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_成语典故》.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98320616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_成语典故》 束装盗金 [成语解释]指无端见疑 [典故出处]《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汉朝时期,郎官隽不疑侍奉汉文帝,他的同事请假回家,误把同宿舍的另一个的金钱带回家了那个同事认为是隽不疑拿了隽不疑知道不能分辩就拿自己的金子给丢金的人后来误拿金子的人回来了,把金子还给丢金人,丢金人十分惭愧 束装盗金的意思是:《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权宜之计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二人专横跋扈,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腾 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决定用计策动吕布来杀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汉献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这时候,王允设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冲杀过去,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大声疾呼:“吕布在哪里?”吕布怒喝一声:“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喊声刚落,一戟将董卓刺死了。

      董卓被杀死后,王允认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时因事而采取变通办法(原文是“不循权宜之计”),所以好多部下对他逐渐疏远了不久,董卓的旧部郭汜、李傕攻入长安(这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后来,郭汜、李傕又争权夺利,互相火并起来,关中地区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 权宜之计的意思是: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杀一儆百 公元949年,后汉叛将李守贞率军进攻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行动前,他叫人假扮卖酒商贩,以小利引诱河西郭威部众畅饮,然后乘其酒醉,偷袭河西军营郭威得知后,立即下令:河西除犒赏、设宴外,一律不准私自饮酒,违者当斩一次,郭威最亲近的将领李审违犯规定喝了酒,他派人将李审找来怒斥一顿后,立即推出斩首河西官兵从此再不敢随便喝酒 杀一儆百的意思是: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未雨绸缪 1.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2.“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未雨绸缪的意思是: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杀鸡儆猴 [典故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杀鸡儆猴的意思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更进一竿 [典故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朝时期长沙高僧景岑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他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众与他谈论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给大家念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更进一竿的意思是: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朽木不雕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宰予很会说漂亮话,起初孔子很喜欢他,以为他一定会有出息可是不久孔子就发现他经常不来上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躲在房间睡大觉,孔子知道后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朽木不雕的意思是: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朝朝暮暮 [典故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传说古代襄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

      襄王临幸了她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朝朝暮暮的意思是: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打草惊蛇 解释: 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

      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百步穿杨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 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 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 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 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 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 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 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 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这一来,喝采 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 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 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 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 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 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 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老生常谈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释义 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的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 故事 : 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 光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有了小 名气 日子一久,传到吏部尚书何晏、侍中尚书邓飓耳里这天,正好 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两个大官吃饱喝足后,闹着无聊,便派人 把管辂召来替他们占卜。

      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侄孙曹爽的心腹,倚仗权势,胡作 非为,名声很不好他考虑了一会几,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 顿,灭灭他们的威风 何虽一见管辂,就大声嚷道:”听说你的占卜很灵验,快替我算 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机会升官发财另外,这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苍 蝇总是叮在鼻子上,这是什么预兆?” 管辂想了一想,说:“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 国泰民安;现在你的职位比周公还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惧伯你的 人却很多,这恐怕不是好预兆你的梦按照卜术来测,也是个凶相 阿!” 管辂接着又说:“要想逢凶化吉,消灾避难,只有多效仿周公等 大圣贤们,发善心,行善事 邓飓一旁听了,很不以为然,连连摇头说:“这都是些老生常谈, 没什么意思 何宴脸上铁青,一语不发 管辂见了,哈哈一笑:“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不能加以轻视 啊!” 不久,新年到了,传来消息说何宴、邓辂与曹爽一起因谋反而遭 诛杀管辂知道后,连声说:“老生常谈的话,他们却置之不理,所以 难怪有如此下场啊!” 班门弄斧 解释: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