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科学课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952508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科学课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开化二小 叶建方【摘 要】: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程的学习效率,是摆 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初中科学课学困生的成因分析,提出采取有效 措施,树立学好科学信心;揭示学科特点,提高科学学习能力;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反思,提高科学学习效果以帮助学困生解困关键词】:初中 科学课 学困生 教学方法一、 初中科学课学困生成因分析1・初中生身心发展因素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影响了他们的心理活动身体上的显 著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而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状态,导致他们行为往往出现 心理冲突面对成功,他们往往会过于骄傲,血而对小小的挫折,可能会情绪不 稳,缺乏自信,不敢向老师、父母以及同学寻求帮助,并逐渐形成反抗,自闭的 心理,久而久之就会走向学困生的行列2. 科学课学科特点因素科学课内容非常广泛,涵盖口然科学的所有领域,不仅包括生物,地理,还 包括物理和化学方而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形 成一定的价值观,还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科学的方式方法课程内容兼具基础性、 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动手动脑能 力。

      这种索质教育下的学习模式,与传统应试教育学习模式自然会有一定冲突, 增加了初中生学习的难度,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很快适应科学课的学习3. 学校教师的教学因素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学 习效果科学课教师既要贯彻全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要承担 应试任务,所以新教法的落实还存在一定阻碍另外,过重的学习负担,部分科 学教师对学生的不闻不问,也会导致科学学困生的形成二、 解决科学课学困生的对策分析针对上述各种原因,帮助科学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的枷锁,树立学习科学课的自信,需要从以下几方而作出努力:1 •采取有效措施,树立学好科学信心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 心可见,信心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实践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出丄种 下自信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Z锁的钥匙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好科学的自信心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营造和谐、宽松的科学课堂氛围,多为学困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体验学 习科学成功的乐趣;二是在课后的科学个别中帮助学困生正确地认识、评价 和接纳自己,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喑示,常用“我并不比别人笨”,“我一 定能学好科学”来鼓励自己,克服自卑心理;三是千方百计培养学困生对科学的 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学习中增强学好科学 的信心;四是经常给学困生介绍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一•批大科学家小 吋候勤奋努力最终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事迹,树立起学好科学的榜样, 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考试的恐惧心理。

      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存种子,使它不萌 发呢?许多学生都回答:干燥贮藏,冰箱冷藏,真空包装这时一•位学困生突然 回答:“老师,把种子的胚去掉他的回答引来了同学们的笑声,但我马上表 扬了这位学生然后我又引导他应考虑实际情况:如果有一袋稻谷呢,把种子的 胚去掉那会很费劲我想这位学生经过我的鼓励,一定会产生被老师认同的感觉, 相信这一堂课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彖当然家长在树立学困生信心方面也功不可没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 大,爱是教育的一•种最有效方式家长对学困生的关爱与鼓励,能给平时受歧视 的学困生莫大的帮助家长应经常与教师、学校联系,了解学困生遇到的学习上 的困难家长不应单纯以学生考试分数评价孩子,应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发现 孩子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足可以通过课后的补习,提高孩子学好科学的自信2•揭示学科特点,提高科学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时候,掌握学习方法 确实要比常握某些知识显得更加重要学困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困惑之一是他们没 有真止明白科学学科的特点,没有根据学科特点和口身的学习特点,掌握有效的 学习方法因此,对于学困生,教师不是忙着给他们补习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明 白学科特点,学会学习方法。

      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隐蔽的线索展示给学生,要向学 生介绍教材内容安排情况,要让学生知道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并指导学生根据不 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学习教师应帮助学困生应首先弄清楚科学课程中的内容线索,对课程内容有宏观 的把握,对课程的编排结构、知识要点进行总览,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课堂实验 使学困生积极自主操作,概括总结获得知识和规律,从而提升学习自信如在元 索化合物知识学习吋,要让学牛明白,多数单质及化合物的学习可以沿着“物理 性质一组成一性质一用途”进行探索在生物知识学习吋,始终贯穿着生物体的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主线在概念学习小必须准确把握它的内涵,外延不可随 意扩大,要讲究概念理解的准确性,在定律、原理学习中,一•定要认清定律原理 适用的范围和运用条件,切不可张冠李戴,胡乱套用在八年级科学“溶解度”的教学吋,为判断学生是否准确理解“溶解度”的 概念——我设计了如下练习: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8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克2) 50°C吋,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钾,所以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3) 在60°C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KNO3,所以60°C吋KNO3的溶解度为75 克。

