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坪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坪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D.图解中的全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参考答案:D2.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 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 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 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180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C【详解】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说明每条链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l:2:3:4,则该链中A、T、G、C分别为20、40、60、80个。
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上互补的碱基相等,则在该DNA分子中,C=G=140,A=T=60因1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含有1个G,所以该DNA分子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项正确;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 T: G: C=60:60:140:140=3:3:7:7,B项正确;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应小于4200种,C项错误;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2-1)×60=180个,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其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参考答案:B4.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参考答案:B【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K/2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答】解:A、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K/2,C错误;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要求考生识记“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理解和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解释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的原因.5. 下列哪种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A.乙醇通过细胞膜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参考答案:A6. 超数排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口服促性腺激素B.注射促性腺激素C.口服或注射促性腺激素D.以上方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略7. 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 、 ,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 部位,你的依据是 (2)在细胞分裂的a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合成 3)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 ,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 才可能开始变化4)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可能是 5)图中细胞核DNA减半的原因是 (6)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欲把乙图中的1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 参考答案:8. 关于受精过程的 叙述错误的 是A.获能后的 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 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 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参考答案:A9.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这是因为 ①后代继承了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 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 ③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产生了基因重组类型的配子 ④受精过程中会丢失父方细胞质中的绝大部分基因 ⑤随机受精可产生更多的基因型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10. 下列哪一种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可以使用吲哚乙酸(或生长素类似物)的是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B.处理青涩的生香蕉,加速转变成成熟的黄香蕉C.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参考答案:B11. 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B.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C.要测定果蝇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需要测定Ⅱ、Ⅲ、Ⅳ、X、Y五条染色体 D.果蝇是四倍体参考答案:C12. 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当棉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打顶,以引起侧芽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这是因为打顶能( )A. 增加侧芽部位的营养物质B. 增加侧枝上叶的光合作用C. 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D. 增加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参考答案:C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摘除顶芽后,生长素停止向下运输,侧芽上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故选C13.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以解释杂种优势1)(3分)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如豌豆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1.5~1.8米,但其性状不同,亲代P1多节而节短,亲代P2少节而节长,杂交后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多节而节长,可达2.1~2.4米,表现杂种优势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这一现象(多节与节长分别用基因A和B表示)2)(5分)超显性假说则认为等位基因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可以解释杂种优于纯合亲本例如:豌豆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①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两个只抗一种锈病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抗两种锈病的原因。
②若豌豆抗各种锈病性状是由于含有特定蛋白质导致的,请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来分析杂合体抗锈病能力可能高于显性纯合体的原因3)(4分)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里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①该育种结果支持以上的哪种假说?______________②F2里,中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③F2里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④若对F2的所有中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②A1A1或A2A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A1A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2分,纯合杂合基因型1分,蛋白质种类1分)(3)①显性假说(1分) ②AaBb、AAbb、aaBB(1分) ③1:4:6:4:1(1分) ④中产:中低产:低产=1:4:1(1分)14.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参考答案:D15. 某高等生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处理有反应且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进行分裂时,不可能出现的是A.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中心体发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参考答案:B 解析:某高等生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处理有反应,说明它存在细胞壁;同时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说明它一定是高等植物。
在有丝分裂中一定不存在B项16.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⑥呼吸氧化酶.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参考答案:D【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解答】解: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正确;③二氧化碳属于内环境成分,③正确;④钠离子属于内环境,④正确;⑤血浆蛋白位于血浆内,因此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⑤正确.⑥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解题的关键是对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