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西方美学发展历程.ppt
12页第六章第六章 西方美学发展历程西方美学发展历程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美学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摇篮,西方美学的源头西方美学发展的第一个 高峰发源: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极盛: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补充发展:贺拉斯、朗吉弩斯唯物主义:亚里斯多德唯心主义:柏拉图 一、早期希腊美学思想概述 美学是自然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注意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看成在数量比例上所见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 统一美仿佛就只在形式赫拉克利特对于辩证观点深入了一步,侧重对立的斗争,因而见出美的发展 过程与美的相对性德谟克利特提出一种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认识论 苏格拉底是早期希腊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中心由自然界转到社会,美学也 转变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社会观点指出美的评价标准在于对于人的 效用;根据效用标准,得出美的相对性从此美与善就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美学 与伦理学和政治学也就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文艺的社会功用艺术摹仿自然”的看 法也比过去有深一层的理解,艺术的理想化二、柏拉图美学思想他所要解决早期希腊哲学家所留下来的主要问题,第一是文艺和客观现实的 关系,其次是文艺对社会的功用。
此外,艺术创作的原动力的问题,即灵感问题 柏拉图的一般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都是从他要在雅典民主势力上升时代竭力 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政治立场出发的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借维护神 权而维护贵族统治的哲学 柏拉图鄙视理式世界以下的感性世界,鄙视与肉体有关的本能.情感和欲望 鄙视哲学家和“保卫者们”以外的劳苦大众,鄙视哲学家的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 以及和实践活动有关的技艺就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来说,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和认识作用这是反现 实主义的文艺思想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柏拉图明确地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 标准来评价强调政治标准,抹煞了艺术标准要使理智处于绝对统治的地位, 就不惜压抑情感,认为文艺不是起全面发展的作用,而是起畸形发展的作用,即 摧残情感去片面地发扬理智就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抹煞了文艺的社会源泉只见出 艺术的社会功用而没有见出艺术的社会源泉就还不算真正认识到文艺与社会生活 的血肉关系三、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柏拉图的基本的文艺观点,文艺不表现真理和文艺起败坏道德的作用, 都遭到他的弟子亚理斯多德的批判,从此西方美学思想便沿着柏拉图和亚理 斯多德的两条对立的路线发展,柏拉图路线是唯心主义的路线,亚理斯多德 路线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路线。
在文艺与现实关系问题上,肯定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他还批判了柏拉 图的摹仿只是抄袭表面现象的看法,认为摹仿应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必 然性就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来说,肯定了文艺的要求是一种自然的要求,有 它的存在理由以及它的社会功用亚理斯多德的文艺思想,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各点:(1)诗的真理是普 遍与特殊的统一2)艺术反映现实,但须经过理想化,“照事物应当有的 样子去摹仿”,主观理想应与客观规律符合3)艺术是有机的整体,部分 与全体密切联系,才产生和谐;(4)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艺术的考虑与 伦理的考虑须统一5)文艺的功用首先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次在形 式和谐所引起的美感四、贺拉斯的美学思想(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 )在“摹仿”之外, 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创造” 在诗的功用问题上,贺拉斯的看法对后来人的影响比较大 柏拉图只看重诗的教育功用,把“滋养快感”看作诗的一大罪状 亚理斯多德才承认诗产生快感是合乎自然的,同时也承认诗 的教育功用乃至于保健功用贺拉斯认为诗有教益和娱乐的两 重功用《论诗艺》对于西方文艺影响之大,仅次于亚理斯多德的 《诗学》,有时甚至还超过了它这对于许多读《论诗艺》而 感觉它平凡枯燥的人不免引起疑问:贺拉斯的成功秘诀究竟在 哪里呢?这主要在于他奠定了古典主义的理想。
他虽然有些保 守,他的基本观点却是现实主义的他把他所理解的古典作品 中最好的品质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用最简洁而隽永的语言把 他的总结铭刻在四百几十行的“短诗”里,替后来欧洲文艺指出一 条调子虽不高而却平易近人,通达可行的道路这并不是一件 可轻视的工作,他的成功并不是侥幸的 第二节 中世纪美学1、特点:美学神学的分支,重视形式美,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2、代表人物:奥古斯丁:中世纪早期最主要的美学家,奠定了中世纪美学思想基础和发展方向托玛斯:神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但丁:文艺复兴的先导,人文主义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代美学一、 文化历史背景文艺复兴是中世纪转入近代的枢纽1、西方从此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洽的束缚,逐渐得到了 生产力的解放和精神的解放2、在经济上资本的原始积累,工商业的发达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日 渐发展都替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打下了基础3、在精神文化方面,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日渐抬头,文艺的 世俗化与对古典的继承都标志着这时代的欧洲文化达到了希腊以后的第二 个高峰它发源于意大利,逐渐向北传播,终于席卷全欧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三位意大利文学奠基人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 先驱。