      4) 60°Cn寸,100克水小最多溶解了 110克KN03,所以K'Os在此温度下的溶 解度是1105) 20°C吋,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C时食盐的溶解 度是10go(6) 20°C吋,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 的溶解度就是20go3•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1) 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木着“浅、慢、精”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学中,随吋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和 记忆的方法,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Fl常生活中的实际,多引导学生议论、讨 论和练习,注重运用典型实例,注意联系对比,注意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 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网络型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 及易混淆的地方,要给学生反复点拨、启发和疏通;要精心设计-•些针对性较强 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在进行“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几个活动:(活动1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结合实物和书本图片向同学介绍一下显 微镜各部分的名称,要求从上到下活动2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H镜和物镜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镜 头的长短和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与观 察的视野范围有什么关系?两种镜头形状上有什么不同?(活动3想一想、找一找、转一转)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可以转动?结合光学 知识想一想这些结构可以转动的作用是什么?学生通过完成这儿个活动很快就知道了显微镜各重点部分的作用。

      在“显微 镜的使用”教学中,教师可以接着前而的活动让学生先议一议:先对光还是先调 焦?对光时眼注视哪里?先低倍物镜还是先高倍物镜?镜筒先放在下面还是丄 面?下降吋眼睛看哪里?先调粗准焦螺旋还是先调细准焦螺旋?这些细节问题 讨论清楚了,学生自然就会使用显微镜了2)注重实验教学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教学能使抽象的科学 知识明朗化,让学生能够眼见为实,既获得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吋、准确、安全,演示吋引导学生有 重点的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学生实验前,要求学牛进行预习,明确实 验H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吋,要求学生亲口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 实验内容里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 要求操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 如实地记录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仪器简易、操作方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 改为分组实验,适肖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己将大量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例如观察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测量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实验;认 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研究光反射规律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等等。

      实践表明,把单纯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可以让学困生自己建构认知结 构;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活动富有意义3) 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法,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扌J1,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 效益首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 性,营造…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其次,要恰当处理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广度和难易度,切忌教材内容超前 和贪多的现象,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吋间,使学生在 轻松、偷快中亨受学习的乐趣再者,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 注重启发和引导,力避无益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满堂问”,切忌“隔靴挠痒”式 的泛泛讲解;施行指导性、启发性、点拨性的讲解,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 有充分思考的时空;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导言,妥善处理重点、难点,合理 安排板书,适肖组织练习,做好归纳总结4) 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学困生,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即制定分层学习H标将教学H标 分为基础性、提高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制定H标要因 人而异。

      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易达到的FI标等他 们达到了 H标,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使学困生看到希望,收获喜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帮助学困生制定下一•阶段较高的H标这样循序渐进,不断 增强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另外,在课堂上也可分层,针对学困生认识能力差、思 维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尽 量深入浅出,把综合问题解剖成若干简单的小问题,给学困牛搭起思维的小台阶, 以降低教学起点在初中八上科学《浮力》一节的教学中,要利用浮力知识“测金属物质的密 度”: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金属块重为1N,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6N,则金属块的密度为P二_ Kg/m3o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设计了小步子,按从易到难的步骤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如下:(1) 在弹簧测力计下用细线挂一个金属块,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设F.=1N,则金属块的重为_ No(2) 将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 ( “增大”、“减小”、“不变”下同),记下半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F”设時0. 6N,则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二_ No(3) 在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从金属块位于不同水深处,观察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是否有变化?这表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只跟它—有关,而跟它在 水小的 无关。

      则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沪 金属块的体积V二 m3o 金属块的质量沪 Kgo金属物质的密度P二—Kg/m3o4•引导学生反思,提高科学学习效果自觉的学习反思行为是许多学优生的一个共同特点,而学困生则普通缺乏学 习反思的能力和习惯,因此帮助学困生解困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他们反思,让他 们在反思中找到自己学习困难的根源,从而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落脚点1) 反思听课,提高听课效率有的学困牛在课堂上思想好开小差,但表面上老师又难发现,这就要靠他们 自己反思来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找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