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地球上的大气.docx
8页考点 2地球上的大气(2019·全国卷Ⅱ·T6-8)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 高度据此完成 1~3 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解析】1 选 C,2 选 D,3 选 A第 1 题,根据材料可知云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水汽随气流上升,温度下降,凝结形成,可知云的形成和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上下间隔的团块状,而并非连续层片状; 条带状与鱼鳞状并非上下分布,而应呈水平层状第 2 题,由题意可知,对流越旺盛,积云越容易出现热带雨林地带纬度低气温高对流旺盛,且水汽充足,故容易形成积云。
其他三个选项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且水汽相对较少,所以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第 3 题,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低,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越低一般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此时 (2019·天津高考·T3~4)读图 1 和图 2,回答 4、5 题 1 -4.在形成图 1 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5.图 2 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4 选 C, 5 选 B第 4 题,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晴朗天气;在低压区,或者由低压中心延伸出的低压槽处,常形成阴雨区据图 1 可知,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有低压(槽)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甲图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乙图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第 5 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符合上述气压场的只有乙。
2019·北京高考·T3)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 量图读图,回答第 6 题6.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解析】选 D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海陆位置和地形条件,不包括太阳辐射和植被覆盖率;如果是海陆位置,应该是东部距海近,东部降水多,但图上信息不符;根据材料所示,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说明该地影响降 水的因素是地形条件2019·北京高考·T7)下图为某日 08 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7 题 2 -7.图示区域 (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为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解析】选 C从等压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①地风向是西北风;②地等压线密集,风速大,不可能出现大雾;③地位于台风中心附近,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气象灾害;④地位于日本南部地区,受日本暖流的控 制2019·江苏高考·T7-8)下图为“某月 19 日 18 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8、9 题8.该月最可能是 ( )A.3 月 B.6 月 C.8 月D.10 月9.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解析】8 选 A,9 选 A。
第 8 题,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 7 月吹东南风,而 1 月吹西北风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而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 3 月第 9 题,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上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②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根据等压线- 3 -数值变化规律,③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吹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不可能有暴雨, 水汽较少④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吹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2019·江苏高考·T19-20)2019 年 1 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 1 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 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双选) ( )11.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 2 中(双选) ( )A.①增大C.③减小B.②增大D.④减小【解析】10 选 AD,11 选 BC。
第 10 题,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气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凝结核而产生的;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第 11 题,云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①减小④增大,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增温减弱,因此地面辐射减弱,③减 少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②增大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