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广场深基坑围护结构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33页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2二、施工说明7三、项目组织机构9四、施工部署和进度13五、旋挖钻孔桩的施工工艺17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6七、安全施工措施27八、文明施工管理措施31九、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与应急预案34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项目概况xx开福xx广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12.5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C、D地块设三层地下室,基坑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520m,现状地面标高35.13~37.06m,基坑底标高22.40m,基坑开挖深度12.73~14.66m,基坑支护长度约700m,采用旋挖桩、旋喷桩结合锚索、帷幕形成基坑结构为了保证施工循环道宽度,临西面、北面采用双排支护桩2.工程地质概况及周边环境根据中国xxxx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xx开福xx广场拟建场地基坑支护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与基坑有关的地层的野外分布及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Q4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按填土的物质组成,把本场地的人工填土分为杂填土①—1与素填土①-2:1.1杂填土(Q4ml)①—1:杂色,主要由砖、瓦等建筑垃圾夹20~30%的碎石及粘性土组成,堆填时间约5年,上部为新近拆除房屋堆积而成,稍湿~干,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匀。
1.2素填土(Q4ml)①-2:黑、灰黑色,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夹20~40%的碎石组成,碎石粒径1~4cm,堆填时间超过10年,稍湿,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匀2第四系全新统淤积(Q4l)淤泥质粉质粘土②:灰、灰黑色,软塑~流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粘土③:褐黄、褐红夹灰白、褐灰等色,局部含5~30%的卵砾石,卵砾石一般粒径0.5~6cm,最大12cm,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层4.1粉砂④:灰、灰白、黄褐等色,石英质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呈饱和,稍密状态4.2圆砾⑤:黄褐、灰白色,石英质,呈亚圆形,分选差,不均匀含10~30%的卵石,卵石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约8cm,饱和,中密~密实状态3粉质粘土⑤—1:黄褐、红褐夹灰白等色,局部含5~30%的卵砾石,卵砾石一般粒径0.5~6cm,最大6cm,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5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Q2el)粉质粘土⑥:褐红色、褐红夹灰白色,系泥质粉砂岩、砾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含强风化岩块20%~40%,硬塑、局部坚硬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6白垩系神皇山组(KS)泥质粉砂岩: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中风化两层:6。
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⑦: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偶见钙质胶结岩块,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6.2白垩系神皇山组(KS)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褐灰等色,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柱状,少量块状,合金回转钻进较快.63白垩系神皇山组(KS)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7白垩系神皇山组(KS)砾岩: 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中风化两层:71强风化砾岩⑨:紫红、红褐色,夹30~50%的砾石块,粒径1~4cm,大部分矿物风化变质,风化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易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2中风化砾岩⑩:紫红色,粗砾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岩屑成分主要为硅质或灰质砾石,粒径2.0cm~40cm,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多为泥质物充填,裂隙面较光滑,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偶呈块状,锤击声较脆,合金回转钻进速度一般.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人工填土①及第四系粘性土层中的为上层滞水,水量较小,分布不均匀,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季节性变化,未形成连续稳定水面.赋存于中粉砂④及圆砾⑤及强、中风化岩中层中的地下水属潜水,主要受上层滞水补给.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属Ⅱ类,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在弱透水地层中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在强透水地层中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场地内第四系中粉砂④、圆砾⑤为强透水地层C、D地块场地位于xx市xx东侧、xx与xx的交汇处,西临xx,北临隔壁工地,东临xx,南临xx,周围道路、建(构)筑物密集,环境条件复杂,路侧下埋管线密集.周边环境情况如下表:地段位置周围环境条件AN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NO北侧紧邻隔壁工地,基坑间距小.OB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3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BC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介于98—14.4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65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7CD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3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129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65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7.8mDE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7层砖房或混凝土结构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94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34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4EF南面为xx,基坑距离xx约148m,距离给水管道13FG南面为xx,基坑距离xx约15.4m,距离给水管道14GH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HA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3、 编制依据1) 建设单位招标文件;2) xx广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10)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T9091-98);1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1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8)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1);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1)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24) 国务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令);25) 我公司管理文件;26) 我公司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27)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资料。
4、编制说明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及合同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5) 施工组织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通过组织专业工程人员进行仔细的对现场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实力和能力,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来编写的.在本施组的编制中除了遵守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参照了国家及xx市的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我司在全国各地的土方施工、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施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5.基坑支护的范围和重点本工程东面为居民区,西面隔xx抵湘江,北面临潮宗街,xx穿过B区和C区的中间,南面接五一大道,支护体系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复杂环境。
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分为二个独立的支护体系,第一体系沿A、B区一周,第二体系沿C、D区一周根据基坑情况和周边地形分为十四个不同的支护小段重点防护:①南面的五一大道、西面的xx、中间的xx,人流车流密集,动荷载影响大,要重点防护道路以及沿线的各种管网井道的安全防止道路沉降、开裂、塌陷②东面的居民区主要对周边民房的防护对较高民房和重要建筑物还要对其进行专门观测,防止发生位移、沉降过大,而开裂进而发生危险,产生不必要的纠纷③西面隔xx抵湘江,对地下压力水的止水防护防止涌砂涌水现象 当出现基坑或周边沉降、位移过大或支护不稳时,应停止挖土采取加固措施,并请专家参加研讨专题会,进行论证方案后再实施二、施工说明1.采用的支护形式根据支护设计方案,采用旋挖桩结合预应力锚索的复合支护体系(详附图)止水帷幕用二根直径600MM的旋喷桩施工在旋挖桩之间,联合形成止水帷幕基坑内壁挂钢筋网片浇喷射砼加埋排水疏导管相接合的止水方式支护旋挖桩:直径1200,桩长约145 m、165 m、18.5m、19.0m、205m、210m六种,嵌固端长6.5/8.0米,桩间距2000mm内配主筋采用三级钢筋HRB400,20C25/22Φ25/29Φ25/30Φ25,箍筋A10@200,螺旋布置。
每隔15m设Φ20加强箍一道,箍筋采用点焊,主筋和加强筋采用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D2. 选用机械设备因传统的循环钻机,生产效率极低,环境污染大等因素,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选用较先进的并且在xx地区较多采用的德邦重工生产的20型旋挖钻机3台施工支护桩,汽车吊3台安放支护桩钢筋笼、钢筋加工机械等配套机械若干三、项目组织机构(一)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我公司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独立核算的原则,拟组织了本项目管理机构,如《图2.1项目组织机构图》所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为了确保优质、高效、如期地完成本工程,我司将筹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选派具有丰富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选派具有丰富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中级职称工程师担任本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落实设计意图,对项目的总体施工策划、 深化设计、技术管理负责项目班子领导下的各施工队分工明确,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调度,互相协调和配合,实行全面计划管理,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综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