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doc
4页学号:10161015 姓名:杨宝钦 班级:信息(5)班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免疫球蛋白(英文:immunoglobulin,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还可分布在B细胞表面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图1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1)轻链和重链1.轻链(L链)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轻链共有两型:κ型与λ型,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类型总是相同的2.重链(H链) 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
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不同H链与L链(κ或λ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肽,μ和ε链含有5个环肽2)可变区和恒定区 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1.可变区(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2.恒定区(C区):位于L链靠近C端的1/2(约含105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C端的3/4区域或4/5区域(约从119位氨基酸至C末端)。
H链每个功能区约含110多个氨基酸残基,含有一个由二锍键连接的5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环这个区域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在同一种属动物Ig同型L链和同一类H链中都比较恒定4)高变区在V 区内,重链有四处,轻链有三处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次序比可变区内其他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更易变化如在轻链第26 ~32 、48 ~55 、90 ~95 三个部位,在重链第31 ~37 、51 ~58 、84 ~91 和101 ~110 四个部位的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剧烈,这些小区称为高变区轻、重链上的高变区位置大致相当可变区中其它较少变化的部分称为骨架氨基酸残基,其结构比较稳定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与Ig 结合的位置就在Ig 的高变区,抗体的独特型决定簇也在这里3)功能区 Ig分子的H链与L链可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若干球形功能区,每一功能区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在功能区中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1.L链功能区 分为L链可变区(VL)和L链恒定区(CL)两功能区2.H链功能区 IgG、IgA和IgD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和CH3)共四个功能区IgM和IgE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四个恒定区(CH1、CH2、CH3和CH4)共五个功能区。
IgL链和H链中V区或C区每个功能区各形成一个免疫球蛋白折叠,每个Ig折叠含有两个大致平行、由二硫连接的β片层结构,每个β片层结构由3至5股反平行的多肽链组成3.铰链区 铰链区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但它与其客观存在功能区有关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不同H链铰链区含氨基酸数目不等,α1、α2、γ1、γ2和γ4链的铰链区较短,只有10多个氨基酸残基;γ3和δ链的铰链区较长,约含60多个氨基酸残基,其中γ3铰链区含有14个半胱氨酸残基铰链区包括H链间二硫键,该区富含脯氨酸,不形成α-螺旋,易发生伸展及一定程度的转动,当VL、VH与抗原结合时此氏发生扭曲,使抗体分子上两个抗原结合点更好地与两个抗原决定簇发生互补由于CH2和CH3构型变化,显示出活化补体、结合组织细胞等生物学活性IgM和IgE缺乏铰链区4)J链和分泌成分1.J链 存在于二聚体分泌型IgA和五聚体IgM中J链分子量约为15kD,由于124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糖蛋白,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通过二硫键连接到μ链或α链的羧基端的半胱氨酸J链可能在Ig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的组成以及在体内转运中的具有一定的作用2.分泌成分 是分泌型IgA上的一个辅助成分,分子量约为75kD,糖蛋白,由上皮细胞合成,以共价形式结合到Ig分子,并一起被分泌到粘膜表面。
SC的存在对于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具有重要作用5)单体、双体和五聚体 1.单体 由一对L链和一对H链组成的基本结构,如IgG、IgD、IgE血清型IgA 2.双体 由J链连接的两个单体,如分泌型IgA二聚体(或多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要比单体IgA高图2分泌型IgA结构示意图 3.五聚体 由J链和二硫键连接五个单体在J链存在下,通过两个邻近单体及J链与邻μ链之间形成二硫键组成五聚体由粘膜下浆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IgM五聚体,与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结合,穿过粘膜上皮细胞到粘膜表面成为分泌型IgM 图3 IgM结构示意图二、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 Ig是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免疫功能最主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所具有的功能是由其分子中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所决定的1)特异性结合抗原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是能够特异性地与相应的抗原结合Ig的这种特异性结合抗原特性是由其V区(尤其是V区中的高变区)的空间构成所决定的Ig的抗原结合点由L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浓度的影响2)活化补体 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3)结合Fc受体不同细胞表面具有不同Ig的Fc受体当I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由于构型的改变,其Fc段可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抗体与Fc受体结合可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1.调理吞噬作用:调理作用是指抗体、补体等调理素促进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抗体的调理机制一般认为是:①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之间“搭桥”,从而加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②抗体与相应颗粒性抗原结合后,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吞噬细胞与抗原之间的静电斥力;③抗体可中和某些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使吞噬细胞易于吞噬;④吞噬细胞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细胞可被活化2.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受体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4)通过胎盘 在人类,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循环中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 4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