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化融合基础知识和管理体系.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68233984
  • 上传时间:2024-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两化融合〞知识点汇总——根基知识+管理体系概念的由来: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提出“开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化〞融合;2010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推开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继续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开展核心: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开展模式含义:·信息化的重点是加强工业化、增强实体经济·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工业化的需求牵引、信息化的技术驱动〞两化融合开展过程兴旺国家与中国两化融合特点的不同:兴旺国家渐进式开展: ①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②技术上逐步换代,先大型机,后小型机,再服务器-客户机,直至互联网、云计算中国跳跃式开展:①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开展,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开展;②技术上是快速换代,四世同堂兴旺国家与中国开展历程的不同:兴旺国家工业化经历三个阶段:①蒸汽机时代—小工业时代 机械动力传递困难,工厂规模受限。

      ②电力时代—大工业时代 电力动力传递不受限,工厂规模急剧扩大③自动化时代—后工业时代 信息传递处理无困难,走上两化融合道路中国两化融合开展历程三个阶段:①传统工业化〔1949-1979〕 方案经济,无需求、无动力、无条件;②开放改革阶段〔1989-1999〕 向市场经济转型,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场探索开展;③全球化超速开展阶段〔融合开展〕〔2000-〕 参加WTO,超高速开展,必然向自由中国与兴旺国家目前两化开展现状比照:兴旺国家:渐入性开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的积累,自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植入性开展,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中后期,亟待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开展首批8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能源行业两化融合全面展开从20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场,就在勘探开发和炼化生产领域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进展数据处理和生产控制十五〞期间,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多、开展速度快、应用效果好,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那么中石化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应用层次清晰,已形成包括生产操作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企业管理层的完整信息系统应用体系。

      我国信息化弱点信息化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总体而言,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兴旺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多数行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两化融合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作用初显   两化融合不仅帮助众多企业提高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以及综合管理各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开场显现 工业转型升级的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工业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信息技术的开展和应用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展融合也就是说,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两化融合最根基的传统技术是基于短距离有线通讯的现场总线的各种控制系统,如PLC, DCS, HMI, SCADA等2014年2月27日,党中央宣布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开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将信息安全和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层次上来要准确把握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需要三方面的内容:1、 首先要认识到信息化可以而且能够带开工业化;2、 其次要认识到工业化进程可以缩短,但在当前条件下还难以逾越;3、 最后要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工业化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工业化。

      两化融合的四个开展阶段:起步建设阶段、单项覆盖阶段、集成提升阶段、创新突破阶段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开展整体处于由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加速过渡阶段,超过20%大中型企业处于集成提升阶段起步建设阶段:两化融合根基设施和条件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根基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集成提升阶段:企业根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开展;创新突破阶段:在企业根基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容和评估标准?中将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与能力评估分为四个主要评估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为:根基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两化融合的评估四方面分别对应开展四阶段目前推进两化融合存在的问题:1、 两化融合认识不到位;2、 两化融合与企业战略不匹配;3、 重技术轻管理,信息化与管理两张皮;①投资绩效不明显,成本难控制;②重建设、轻维护和应用,应用效率不高;③信息孤岛现象普遍,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1、 环境问题;2、 资源问题;3、 以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竞争力缺乏的问题我国工业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与兴旺国家的比对:1、 装备化根基薄弱; 装备现代化兴旺国家2、 流程管理缺位; 流程标准化3、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 管理现代化4、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关键能力缺乏 打造新型能力体系目前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开展水平不高单项应用较好,综合集成缺乏,主要障碍是“信息化与管理两张皮〞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关键指标: ①生产设备数字化率、②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从全局出发,实现技术与管理协调开展企业推进两化融合要在整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上进展调整和转变:1、 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2、 从强调技术向标准管理转变基于以上思路,采用管理体系来全面引导和推进两化融合的开展两化融合的定义: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开展模式。

      在企业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推进两化融合的意义:①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两化融合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降价竞争、单项产品技术都是不可持续,只有形成了高出竞争对手的研究开发能力才是可持续竞争优势;信息化环境下离开两化融合很难获取研发能力②两化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只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台阶式的,即两化融合只有到达综合集成阶段,企业经济效益才会出现台阶式的飞跃③两化融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开展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必要手段两化融合不可能包治百病,但要治这些病,没有两化融合是万万不行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定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设、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注:参照以往成熟如ISO9000管理体系的思路和做法研究建设起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制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①通过对我国企业两化融合进程中的问题分析,信息技术已不再是制约两化融合开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管理来推动;②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涉及到传统的企业管理、IT管理以及IT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等多个方面。

      目前现有的各类管理体系,或者更侧重于工业领域,或者更侧重于信息化领域,尚不能表达两化融合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企业为了经营管理的需要,往往会选择多个管理体系来实施,这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负担,由于缺乏指导企业综合应用现有管理体系的方法,导致企业自身很难将这些体系融合应用③因此明确企业两化融合过程的一般要素,建设两化融合管理的通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我国当前多数行业和企业面临突破综合集成的关键时刻,尤显重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1、 能够全面有效的落实新型工业化开展要求;2、 帮助企业真正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稳定获取预期的两化融合成效;3、 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新型能力为主线,加速原有第三方服务体系的融合开展,推动产业实力整体提升4、 顺应国家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促进展政资源整合优化,提升行政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两融管理体系与GB/T 23020-2013、其它管理体系、企业运行机制、当今热点概念之间的关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GB/T 23020-2013①具有相通的理念和原那么,这些理念和原那么均源于两化融合推进的科学规律②二者也存在区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企业系统、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提供过程管理方法和路径,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GB/T 23020-2013为企业全面、科学评判其两化融合现状和成效提供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其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并可帮助企业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及改进的成效。

      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帮助企业明确两化融合的现状、重点和方向,并可为企业提供到达新目标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两化融合与其它管理体系①具有相似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但在各自的内涵和目标等方面有本质差异②目标的不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服务于企业全局,目标在于通过两化融合不断形成企业需要的新型能力,为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其它管理体系在特定专业领域和应用范畴上有所侧重;目标在于标准特定专业领域的管理,以提升相关活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③目标实现途径的不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强调了在信息化条件下手段和方法的逐步实时化;对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除了加强“标准化〞,更需要强调其“动态性〞其它管理体系达成管理目标的途径主要强调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标准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企业现有运行机制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企业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②企业应修订和完善现有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信息时代融合创新的开展需求;③企业应变革现有制度,尤其是制度之间的关系,破除工业化职能分工体系壁垒,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网络④企业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制度,创立并完善信息时代系统化、体系化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现在的热点概念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 智能制造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 大数据③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工业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的九项管理原那么主要包括:①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②战略一致性,⑥全局优化, ③领导的核心作用,⑦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