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用非金属材料材质定期确认检验实施解析.doc
6页家电用非金属材料材质定期确认检验实施解析1.非金属材料范围:(1)使用在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中,且标准(GB4706)有相关要求的不同材质、不同供应商的非金属材料;(2)非金属材料包括: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或加工成型的均质塑料部件(如外壳、支撑带电部件等);印制线路板(PCB板)以下非金属材料均指此范围内的非金属材料2.材质一致性材质一致性:实际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非金属材料保持一致(成份、配方、工艺、性能等保持一致)通常采用表1所列检测项目和判定准则能快速且相对准确的进行一致性判定其中,密度为数值,红外、热重和差热为曲线判定准则已经考虑非金属材料的变化容许3.一致性判定基准3.1认证基准:(1)非金属材料获得认证,其在材料认证中进行至少包括:密度、红外、热重和差热等项目检测,保留检测结果,作为认证基准;(2)非金属材料未获证,在进行CCC认证型式试验时,由实验室将非金属材料样块寄送CQC,由CQC组织对其进行至少包括:密度、红外、热重和差热等项目检测,保留检测结果,作为认证基准认证基准为认证机构建立,用于认证中对非金属材料一致性控制3.2 企业基准:(1)非金属材料获得认证,无需建立;(2)非金属材料未获证,企业送样到实验室进行至少包括:密度、红外、热重和差热等项目检测,保留其检测结果和样品,作为企业基准。
实验室可为:工厂实验室、供应商实验室或第三方的外部实验室其中,供应商实验室应具有相关标准的认可资质;第三方实验室除应具有相关标准的认可资质外,还应具有向社会提供相关标准检测报告的经历企业基准为企业建立,用于企业对外购非金属材料一致性控制4.材质定期确认检验方法选择材质定期确认检验方法有四种,企业可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方法进行5.材质定期确认检验四种方法实际操作5.1 第一种方法----获得认证证书非金属材料获得认证证书工厂检查时,企业提供认证证书,工厂检查员核对证书有效性5.1.1 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或加工成型的均质塑料部件认证一.认证范围:(认证对象)1.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产品类别134002;2.加工成型的均质塑料部件,产品类别134003;二.实施规则: CQC13-036047-2009;三.原料(粒料)、部件企业如何申请证书CQC网站()注册用户-提交申请-送样检测-合格评定-发证;四.获证监督:年度抽样一致性比对;五.整机企业如何选择认证对象(认证范围)1.对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进行认证当整机企业指定粒料制造商、委托外协厂或自行加工成形部件,并且在加工成形时不再添加任何添加剂,或仅添加色母添加剂,此时,可选择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认证;2.对加工成型的均质塑料部件进行认证1)当整机企业购进粒料后,根据需求自行添加各种添加剂(如阻燃剂、抗氧化剂、增强材料、抗紫外线稳定剂等),自行加工成非金属部件时;2)当整机企业直接采购成型的非金属部件时(可直接采购有认证的非金属部件)。
5.1.2印制线路板认证一.认证范围:印制线路板,产品类别134001;二.实施规则: CQC13-471301-2010;三.印制线路板企业如何申请证书CQC网站()注册用户-提交申请-送样检测-工厂检查-合格评定-发证四.获证监督:年度工厂监督检查+抽样检测5.2 第二种方法----认证机构出具材质一致性判定报告企业将实际使用的非金属材料送认证机构指定实验室进行至少包括:密度、红外、热重和差热等项目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认证基准进行比对,最终由认证机构出具材质一致性判定报告工厂检查时,企业提供一致性判定报告,工厂检查员核对并确认一致性判定报告5.3第三种方法----实验室检测并判定一致性企业将实际使用的非金属材料送实验室进行至少包括:密度、红外、热重和差热等项目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将检测结果与一致性判定基准进行比对,得出一致性判定结论实验室可为:工厂实验室、供应商实验室或第三方的外部实验室其中,供应商实验室应具有相关标准的认可资质;第三方实验室除应具有相关标准的认可资质外,还应具有向社会提供相关标准检测报告的经历一致性判定基准可为认证基准,也可为企业基准,当对一致性判定产生异议时,以认证基准为准。
工厂检查时,企业提供检测报告和一致性判定结论,工厂检查员核对实验室相关标准的认可资质,同时,核对并确认检测报告和一致性判定是否符合要求,若检查员质疑或不能判定检测报告和一致性判定结论是否符合要求,则复印相关资料上报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判定5.4 第四种方法----企业制定“控制方案”并实施企业制定关于非金属材料材质的“控制方案”,其控制效果不低于第一、二、三种方法的要求对于有意采取本种控制方式的企业,应向认证机构提交其“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应围绕非金属材料材质的控制效果(即实际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确认的非金属材料一致)拟写,并提供有关实施记录;在经认证机构确认后,企业即可按照其“控制方案”施行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供“控制方案”和实施记录,认证机构在25个工作日内回复,若批准使用,则认证机构通知企业和其所在分中心,企业按此“控制方案”实施,工厂检查时,将此“控制方案”作为检查依据文件工厂检查时,检查员核对并确认实施记录,判定实施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若检查员质疑或不能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则复印相关资料上报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判定表1 非金属材料一致性判定检测标准和判定准则项目检测标准判定准则密度GB/T 1033.1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等同采用 ISO 1183-1)密度变化不超过±5%,作为补充条件。
红外光谱GB/T 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等效采用 JIS K 0117)(1)材料主要特征峰一致;(2)特征峰峰值波数无明显变化;(3)特征峰峰形和相对强度不变差示扫描量热GB/T 19466.1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1部分:通则》(等同采用 ISO 11357-1);GB/T 19466.2《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等同采用 ISO 11357-2);GB/T 19466.3《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等同采用 ISO 11357-3)(1)曲线的形状(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等特征温度峰)无明显的变化;(2)温度变化不大于5℃,同类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同大或同小)热重分析ISO 11358《塑料 高聚物的热重分析法(TG) 一般原则》(1)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拐点和降解的速率等)无明显变化;(2)降解变化数量相同;(3)降解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和一阶微分峰温变化不大于25℃;(4)各降解段降解量和残余量变化不大于8%1) 本表内容引自强制性产品认证家用电器技术专家组(TC04)发布的第2011-TC04-2号决议;2) 除密度外,其他三项均满足判定准则时,才判定材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