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基-1 17-002-詹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道路)(赵振华).doc
7页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道路)FHEC-LJ-1-2007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2、 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J06I-9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2000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 测量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 方案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3.1.2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 急预案3. 2仪器设备准备3.2.1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三脚架、棱镜、50m钢尺、塔尺、花杆、直尺、 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3.2.2数据处理设备:台式计算机、打印机、fx.4500或fx-4800小型计算器、道路施工 测量计算软件3.2.3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3.2.4其他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3.2.5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3. 3材料准备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3. 4人员准备3.4.1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工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3.5作业条件3.5.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3.5.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3.5.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4、操作工艺4.1工艺流程4.1.1控制测量图纸审核_>设计交桩一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 准点导线点加密—A原地面复测-> 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 点交底一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一交工验收测量_>测量档案归档 和移交4.1.2施工放样测量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4. 2操作方咨4.2.1图纸审核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而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 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4.2.2设计交桩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 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 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
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 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4.2.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1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测量方案与计划安排复测开工报告批准后,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进行复测,在合 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根据复测结果对控制桩进行平差调整,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工程 师复测范围应延伸到相邻标段内2个点2复测内容包括:平面、高程控制点,线路中线、转角点,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 中心桩3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 等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 构物中心、和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或业主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 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4精度要求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规定时,应满足规范要求4.2.4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般采用平面二级三角控制网,四等水准控制网。
1在熟悉设计文件中的路线和结构工程的平面、纵横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技术 规范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确定利用原设计控制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 建立施工控制测量网2测量方案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测量精度和网点的选点、造标、埋石应符合有关规 范的规定控制网一般半年要复核一次,并应经常巡视检查,如有丢失、移动,应及 时补测、补设3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 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口 O4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 闭合5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 入土中至少Im深的混凝土桩上4.2.5原地面复测路基施工前,在完成控制网布设后按照设计断面进行原地面复测,复测结果经工 程部复核再报监理工程师签认4.2.6向工点施工负责人、技术员现场交桩,并将桩位数据以书面形式签认4.2.7施工放样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便道、便桥、临建等临时工程的测量放样2临时用桩和施工用桩布设在工点开工前,要在熟悉施工图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网点设置施工用桩。
其主要 有:1) 路基中心桩、辿桩;2) 涵洞中心桩、出入口桩及十字线护桩;3) 各工点的水准基点桩,大工点不得少于3个,小工点不得少于2个4) 对设置的施工用桩,要注意保护,经常复核如遇丢失、移动,及时补设工点 开工报告中,应有施工用桩设置的内容3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 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4施工过程中,利用施工用桩进行施工放样测量:路基施工路段的中线、边线放样, 各层高程测量;路面中、边线放样,各层施工高程放样5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 中心填挖高,用(+ )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6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 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7路基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季节冻融地区,在冻融以后也应进行 复测8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9施工中,宜在不大于20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 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10取土坑放样时,应在坑的边缘设立明显标志,注明土场供应里程桩号及挖掘深度;作为排水用的取土坑,当挖至距坑底0.2〜0.3m时,成按设计修整坑底纵坡。
11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放样时,宜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0〜20m在沟内 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4.2.8成品检查分项工程完工后及时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的 测量检测项目进行检验,并在现场做好标记,复测结果及时上报工程部4.2.9雨季后、越冬后对水准点、导线点进行复测复测要求同4.2.3规定4.2.10交工验收测量项目工程完工后,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进行项目交工验收测量:1对各工点工程进行中线、各部尺寸、标高逐一测量并与设计对照2在各工点竣工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项目工程贯通线路的竣工测量,主要任务是复 查施工后的路线中桩和断链桩的位置,路线纵断高程,埋设永久性基桩并按规定设置 护桩负责提交路线曲线表,断链表,中线基桩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提 供编制竣工文件所需的测量数据4.2.11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统一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 具体包括: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包括交工验收测量)。
4测量仪器与器具周期检定文件5、 质量标准5.1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测量放样、检查控制,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要求填写相应的质量检验记录表要求放样准确,便于控制引用,易于保护,工作适 当超前;经常指导现场测量;记录当天整理归档;交接有签认5.2成品检查及时准确,标记清楚5.3记录表填写规范,数据清晰,计算准确,签字齐全,卷面整洁一切原始观测值和 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 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 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 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6、 成品保护6.1施工过程应妥善保护好场地的放样桩、水准点、导线点桩位建立成品桩或点位保 护责任制度和奖罚制度,经常检查,特别是控制桩位保护要有责任人,有检查记录, 有奖罚6.1.1对全线控制点桩采用混凝土加固或者用砖砌筑观测平台等进行保护,并和当地老 百姓建立融洽关系,告知桩点的位置和重要性,防止老百姓损坏控制桩。
对通视良好 的控制桩,在周围浇注5cm厚50cm宽混凝土保护对所有控制点均用红油漆等做显 著标记6.1.2放样桩(临时桩)要定在不易被压、碰的位置,并设护桩,插设彩旗等显著标志 以防被破坏6.2必须严格执行公路一局《项目测量管理办法》规定的测量复核签认制,各个程序中 实行双检制,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并进行互检 复核和签认,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 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现场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 理工程师审批认可6.3档案归档移交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 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交工验收时经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 接手续要求及肘全面,有清单,有手续项门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 资料编入竣工文件7、质量记录(表式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7.1测量仪器设备档案(出厂合格证、标定证书、定期检验记录、维修记录)7.2施工放样及复核记录7.2.1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 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观测者、记录者必须签字。
7.2.2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 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7.3分项工程检验记录7.3.1高程检验表7.3.2中线偏位检验表8、安全环保措施8.1测量人员主动学习并遵守安全环保管理责任制度、奖惩制度、操作规程8.2高空测量要佩带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8.3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塔尺、棱镜杆和花杆触碰电线8.4严格执行各种仪器保护规定,做到轻拿轻放8.5电池、塑料、油漆桶等废弃物收同经理部集中处理8.6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磁对施工人员的影响,不得用红外线、激光等照射眼睛8.7测量队(组)应根据工程的测量任务与特点,制定测量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测量 安全操作规程等实施办法,确保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8.8测量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学习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 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 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