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水田园诗——陶渊明.pptx

22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12261358
  • 上传时间:2019-11-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86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农 民、牧人、渔夫等为主要描写对象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 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简简 介介 发展概述发展概述发展概述发展概述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萌芽:1、《诗经》最早出现 2、曹操《观沧海》——第一首 完整的文人写景诗 开创:陶渊明与谢灵运 繁盛:1、王维、孟浩然——杰出代表 2、范成大:集大成者《四时田 园杂兴》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 名潜,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 (shì)“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 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 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 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 人之宗”,有《陶渊明集》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 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 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 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原文 :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zhēn)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wū)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mò)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①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 了 ②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③试:姑且榛: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这两句是说姑且 携带子侄,拨开丛生的草木,漫步于废墟之中 ④丘垄:坟墓依依:思念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坟墓间徘徊 ,思念着从前人们的居处。

      ⑤杇(wū):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 桑竹枯枝 ⑥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⑦没(mò):死一作“殁” ⑧一世:二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 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这是当时的一 句成语这句和下句是说“一世异朝市”这句话真不假 ⑨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这句和下句是说人生好 像是变化的梦幻一样,最终当归于虚无 注释 :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 “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赏析: 1、“浪莽”二字写出了作者此时是什么状 态? 2、“娱”字作者想表达什么? 3、 三四句有怎样的含义? 4、 从前四句看出了陶渊明诗具有什么特 点? 赏析: 5、诗人“所见”的是什么?从诗中寻找 6、诗人“所闻”的诗句是什么? 7、“所闻诗句”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8、诗人“所感”的诗句是什么? 9、大家认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 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 (《人间词话删稿》) 赏析 : 总结 : 这首诗通过描写游历废墟以及同采 薪者之间的答问,表达了诗人不胜沧 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其中流露出的 感伤情怀,虽不免消极悲观,但这正 是诗人内心痛苦的反应 下下下下 课课课课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