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溺死一只老猫》.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57552503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0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溺死一只老猫》浅析《溺死一只老猫》 《溺死一只老猫》是台湾当代著名乡土作家黄春明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叙述了在台湾省某县街仔镇清泉村发生的事情代表着都市文明的大老板、银行高级职员、议员等人,因清泉村优质的水质,打算在此地修建一个游泳池此举遭到了以阿盛伯为代表的村民的强烈反对但最终抵抗不住都市文明的浪潮,游泳池最终建成而阿盛伯在泳池建成的那一天赤身跳入泳池中,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出殡那天,当阿盛伯的棺材经过游泳池前,四周的铁丝网还是关不住清泉村的小孩子偷进去戏水的那份愉快的如银铃的笑声 小说中的阿盛伯是村民的代表,更是乡土文明的代表在经历这件事情的前后,他的信念也在随着变化中刚开始的那种宗教型的人格就逐渐消失了当游泳池完全落成的那一天,他心中的信念便开始绝望最后跃入池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民权初步”阶段,阿盛伯一下子成为了维护清泉村的代表成为了反抗权利、维护乡土、反对现代社会的代表没什么文化,不善言谈的他却在村民大会上据理力争孔子公说的几句话我倒听人说几句,那就够我用了阿盛伯的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他的中国典型小市镇人心理,守旧、封建。

      但最后的回答:“因为我爱这一块土地,和这上面的一切东西则是对这类人的最好表现:对乡土有着近乎崇拜的心理 在“第一回合”阶段,随着事件发展的深入,阿盛伯的支持者——其他村民们,逐渐感到懊悔不已,再怎么想到龙目或是整个清泉也激不起一丝力量来反抗,甚至于有人连隐藏在意识里的意志也没有了而阿盛伯却仍在固守,他靠着那份骄傲使他显出一种宗教性的安之若素就像文中说的:“忠于一种信念,整个人就向神的阶段升华这种信念就是前面提到的对乡土的崇拜 到事件的尾声,失去村民们支持的阿盛伯孤独而焦灼地苍老了许多他已经没有了支撑他继续抗争的信念与后盾最后悲惨的死去,只留下一个名字,什么都没有了 小说以老猫比喻阿盛伯,暗示阿盛伯的处境,就像一只垂死的老猫一样孤独、无能为力,做着最后的挣扎——向代表着工商阶级、权势阶级的都市文明抗争而他这样充满正义的英雄之举反倒只得到了那些“看客”的冷漠与麻木对待村民的冷漠、县长的冷漠、朋友的冷漠、小孩的冷漠„„ 小说最后的那串如银铃般的笑声颇有讽刺意味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实社会人性中的负面因素进行了冷峻审视和典型性批判人性的麻木与冷漠是导致阿盛伯悲剧产生的根源所在当时正处于台湾社会动荡的转型期——自然形态的小农经济解体,向带有浓厚半殖民地色彩的资本主义工商经济转变。

      固有的价值观念日益动摇,传统的道德伦理日趋衰落并面临崩溃人们在这种压迫下表现出来的精神病态是作者所要批判的 “国民性批判”是台湾早期乡土小说的重要主题作者通过叙述阿盛伯的死这件事,批判同情心缺乏的可怕的国民人性笑声看似具有喜剧效果,其实是加重了悲剧性的意味黄春明的小说,语言看似平淡、通俗、浅显,却暗藏深刻的思想;情节看似俗套,却充满现实的作用 于不经意之着墨,突显深刻的含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