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耐挫能力.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372572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耐挫能力【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学数学时遇到挫折的原因,论述了培养学 生耐挫能力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强化遭受挫折 的心理准备;适时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斗志;培养学牛辩证地看待挫折; 充分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关键词】挫折 培养 耐挫能力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 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挫能力 可以帮助他们以乐观、豁达的情绪状态來面对困难和挑战,并提高社会适 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耐挫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 要,也是学生目前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反 差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现在不少学生情感脆弱, 稍遇困难和挫折就悲观失望,学习上一遇到挫折就失去信心就数学学习 而言,宙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 到的困难更多,如: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使学生在解题时遇到困难;刚 接触微积分时,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拿到一道较难的题,学生可能 一看题目就失去信心。

      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1.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还应培养学生止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培养学生的耐挫能 力1.1强化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由于高职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适当时机强化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止确的挫折 观,并认识到,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 帆风顺、事事顺心的事实证明:只要有人存在,有社会生活的发生,就 会有种种的需要,就会因需耍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对 于刚刚接触微积分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学高等数学很吃力,特别到了微 积分的应用时,感觉更是困难重重严谨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理解数学 的严谨性具有一个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过程一般来 说,学生刚学习一些较精确的数学概念和语言是很不适应的,认识往往依 赖直观,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会真正理解其含义,达到一定严谨 性的要求同时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特别强,一环紧扣一环,若有一环脱 节,就难以继续学下去,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数学时经常“碰钉子”, 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应给学生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1.2适时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斗志要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 时,教师可以顺便介绍这个定义的发明人欧拉他由于过度工作,28岁时 就瞎了右眼,接着左眼也视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在完全失明后的十七年 中,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和顽强的毅力,口述了儿十本专著和约400篇论 文在讲解数形结合方法时,教师可给学生介绍当今世界著名的自学成才 的数学家华罗庚他曾经说过:数形结合千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可见, 在解数学题时,若能做好数形结合常常能得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巧妙解法华罗庚虽已成名,但是他的成才之道也是坎坷的由于家里比较穷,他16 岁就辍学了,他刚迈上数学的殿堂,不幸染上了伤寒病,使他落得终生残 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他在艰苦条件下用三年时间写出了巨著《堆 垒素数论》,并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诸如此类的人物事件可以给学生树 立战胜挫折的良好榜样,也使学牛懂得: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 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 应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针对目前学生的耐挫能力较茅,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2.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