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老师资格证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汇报.docx
15页特殊教育老师资格证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汇报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汇报 2021年3月5日至14日,我作为江苏SigAm聋教育考察团的组员之一访问了挪威,在挪威手语协会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前后走访了挪威手语协会(Signo)、奥斯陆大学、挪威教育科技部基础教育司和奥斯陆和倍耳根两城市的聋人资源中心和学校,所到之处受到了挪威特殊教育相关机构和资源中心的热情接待,使我们对挪威特殊教育的理念、体系、方法有了部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归类汇报以下: (一)挪威特殊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和重视残疾人的权利和地位,一切以残疾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残疾人的教育实现了超前发展 1、一个学习方法的选择、一份部分教学计划、一盘手语录象带反应了挪威特殊教育的优秀理念:残疾人也是人,应该享受正常人拥有的一切权利她们需要正常人的尊重和帮助,而不是同情和怜悯挪威人的这一理念渗透在她们的各项工作中,在残疾人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上全部能感受到她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惜撇开公共事业上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不说,在教学上,她们把残疾人和她们家庭的愿望作为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在首全部奥斯陆的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校长Haavik向我们介绍了她们的教学标准:⑴教学以人为本,在这里就读的聋孩子以何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决定权在学生及她们的家长手中,而不是学校。
据她们统计全国400多名聋生,选择手语作为第一语言的约有135人由此可见,多数聋孩子家庭还是选择了挪威语为第一语言,但这并不妨碍手语的学习,考虑到聋孩子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全部聋孩子全部应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即双语学习⑵为每一个残疾孩子制订一份部分教学计划和个人档案,有专员负责实施,毕业以后伴随该生生活地址的改变移交相关政府部门(AKS资源中心聋盲部主任雷豪森)⑶挪威实施全国统考,考试采取和一般学校一样的统一的试卷(教材也是一样),为了确保聋生的权利,政府为聋孩子配置制作了考题手语录象,帮助她们加深对题目(尤其是数学题目)的了解反思我们我国的特殊教育,往往从听人的主观想象出发,认为聋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却极少去了解聋孩子和她们的家庭想学什么、愿意做什么,造成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脱节,反应出理念上的差距 2、一个热气腾腾的温水游泳池,一间间隐在树林中的小木屋,表明挪威残疾人的资源中心和学校的设施好于一般学校,真正实现了超前发展这次在挪方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前后访问了四个资源中心、一个职业培训基地(人民学校)和其它残疾人设施,所到之处学校环境之漂亮、教学设施之齐全令我们惊讶不已,尤其是在BERGEN(倍耳根)资源中心,参观了学校的一个温水游泳池,有的代表团组员就问:是不是挪威全部学校全部有这么的温水游泳池?校长告诉我们:温水游泳池也只有特殊教育学校才有,但资源能够共享,一般学校的学生能够来资源中心进行游泳训练。
在OPPLANDAAI聋人职业培训中心(人民学校)我们晚上居住的地方是不定时前来学校进行职业培训的学生和进行手语学习家庭居住的宿舍,里面空调、冰箱、淋浴房、卫生设施和多种炊具一应俱全,有居住的房间和会客的小客厅,比起中国三星宾馆的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挪威一般学校的住宿条件达不到的教育部基教司特教处谢静仁处长在2021年《当代特殊教育》发刊词中提出: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做到特殊教育和其它教育协调同时发展,甚至适度超前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一目标早日实现,根本改变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现实状况 3、一台小推车、一架儿童滑梯让我们看到了挪威人的求真务实精神她们努力在提升办学品位、提升学生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经费投入则讲求经济、实用挪威特殊教育的经费是很宽裕的,在奥斯陆周围的AKS的资源中心,教育对象是聋、盲多重残疾和智残的孩子住校的学生18人,另有走读的成人班学生43人,教职职员120名,每十二个月经费预算达4700万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相当于1、2元人民币)但我们感觉到她们在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添置上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她们的教学设备设施优秀但不豪华、讲求实用标准以下两个小例子值得我们深思:⑴本市的市直一般学校早在去年就实现了所谓“班班通”即每班全部有能够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数字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两件,高价值教学设备各一台(我校除外)。
我认为西方国家早已如此,但在挪威多个资源中心看到的全部是,除了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会议室、接待室等公共场所装备了上述设备外,教室基础上没有,“优秀程度”远不如我们的教室教学过程中需要怎么办?挪威人制作了很多不锈钢小推车,上面把液晶投影仪或视频展示台(还是模拟信号的)往上一放,推到教室即可使用,降低了浪费和仪器保管维修的难度⑵在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隶属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个小土坡,学校就势制作了一个小滑梯往坡上一架就成了儿童的娱乐设施,既节省了开支,又达成了学生体育锻炼目标反思我们在“教育当代化”的旗帜下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购置了很多高级教学仪器设备实现‘班班通’且不谈使用率有多低、保管有多难,就以后若干年的设备更新的费用就是一个各学校沉重的负担教育当代化决不等于教学设备当代化,这方面挪威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挪威的很多学校我们看到:学习常见工具——计算机基础每班全部有一台甚至好几台,每个行动不便的聋盲孩子全部有专用计算机,方便于实施部分化教学计划,老师的计算机也是人手一台(台式的)在AKS资源中心的弱智儿童学习职业技能的实习室,多种实习设备和材料是应有尽有,每一位学生全部有一个专门的老师负责职业技能的学习,这种不乱花钱、将教育经费用到实处的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二)挪威手语协会(Signo)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协会和资源中心从事残疾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尽心尽职,为推进挪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1、挪威手语协会(即聋人协会,出于对聋人的尊重故称手语协会)—真正的聋人之家 