=∠1+∠2 即∠B+∠E=∠B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