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标准介绍.pdf
2页第六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交流会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标准介绍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专家组孙喜斌李兴启张华1 听力残疾定义及分级1 .1 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1 .2 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 1d B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 1 “ - - 9 0d B 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 1 ~8 0d B 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 1 ~6 0d B 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2 与1 9 8 7 年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定义、分级比较2 .1 定义异同2 .1 .1 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与语言残疾定义合二为一,未单独分开定义在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听力残疾与语言残疾作为一个类别调查也未严格分开,调查结果仍以听力残疾导致言语残疾者为主进行分级单纯语言残疾不分等级2 .1 .2 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与语言残疾分开定义及分级,听力残疾强调了永久性听力障碍同时考虑了影响E t 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等功能障碍因素,体现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F u n c t i o n i n g ,D i s a b i l i t ya n dH e a l t h ,简称I C F ) 对残疾评定的要素2 .2 分级异同( 表1 )2 .2 .1 保持了与1 9 8 7 年听力残疾抽样调查标准的延续性可见,第一次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均分为四级,只是称谓不同在数值上除了听力残疾一级与一级聋完全相同外,其他级别在数值上有5 ~1 0d B 的变化。
变化的依据为W H 0 1 9 9 7 年( 日内瓦会议) 听力障碍分级标准2 .2 .2 与W H O 目前推荐的听力残疾评定标准接轨( 表2 )表1 第一次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分级标准比较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1 9 8 7 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2 0 0 6 年)类别级别听力损失程度( d BH L )类别级别听力损失程度( d BH L )可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在听力测试频率( o .5 、1 .o 、2 .o 、4 .0k H z ) 及听力残疾分级上做到了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听力残疾标准一致1 9 8 7 年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在听力测试频率为0 .5 、1 .o 、2 .0k H z ,没有4 .0k H z 我国其他类别残疾人分级均为四级,为达到统一并保持与1 9 8 7 年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具有延续性,将W H O - - 1 9 9 7 听力障碍分级标准的极重度分1 3第六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交流会为一、二两级,符合我国国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将听力残疾一级和二级合并,在统计数据上可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
表2 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分级标准与W H O - - 1 9 9 7 年听力障碍分级标准比较世界卫生组织( W H 0 —1 9 9 7 年) 日内瓦会议推荐听力障碍分级标准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2 0 0 6 年)类别级别听力损失程度( d BH L )类别级别听力损失程度( d BH L )听力障碍极重度重度中度≥8 l6 l ~8 04 1 ~6 0听力残疾一级二级三级四级≥9 18 l ~9 06 l ~8 04 1 ~6 02 .2 .3 第二次听力残疾的评定充分考虑了对理解与交流、社会活动与参与的评估,体现了I C F 分类原则同时也考虑了听力残疾程度和听觉康复手段的对应关系,确定了本次听力残疾评定标准2 .3 调查技术特点2 .3 .1 调查人员本次调查听力测试及听力残疾评定均由有三年以上由实践工作经验的耳鼻咽喉科专业医生承担,通过耳科一般检查和听力测试,有能力对听力残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经过严格的培训后,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2 .3 .2 调查设备①听力计:1 9 8 7 年用于残疾人听力调查的是听力分级仪,其声音强度测量精度每1 0 ~2 0d B 一档,频率范围为5 0 0 ~2 0 0 0H z 。
本次听力残疾评定采用数字式便携听力计,测量精度每5d B 一档,测量范围2 5 ~1 0 0d BH L ,频率范围为5 0 0 ~4 0 0 0H z ,为确保测试数据准确,要求每一台设备均有国家计量部门出据的计量测试报告经过预调查证明此类便携听力计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听力测试②声级计:用于监控测试房间环境噪声,保证测听环境符合评定标准③电耳镜:主要用于排除中耳病变声级计和电耳镜是1 9 8 7 年残疾人抽样调查没有的设备听神经病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研究所( 北京1 0 0 8 5 3 ) 李兴启孙勃S t a r r 等称之为听神经病( a u d i t o r yn e u r o p a t h y ,A N ) 的症候群是由于第V I I I 颅神经的耳蜗支受损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特殊的感音神经性聋这组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主要有:①病史: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病程一般数年,青少年或婴幼儿开始发病,可伴有耳鸣,最突出的表现是言语识别率差,在嘈杂环境中尤为明显一般无噪声接触史和耳毒性药物应用史,部分患者有家族史②临床听力学特征: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多为轻度到重度,少数为极重度,纯音听力大多为低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一部分表现为平坦型、鞍型、甚至高频下降型;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声导抗一般为“A ”型鼓室导抗图,镫骨肌声反射引不出;听性脑干反应( a u d i t o r yb r a i n s t e mr e s p o n s e ,A B R ) 引不出或严重异常,耳蜗微音电位( c o c h l e a rm i —c r o p h o n i c s ,C M ) 和诱发性耳声发射( e v o k e do t o a c o u s t i ce m i s s i o n ,E O A E ) 基本正常,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消失。
③影像学检查:C T 、M R I 、P E T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无任何阳性发现1听神经病认识的发展过程1 9 8 0 年W o r t h i n g t o n 等报道了4 例耳聋患者,他们都可测得纯音听阈,但引不出听性脑干反应1 9 8 1年L e n h a r d t 报道了类似的病例K r a u s 等最早注意到这类患者的言语识别率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听阈,而耳蜗微音电位和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1 9 8 7 年S o l i m a n 以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报告了1 4 例类似的病例1 9 9 2 年顾瑞等报道了1 6 例不能用耳蜗病变解释的以低频听力减退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的病例,提出“中枢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概念B e r l i n 等在2 例患者中发现诱发性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消失,并】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