二、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1.古典的批判与继承 “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本身首先就涉及对古典的批判与继承问题就文艺领域来说 ,文艺复兴实质上就是新古典主义的萌芽,由意大利对亚理斯多德的《诗学》 的翻译和研究为开端 2.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一方面要求艺术摹仿自然,另一方面 也见到艺术要对自然加工,要求理想化与典型化他们见到虚构不等于虚伪, 摹仿不妨碍创造,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3.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对形式技巧的追求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运动,结合到自然科学,推动西 方艺术向前迈进的作用把劳动的成功和美感联系起来4.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重视文艺的教育作用,并且认定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 5.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四节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培根、舍夫茨别利、哈奇生、休谟和博克特点: 注重心理研究,把感性经验当成知识基础,强调认识的实践功能,美学由玄学转 入科学 一、培根的美学思想 总结了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成就,展望到自然科学发展的远景,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 和归纳方法的基础思想在各方面都带有深刻的革命的意义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 转到科学的领域,初步认识到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认识是为着实践,认识也要根据实践。
二、舍夫茨别利的美学思想 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而且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 美感根本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审辨善恶美丑是一种感官的能力,具有直接性,不是思考和推 理的结果三、哈奇生的美学思想 美感与道德感是相通的,一致的而且是天生的他把美分为本原的(或绝对的)和比较的(或 相对的)两种绝对美是单就一个对象本身看出来的,相对美是拿一个对象与其它相关对象作 比较才看出来的哈奇生的基本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 四、休谟的美学思想 是英国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由于把感觉主义推到极端,把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归结为观念联想 上的一致性,否定事物间的必然规律,走到怀疑主义和唯心主义 五、博克的美学思想 侧重情欲和情感之类活动,更多地涉及生理基础,研究美学主要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把人和一 般动物看作差不多都是在追求生理的本能的要求(这就是他所谓“情欲”)的满足他的美学观 点有一个基本缺点,即忽视了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过程对审美趣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节 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一、笛卡儿的美学思想承认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并存,却没有认识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依存 “ 我思故我在”二、 布瓦罗的美学思想以理性为准绳,只能从理性得到它们的“价值和光芒”,文艺的美只能由理性产生 ,美的东西必然是符合理性的。
理性是“人情之常”,满足理性的东西必然带有普 遍性和永恒性,所以美也必然是普遍的永恒的,是美就会使一切人都感觉美 三、莱布尼兹的美学思想单子是万物的本质,万事万物都是单子的复合物,单子是由上帝创造,肯定了宇 宙美,认为来源于上帝把先验理性看做认识的根本来源四、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美学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第六节 德国古典美学 一 、康德的美学思想 他的思想基本上却是与启蒙运动背道而驰的他承认神、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之类 传统概念都是无法证实的,却又主张为着使实践道德活动具有最高的指导原则,还 必须假定它们的存在,他虽然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承认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性知识 的来源,却又认为要使知识可能,就必须假定人心中先天就有一些先验范畴,而知 识所能达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本体或物自体,本体却是不可知的所以他在哲学上 的基本立场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主要方面的二元论、不可知论以及理性化的有神论 但是他也受到当时自然科学的影响,对天体形成的星云说是他的重要贡献 二、席勒的美学思想 首次指出现实主义的素朴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分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表 现理想(“更高的现实”),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 统一而且可能统一。
首次在文学领域里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涵义,他的文艺观点基本 上是现实主义的 三、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和理性的内容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把艺术的发 展联系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经济、政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 文化来研究替美学上的实践观点种下了种子第七节 现代西方美学主要流派共同特点:研究方法上侧重审美主体特别是审美活动的研究;“开放性体系”;美学 普及越来越广,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艺术思想相互配合影响 一、格式塔心理学派美学(鲁道夫·阿恩海姆) 着重知觉完型研究,多从视觉艺术入手,偏重审美客体感性形式方面,有形式主义 倾向 二、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 唯心主义,把本能欲望看成人社会行为的根源基础 三、自然主义美学(桑塔耶那) 主观唯心主义,美是对象内在的积极价值,只存在感知中 四、实用主义美学(杜威) 艺术是一种经验,否认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五、新自然主义美学(托马斯·门罗) 人的全部创造是自然现象 六、表现主义美学(克罗齐) 七、现象学美学 八、分析美学 九、符号论美学 十、社会批判美学。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