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葡萄酒制造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12329256
  • 上传时间:2025-07-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储存1酒精储罐、葡萄蒸馏酒(白兰地)储罐(1)摩擦、碰撞火花、静电,违规操作等因素,容易引起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1)露天金属储罐必须设可靠的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2)对避雷装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并做好记录3)罐区或库区周围必须设置放静电消除器,进入罐区或库区的人员必须进行静电放电4)储酒罐的进出酒管道要设置在罐体的底部,需要高位安装时,在罐体内部必须将管道引到罐体底部,并保证出酒口与罐体底部平行,且距底部不大于30cm5)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使用防止产生火花的工具6)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若确需在相应区域动火,必须严格审批程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动火区域与罐和管道全部隔离,并进行置换,经检测符合安全要求后,再按照作业程序审核后方可作业7)酒精储运设备、酒精储罐及罐内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地,进出车辆应安装防火帽2)酒库内通风不良,引起乙醇气体积聚,形成爆炸危险容器爆炸其他爆炸(1)勾兑、灌装车间,以及酒精度大于或等于38度的白酒库应安装乙醇浓度探测装置。

      2)甲、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负压机械通风设施机械通风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2输酒环节输酒过程中酒精输入管口未在液面之下的火灾容器爆炸(1)不允许使用塑料机橡胶软管连接2)酒精输入管应该在液面之下或容器底部不超过30cm3)运输、装卸酒精的机动车辆应符合规定,并安装防火帽和消除静电装置二)制冷1制冷机房液氨储罐、压缩机、阀体、调节站等,液氨泄漏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1)必须根据制冷压力管道设计图纸中的制冷工艺设计说明,确定储氨单元的存氨量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备案等3)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均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液位的供液装置4)系统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5)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上部均应安装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防爆事故排风机6)制冷机房内事故风机及应急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型7)贮氨器上方宜安装水喷淋系统8)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并采用开式喷头9)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至少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定期进行液氨泄漏应急演练10)制定落实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11)每半年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测2液氨管线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成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3包装间等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中毒和窒息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应用其他介质进行二次换热或采用单独的环保型冷媒空调系统5发酵罐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成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1)用氨场所应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2)车间应安装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并与液氨管线快速切断阀、事故排风系统连锁3)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4)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应用其他介质进行二次换热或采用单独的环保型冷媒空调系统5)现场至少配备一套防化服、两套空气呼吸机和若干活性炭防毒面具每年不少于两次液氨泄漏应急演练三)污水处理1污水处理池清理硫化氢、甲烷(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积聚,造成爆炸、中毒中毒和窒息(1)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程。

      2)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3)作业前,应先通风,现场作业人员在佩戴好防毒面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前提下,排净池内的物料;再检测,对池内硫化氢、氧气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池口至少设两人进行监护,并能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4)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m3/h5)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6)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行池内气体检测7)作业结束后,清理干净池内工具、杂物,作业和监护人员签字保存记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