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尔加船夫曲》教案.doc
3页欧洲风情——赏析《伏尔加船夫曲》 一、教学内容1.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第三单元——《伏尔加船夫曲》2.补充欣赏《黄河船夫曲》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特点2.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三、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基本格调为忧郁、深沉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53 6 30|”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采用了(ppp
五、教具准备 VCD、投影、磁带、黑板等六、教学过程 二、 新课教学播放音乐开始部分(1-20小节)A 师: 1=D 4/4 5 3 6 3 0 | 5 3 6 3 0 |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分别播放音乐(21—36小节)A1 (27—52小节)A2 (边听边讲解) 师:(1)1=D 4/4 5 1 7. 17 6 | 5 3 6 3 0 | 以四度上行,具有号召性的音调结合而成,音乐显得更加沉重而有力 (2)1=D 4/4 3 – 3 ?3 | 3?3 3 3 3 - | 3 3 2 1 | 7 5 6 3 - | 最高、最强音上的同音进行,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奔向未来,追求光明的决心 播放音乐尾声(53—64小节) 师:尾声你想到了什么? 生:歌曲开头那低沉的音调再现,不仅达到首尾呼应统一,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描绘出 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而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 景中 歌曲的结构图式: A A1 A2 尾声 (1-20小节)(21-36小节)(37-52小节)(53-64小节) 3. 再次欣赏,分析音乐作品,挖掘歌曲内涵:⑴ 从音乐要素上讨论:音乐要素 力度 速度 旋律 音乐特点 ppp
(2)男中音、浑厚 (3)男低音、浑厚 师:同学们注意区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它们主要是由音的高低和音色的本身特点来 划分的,而不是单纯听音的高低,男低音音色浑厚、沉重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感悟音乐,以音响的美吸引学生,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它们音色的特点 4.创作表现,深化主题⑴请几位学生表演拉纤动作,其余同学用“53 630 |”衬托⑵学生讨论拉纤动作、状态等⑶听音乐,老师与学生共作拉纤表演,其余学生始终用 “53630|”伴唱,但要求有强弱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