抵达挪威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应邀参观了挪威手语协会(Signo)的办公场所,协会责任人顾勒(Gunnar)向我们介绍了协会的部分基础情况:⑴协会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机构,实施董事会制度,各地协会及所属的学校、俱乐部等机构的责任人全部由董事会任命⑵协会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产业,有的是历史上的聋人组织传下来的,有的是多年来政府划拨给协会管理的⑶协会历史悠久,工作卓有成效,在挪威有较高的地位,为聋人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政府也给很大的支持,形成了双嬴的效果首先因为协会管理到位,赢得了政府的信赖,给协会及所属产业很多经费上的支持,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同时,本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其次,政府也减轻本身的压力和负担⑷其工作方法是:每十二个月依据实际需要制订发展目标和投资预算计划,政府则依据计划的合理性给拨款 在她们卓有成效的努力下,挪威的聋人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⑴(Signo)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产业,聋人俱乐部、聋人教堂、聋人陈列室、聋人电视台等一应俱全,成就显著;⑵手语作为一门语言已经写进了法律;⑶政府要求:通常掌握挪威语又知道手语的被视为掌握两门语言,可取得大学毕业文凭;⑷现在她们正在努努力争取取使手语成为挪威的官方语言,假如此举得以顺利实现,将在世界上再创一个聋人地位提升的范例。
在倍耳根我们冒雨参观了的Signo/Konws聋人活动中心和Signo协会下属设施聋人教堂、聋人俱乐部、聋人博物馆、聋人养老院等,深切感受到挪威聋人所享受到的平等候遇 聋人基督教堂:这是一个聋人专用教堂,象这么的聋人专用教堂在挪威有四个,只有一位主教在奥斯陆,倍耳根仅有两个牧师,主持倍耳根的聋人的教仪活动教堂简单大方,能够容纳30-40人就坐 聋人陈列室:里面整齐陈列着19世纪以来倍耳根聋人组织的历届领导人的照片和生平介绍,还有近代以来倍耳根地域杰出的聋人运动员、演员、社会活动家等人的事迹记载,聋人组织发展的轨迹等等,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令人敬佩 聋人养老院:我们看到了几位高龄的老人,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照料全部老人轻易跌倒又不易被人发觉的地方如洗手间等全部装有通知报警系统的按钮,代表团一位组员如厕时无意按了一下,结果引来了责任人和工作人员,造成虚惊一场 在聋人俱乐部:参观了聋人计算机室(能够上网)、舞厅、食堂和小会堂,那晚即使下雨但依然来了十多个聋人家庭,她们友好地和代表团的两位聋人老师进行交流,观看了我们带去的双语试验教学录象,了解中国的聋教育教学情况,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聋人电视台:在AAL我们参观了聋人电视台,台长斯莱德介绍了建台情况和发展简况:1、建于1986年,政府资助500万,国家电视台出资60万,另有100多万克郎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2、共有7位记者和工作人员,二位在奥斯陆,五位在当地3、发展的多个阶段:①开始制作录象带,赠予相关单位②以后在挪威国家电视台播放扩大聋人节目标影响③92年制作儿童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开始没有固定时间,以后逐步固定在每七天一下午六时,每次十五分钟2021年改为聋人媒体中心,并专门为中央电视台制作文字说明④目标:争取时间上达成40—50分钟,儿童和成人节目分开⑤其它工作:出版聋人月报,制作聋人网站,印刷聋人试卷,制作手语圣经等等 上述一系列设施的参观还使我们对聋文化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中国除了少数聋人即开明的学者以外,大多数人是不认可聋文化的存在的,但我们在挪威看到的聋文化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否定是没有意义的 2、聋人全方面参加聋人协会、资源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是挪威聋人工作卓有成效的确保,挪威物质文明程度较高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 在挪威走访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感到:以聋人为代表的残疾人之因此地位这么高、事业发展如此显著,除了跟政府的的管理机制和协会本身的努力以外,有两点值得重视:⑴在挪威各地残疾人机构和资源中心或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聋人或其它残疾人,在接待我们的过程中比比皆是,如Signo工作人员夏洛特(我们在挪威还看到她主持的节目)、AAI的职业培训中心的校长、AKS资源中心的副主任、倍耳根聋人俱乐部主任(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南京的聋孩子)等等,而且全部的资源中心隶属的聋校的聋人老师全部达成1/2左右,能够说挪威的聋人全方面参加了相关聋人事业发展尤其是聋人教育的全部活动,在这一点上中国聋人的参加度是远远不及的,在我们接触到的我国各地残联、民政等残疾人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极少看到是责任人是残疾人。
在我国的各所学校里聋人老师的数量也极少,大多数只是点缀一下而已,聋人校长更是凤毛麟角我们能够试问一下,健全人和残疾人同时做残疾人工作,哪一个更敬业、更努力?所以我以为努力提升残疾人尤其是聋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增加她们对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参加度,是改进残疾人的地位、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举措,应引发政府相关方面注意⑵挪威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相对较高(2021年挪威的人均GDP达四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为聋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现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或部门和各地的资源中心、学校每十二个月依据本身的发展计划和经费预算报政府同意,即能够得到满足事业发展的各项经费充分的经费强有力地推进了挪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们衷心期望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使中国的残疾人的保障和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我们接触的挪威方面很热心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几位聋教育教授全部有各自的残疾人情结,如:手语协会责任人顾勒(Gunnar)和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责任人英格妮特夫妇有一个聋孩子,SigAm项目标提倡者之一挪威Foundation大学斯泰因博士的父亲是挪威的早年聋人活动家,而且在从事聋教育的过程找到了知音,建立了家庭。
她们的主动参加和推进也是挪威聋人事业前进的动力之一 (三)脉络清楚的特殊教育框架,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深入开展的残疾人心理研究,构筑了挪威特殊教育的世界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