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动机与学业表现的关联.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428550520
  • 上传时间:2024-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动机与学业表现的关联 第一部分 动机的类型与学业表现 2第二部分 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 5第三部分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的关系 8第四部分 目标导向与学业成就 10第五部分 兴趣对学习动机和表现的作用 12第六部分 动机干预策略在改善学业表现中的应用 15第七部分 个体差异对动机与表现关系的影响 18第八部分 文化因素对学习动机的调控 20第一部分 动机的类型与学业表现关键词关键要点内在动机1. 内在动机源于个人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享受,与任务难度和成功或失败无关2. 内在动机与更高的学业表现有关,表现为更好的成绩、更持久的参与和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3.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自主学习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1. 外在动机源于学习活动产生的外部奖励或惩罚,例如成绩、表扬或避免惩罚2. 外在动机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复杂且因人而异,可能促进短期学习但阻碍长期动机3. 教师应谨慎使用外在激励,并将其与内在动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持久动机自我效能1.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信念2. 高的自我效能与积极的学业结果相关,例如更高的成就、更少焦虑和更强的持久力。

      3.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成功的经验、设置现实的挑战和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目标导向1. 目标导向是指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2. 目标导向与更好的学业表现有关,表现为更高的成绩、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提高的动力3.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现实的目标、监控他们的进度并提供反馈,以培养他们的目标导向学习策略1.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提高学习效率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2. 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更好的学业表现有关,例如更好的记忆、理解和问题解决3.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和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他们的学业表现学习环境1. 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或社区中影响学习的物理、社会和情感因素2. 积极的学习环境,例如有支持性的老师、高期望值和丰富的资源,与更好的学业表现有关3.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积极的、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学生的学业成功动机的类型与学业表现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寻求知识、掌控和自我实现等固有满足感具有内在动机的人往往:* 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并享受学习过程* 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 寻求挑战和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与较高的学业表现显着正相关例如:* 一项研究发现,具有内在动机的学生在数学和阅读测试中的得分显着高于外在动机的学生。

      Ryan & Deci, 2000)* 另一项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是高中生大学成绩的强有力预测指标Connell & Ryan, 1989)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以获得外部奖赏或避免惩罚常见的外部动机包括:* 成绩* 奖学金* 父母或老师的认可* 避免考试不及格虽然外在动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高表现,但其往往是短暂和不稳定的例如:* 一项研究发现,当外部动机奖励(金钱)被移除时,表现水平会下降Lepper & Greene, 1978)* 另一项研究表明,外在动机与作弊行为的增加有关Schunk, 1989)动机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例如,学生可能既有学习特定科目的内在兴趣,又有希望获得好成绩的外在动机研究表明,当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结合时,学业表现通常会得到最大的提升其他动机的相关因素除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学业表现,包括:* 自尊心:具有高自尊心的人往往更有内在动机,表现也更好Markus & Ruvolo, 1989)* 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学生更有可能具有内在动机和更高的表现Dweck, 1986)* 教师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反馈的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学习环境:提供挑战性、有意义和参与性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内在动机总之,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是学业表现的一个强大预测指标通过培养内在动机,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参与度、持久性和表现然而,外在动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当它与内在动机相结合时教育者可以通过创建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的归因,来促进学业动机和表现第二部分 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1. 内在动机与参与度:内在动机驱使学生出于兴趣和满足感而学习,这与较高的参与度相关内在动机可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以及促进自主性来培养2. 外在动机与参与度:外在动机(如分数或奖品)也可以激励学生,但效果通常较弱外在动机可能导致学生只专注于完成任务,而不是学习内容3. 动机理论:自决论理论(SDT)认为,内在动机受到自主性(控制感)、胜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人际联系)的影响通过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参与度4. 教师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以及提供选择机会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

      5.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如同辈压力、父母期望和社会经济地位,也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参与度教师应意识到这些因素,并采取措施减轻其负面影响6. 技术在动机中的作用: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机,通过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体验和社交学习机会然而,教师必须谨慎使用技术,以防止分散注意力和减弱学生与学习材料的联系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它对学习任务参与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以下内容将全面阐述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动机与投入时间和精力高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会主动寻求学习机会,并愿意花时间来复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研究表明,有内在动机(即学习本身的乐趣或满足感)的学生比有外在动机(即奖励或惩罚)的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动机与注意力和集中力动机也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动机的学生能够更长时间地专注于学习任务,不会轻易分心他们能够过滤掉不相关的刺激,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材料上动机水平较低的學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于其他活动动机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动机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也有影响有内在动机的人更容易使用主动学习策略,例如总结、提问自己问题和阐述概念。

      这些策略可以促进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成果的提高相反,动机水平低的学生更有可能采用表面学习策略,例如死记硬背和重复性练习动机与任务难度动机可以调节学生应对具有挑战性任务的意愿高动机的学生更愿意尝试困难的任务,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成功他们有更大的毅力和坚持力,不轻易放弃相反,动机水平低的學生往往避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倾向于选择更容易的任务动机与合作和竞争动机可以影响学生的合作和竞争行为有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分享想法和资源他们也会参与竞争,但以健康的方式,专注于自我提高而不是击败他人动机水平低的學生往往不愿意合作,并且在竞争中表现出消极或退缩的情绪动机与学习投入动机与学习投入密切相关高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他们对学习体验表现出热情和兴趣,并在学习中有归属感动机水平低的學生往往对学习过程漠不关心,避免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缺乏学习动力证据和研究许多研究调查了动机对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影响:* 瑞安和德西(2000)发现,有内在动机的人比有外在动机的人在学习任务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吴和卡梅伦(2001)的研究表明,动机水平与注意力和集中力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Weinert和卷宗(1992)发现,有内在动机的人更有可能使用主动学习策略,例如总结和提问自己问题 埃利奥特(1999)的研究表明,高动机的学生更愿意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无法成功 约翰逊和约翰逊(1989)发现,有合作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结论动机是影响学习任务参与度的关键因素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投入时间和精力、保持注意力和集中力、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参与合作和竞争,以及表现出对学习过程的高度投入教师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内在动机来提高学习任务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第三部分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关键词关键要点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主题名称:自我效能感概念1.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成功执行特定行为的能力的信念2.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个体的信念对行为的影响3. 自我效能感具有四个来源: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状态主题名称: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的关系: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即他们对自己成功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的信心。

      在学业环境中,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有着密切的关联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与更好的学业表现相关研究表明,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表现得更好他们更有可能参与挑战性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努力,并在面临挫折时保持积极情绪 自我效能感可以作为一种缓冲因素它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和逆境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更有可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继续努力,而不是放弃 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学习策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采用积极的学习策略,如主动学习、设定实际目标和寻求帮助学业表现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业表现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成功的学业经历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或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升 失败的学业经历可以降低自我效能感当学生表现不佳或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受到打击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表现的因素: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表现的因素包括:* 过去的经验:成功的过去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历可以降低自我效能感 社会的支持:来自老师、父母和同龄人的支持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归因风格: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的人,比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的人,自我效能感更高。

      心理健康: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降低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提高自我效能感:*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设定小而可实现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提供积极的支持:来自老师、父母和同龄人的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培养积极的归因风格:帮助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运气或外部因素 应对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结论: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表现密切相关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而学业表现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学生可以改善学业成绩,应对学业挑战,并培养终身学习的热爱第四部分 目标导向与学业成就关键词关键要点目标导向与学业成就主题名称:自我效能1.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的信念2. 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