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第九课第一框“治安管理处置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导出版社2022年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共五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涉及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涉及法律的内容,教材通过设计系列专题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本课内容属于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制止违法犯罪”,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与“制止误入犯罪歧途”两课内容本节课选取“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以探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处置”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熟悉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把前面学习的法治理念落实到依法律己上,同时为后面学习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等内容奠定根基 二、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3)班的学生,该班级的学生大片面对比活泼,回响对比灵敏,但学习热心和主动性不够学生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了一些法律学识,有助于开展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但学生不理解一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不知道哪些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置法,对违法带来的危害熟悉缺乏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四类行为,知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置方式。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置,感受违法带来的危害,巩固对法律的认同与守法意识 3、运用目标:学会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承受的法律责任,自觉依法模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和处置方式 2、教学难点: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承受的法律责任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学习法,从学生熟谙的时事热点开展主题学习,利用教材供给 - 1 - 的典型案例组织探究学习,结合汽修专业的实习情境举行课堂练习,以问题为核心,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扶助学生分辩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分析违法的危害和要承受的法律责任2)组织组内议论,为学生供给合作交流的机遇;利用组间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 2、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 六、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打定 1、印发《治安管理处置法》(节选),布置学生在课前阅读,既可扶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又可节省课堂上找法律依据的时间。
2、搜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若干个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 九、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1)复习(1分钟) 组织复习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2)导入(2分钟) 案例“地震谣言”:4月20日12点50分,一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网民发帖散布谣言,称“4月20日芦山7级只是前震,成都将于4月22日发生9.2级地震成都市公安局实时查出造谣者,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 问题:公安局为什么要拘留造谣者?有什么法律依据? (违法《治安管理处置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教学意图】稳定旧学识,引出新学识通过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本课主题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 2 - (1)含义(3分钟) 结合图片呈现案例:球场闹事、猎德桥自杀、破坏名胜古迹?? 讲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好,进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置的行为 【教学意图】直观呈现案例,促进感知的形成,并结合违法行为的含义,使学生更轻易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 (2)类别(12分钟) 分组朗读,并评出朗读得最好的小组。
讲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四个类别 练习(教材p96):分组议论分析这三个镜头分别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哪类行为? 【教学意图】朗读能集中学生的留神力,教师再针对《治安管理处置法》较《治安管理条例》新增规定,拓宽学识点利用课堂练习,训练学生分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才能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置方式 (1)行政处置方式(15分钟) 案例“乱打110”:一天晚上9点,某县公安局“110”接到一男青年用座机打来的,话筒里传出难听的辱骂声民警告诫其不要乱打“110”,但打者反而变本加厉,持续拨打“110”报警十余次(占用“110”接警线路40余分钟)并辱骂民警接警员根据来电查出骚扰的位置,巡警将正在拨打“110”的某职高学生大发抓获大发说,此举只是为了取乐大发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安工作秩序,被处以治安拘留10天大发既惊诧又懊丧:早知如此,无论如何也不会干这种蠢事 问题:上述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哪类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置? 讲解: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撤除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赶出境 练习(教材p96):查阅《治安管理处置法》,分组议论分析这三种行为应如何处置? 【教学意图】利用案例分析自然过渡四处罚方式的学习,这片面的学识学生了解较少,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要讲领会每种处置方式适用的处境,并且要留神引导学生从中熟悉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杜绝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理”的轻视态度。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养护(5分钟) 案例“中学生楚某”:16岁的中学生楚某在学校表现优秀一天,楚某的母亲与邻居赵某发生口角,楚某愤怒之下,用砖头将赵某头部打伤,经法医鉴定为微弱伤公安局对楚某 - 3 - 处以行政拘留5日,但并未执行 问题:查一查《治安管理处置法》,楚某的行政拘留为什么可以不执行?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处境可以不执行行政拘留? 讲解:《治安管理处置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置;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置,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教学意图】先由学生自己查阅《治安管理处置法》,得出结论,在启发学生斟酌理由: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提出我国对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坚持“教导为主,处置为辅”的政策,进入本节课的总结 4、总结(1分钟) 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法律:“勿以恶小而为之”了解治安管理处置法,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分清是非,自觉杜绝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面对违法行为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教学意图】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结果回到学习本节课的主题——治安管理处置的意义,终止课程,提升主题。
5、作业(1分钟) 每位同学分析一个案例,分辩出该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哪一类行为?应当如何处置?老师批改后收集张贴出来,全班一起学习 【教学意图】稳定所学,加深印象,主动学习,共享学识,稳定运用和迁移所学学识 十、板书设计 扰乱公共秩序 警告 妨害公共安好 罚款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进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处置 行政拘留 妨害社会管理 撤除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驱赶出境 - 4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