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第2课时)课件.ppt
21页答案 C,D,解析 此处的“思”为语气词,无实义D,解析 A项“泮”通“畔”;B项“莫”通“暮”;C项“说”通“脱”B,答案 赋,答案 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12.静女给情人赠物为何分成两章来写?(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诗经的结构特点,围绕重章复沓的结构理解即可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抒情的需要 答案 诗人把赠物分成两章来写,固然因物分两件,有先有后,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推向高潮13.“彤管”和“归荑”皆静女所赠,男主人公对这两种赠品的态度不同,其态度各是什么?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男主人公对“彤管”只是一般性的欣赏,他只说“彤管有炜”,而对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因为“荑草”在《诗经》中常常被拿来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荑草既有特定的内涵,那么小伙子高声歌颂“匪女之所美,美人之贻”则是其真情体验和真情流露四、语言运用(10分) 14.《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曾做出解释,概括出了赋、比、兴的特点。
仿照下面的示例,各用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表述你对小说和诗歌特点的理解3分) 示例:散文就像涨大的潮水,淹没了沼泽两岸,一片散漫 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意在考查对比喻修辞的运用能力,答题时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和谐,即符合“小说”“诗歌”的形式以及本质特点 答案 (小说)就像汹涌的大江,浩瀚千里,包纳百川 (诗歌)就像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流得曲折,流得美妙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隽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还成功运用了叠词,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后代诗歌还有许多巧妙运用叠音词的例子,请你尝试列举一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联想和想象能力 答案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透露了作者难舍难分的离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又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衬托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令人回味无穷五、随堂练笔(30分) 16.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下面的诗歌改写成一段散文,突出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不少于300字注意:把握这四句诗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语言要精炼不要写成字面翻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