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doc
18页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 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 (1)听写 (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问:精巧在哪? (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精巧的仅仅是这四处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②同学们,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诗呢?你能从哪个字或者词读出来是恰到好处? 预设:白鹭的大小也正好,颜色也是恰到好处的从“一分”“一忽”中读出来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动作,就这样疏忽之间、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试着读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遗憾现在我们阅读这一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出示: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这样的白鹭,它身段的大小是适宜的 (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样精巧如诗的白鹭,它的全部、每一处都是适宜的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⑤这一自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面让我们把这幅白鹭外形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生看着画面背诵)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衬托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 是呀,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呀!可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文字走近白鹭的身边好好地欣赏欣赏它如诗如画的美吧! (分组朗读班齐读第2自然段;一二小组读第3、4自然段;三、四小组读第5自然段) 过渡: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此外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像画面一样的诗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①句子当中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通过这段文字读出的那精美的画面吗? 那清水田当中一定倒映着——(预设:倒映着白鹤那美丽的影子,远处的山被白云围绕着,映在水中若隐若现,天上还有几朵白云在那飘,十分美丽) ②相信你也能为我们读出这样的精美,读—— 齐读 ③画面中的白鹭真的是在钓鱼吗?那我们换成“啄鱼”“捕鱼”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白鹭的画面,看从这样的画面当中,你又能感觉到怎样的心情呢?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就这样,白鹭站成了一幅画,钓起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像它这样闲适地惬意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读—— ④现在你可以给这首诗起个名字了吧? 小结:刚才这样我们抓住“钓”这样看似平凡的字眼,边读边想,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又从画面当中读出了心情,走进画里,读出诗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两段,看你能读出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读出怎样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白鹭真是在望哨吗?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画面面前没有人的心是平静,没有人的心会烦躁,所有人都会感觉清澈透明,所以白鹭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鹭,我们再读—— ②你想给这样的画面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4.我们相信白鹭怎么看都是画,怎么读都是诗,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配着音乐合作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一静一动皆有韵,一花一鸟总关情所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块四:领悟表达,拓展深化 1.同学们这便是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大家看这是另一篇文章当中对白鹭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白鹭,简称鹭,也称鹭鸶体长60厘米左石星纺锤形鹭鸟的身体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和爪趾长,体态纤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白鹭脸部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胫与脚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若学生都喜欢第一种,可以这样来引领:如果要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段,根据他去野外寻找我们没有见过的白鹭,那你如何选?) 小结:第1种写法说明具体,第2种说法饱含深情 2.如果你喜欢第1种,可以尝试着把变成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若喜欢第二种,可以读读《石榴》这是选做作业 3.必做作业是背诵《白鹭》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彩——水田闲钓 身段 身段——黄昏低飞 (静)(动) 一首精巧的诗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准备: 挂图、配乐朗诵音乐带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诗句揭题,简介白鹭 1、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简介白鹭体长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二、初讲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鹭哪几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读生字、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 寻常:平常 嗜好:特殊的爱好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韵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自由练读课文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 2、分类组合,学生互相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 1、老师示范鹤、蓑、喙、嵌、框、嗜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会作者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文首、文尾相呼应,首尾圆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诗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开锅、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意味无穷的诗? a、自读2_9节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原因。
b、第2_5节写的是白鹭的精巧,第2节是概括地描写,第5节是具体的描写 c、第6-8节写的是白鹭的韵味无穷,作者从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韵味 (细细揣摩第七节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白鹭真的在瞭望吗?》为题目,晴天的早晨,白鹭常常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为开头,说话,陈述自己的观点) d、小结:静态的精巧、动态的韵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赏、口味的画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①这是什么句?请换一种说法 (反问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②白鹭不会唱歌,为何还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宛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3、说说自然界里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 (蜜蜂采蜜、秋虫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桥人家……) 三、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第三段的背诵:觅食-栖息-低飞-不会唱歌) 四、总结全文,巩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生动、形象、简洁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艺术,创造了气韵生动、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歌,艺术地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
2、鸟是大自然中动人的音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