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岗位职责)认定编号.doc
60页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香九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野生品种驯化育成特征特性:菇型中等,菇盖直径在7厘米~11厘米,形状和色泽美观,味香,菇肉偏薄;产菇质量好,味香,农艺性状稳定菌丝生长和出菇速度一般,第一年产菇量中等,较稳产,对环境适应性一般产量表现:段木栽培条件下,生物学效率为20%~25%栽培技术要点:适于段木栽培,选择适宜的树种,砍伐时间一般为每年11月至第二年2月之间,砍伐后需干燥10天~30天采用木屑纯菌种接种或木块纯菌种接种,接种时要求日平均温度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接种后进行堆放,注意调节干湿度、防治杂菌、虫害等菌丝长好后,进行架木管理,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以75%~90%较好一般口径在20厘米以内的菇木可产菇6年左右,以第二、三年产量最高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华南、华中地区冬、春季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香杂26号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野生种No.8和No.40杂交育成特征特性:菇型为中小型,肉厚。
属广温型菌种,菌丝培养温度在15℃~25℃之间,适宜出菇温度为20℃~30℃,高温30℃左右可正常出菇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能力较强,蔗渣等废料利用效率高出菇数量多,味鲜美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在91%左右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蔗渣基质袋料栽培,培养料组分为:蔗渣77%,麸皮20%,石膏粉1.5%,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水料比为1.4~1.5∶1栽培时间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生长周期为90天左右,其中菌丝生长期为68天左右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9月至次年6月春、秋、冬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广香51号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野生菌株驯化育成特征特性:属中早熟、中温类型品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2℃~28℃,最适生长温度25℃出菇适宜温度范围8℃~22℃,最适出菇温度为12℃~18℃菇型偏大出菇早,栽培周期短适于段木栽培,第1~2年产量高产量表现:平均每立方米木材能产鲜菇75千克~90千克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仅适于段木栽培,不适宜木屑代料栽培。
采用规格为长110厘米~140厘米,直径8厘米~20厘米的阔叶树木枝、桠、尾材等进行段木栽培野外段木栽培采用冬末段木接种,春夏堆放管理,秋末散堆出菇栽培周期短,栽培第一年进入高产期,第二年产量稳定如管理得当,前两个出菇年度可获80%以上产量,第三年度后可结束栽培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全国各香菇产区春、秋、冬季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华香8号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湖北省黄陂县香菇栽培品种经分离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不易开伞;菌盖深褐色,半扁球状或馒头状,鳞片中等,盖径5厘米~9厘米,盖厚1.5厘米~2.0厘米,柄长3厘米~6厘米,柄径1.3厘米~2厘米;采用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65天~75天;转色中等略偏深,出菇较均衡,后劲好;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6℃~24℃,最适出菇温度为13℃~20℃,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菌丝生长较快,出菇快,菌龄短,抗杂力强,商品菇率高;转色较浅时子实体发生较多,商品性下降。
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可达90%~120%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用栎类等各种阔叶落叶树种的木屑和麸皮等进行代料熟料栽培;一般在早秋8月中旬至9月初接种,10月底至翌年4月出菇;每采完一茬菇后,均需干燥养菌5~7天,再浸泡或注水补水,补至前一批菇出菇前菌袋重量的90%~95%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我国脱袋培育鲜香菇地区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华香5号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由德国菌株经分离选育而成特征特性:菇体大小较均匀,干菇个大,柄略长;菌盖茶褐色,直径6厘米~21厘米,盖厚1.2厘米~1.7厘米,柄长3厘米~7厘米,柄径1厘米~1.8厘米,盖顶较平,鳞片较多;采用不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约110天左右,出菇密度中等;转色宜中等略偏深,通风较干燥的环境可培育出优质花菇;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5℃~24℃,最适出菇温度为12℃~20℃,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气温高时开伞较快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可达90%~110%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用栎类等各种阔叶落叶树种的木屑和麸皮等进行熟料栽培;适宜在3~4月接种,越夏后10月底~翌年4月出菇,或8月初接种,11月中旬~翌年4月出菇;每茬菇采完后,需干燥养菌5~7天,然后再补水,补至前一批菇出菇前菌筒重量的90%~95%;菇蕾发生期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盖径达2厘米~3厘米后,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75%,可培育优质花菇。
冬季气温低时,可适当给予直射阳光,增加花菇率,气温大于14℃时应适当遮阴子实体发生较多时,适当疏蕾,每袋留10~20个为宜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适宜种植区进行春栽越夏秋冬出菇模式栽培,也可早秋栽培、秋冬出菇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L952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日本香菇栽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菌盖深褐色,直径5厘米~8厘米,盖厚1.4厘米~1.8厘米,柄长2~5厘米,柄径1.2厘米~1.8厘米;出菇期较长,当年11月~12月可见少量报信菇,第二年和第三年为产菇盛期;出菇期间需较大温差刺激;菌丝定殖力强,定殖速度快,接种成活率高;花菇率较高,商品菇率高产量表现:在适宜条件下,一根直径8厘米~12厘米,长1.2米的段木累计可产干香菇0.5千克栽培技术要点:采用段木栽培,选择栎类等阔叶落叶树种作菇树;接种适宜季节为2月至3月下旬,一般要求清明节前定殖,避免高温烧菌;越夏期间及时翻堆,加强荫蔽,干旱时适当浇水保湿;当菇木成熟、出现报信菇后,即可架木进入出菇管理,干旱时进行人工补水,以便整齐出菇;旧菇木在低温时适当覆盖保温,高温时注意蔽荫调湿。
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湖北大洪山、大别山、桐柏山、河南伏牛山、陕西大巴山、秦岭等菇树丰富山区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菌兴8号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野生香菇采集分离驯化栽培育成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偶有丛生;菌盖颜色较深,为棕褐色,绒毛较少,菌肉较厚、质地致密结实,菇盖直径为4厘米~7厘米,菌肉厚1.5厘米~2厘米,菌柄相对较短;菌丝体洁白,气生菌丝较浓密,爬壁能力较强,在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旺盛,但转色时间长;菌丝抗逆性强,不易发生烂棒;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32℃,最适出菇温度为18℃~23℃,并且需要有5℃以上的温差刺激,属高温型香菇品种,菌龄60天以上产量表现: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100%,平均每袋产鲜菇680克(15厘米55厘米规格聚乙烯塑料袋)栽培技术要点:适于夏季高温反季节香菇覆土栽培和畦床露地栽培,浙江地区适宜接种期为11月至翌年4月,出菇期为翌年5月至11月;培养基中需适当增加麦麸用量至22%以上,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以提高香菇单产;在菌棒转色均匀并有零星菇蕾发生后进行覆土,排场时避免振动菌棒,防止头潮菇发生过多;每潮菇后,均需适当干燥养菌4~6天,待菇脚处培养料菌丝重生后再进行浸水催蕾。
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浙江及其生态相似地区作为反季节高温香菇品种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 品种名称:L9319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从丽水莲都农民菇棚采集种菇分离驯化育成特征特性:子实体中大型,属高温型中熟品种菌丝粗壮浓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菌盖黄褐色,朵型圆整,菌柄中等,菇质硬实菌龄120天,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12℃~34℃,最适出菇温度为15℃~28℃;温差、湿差、振动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发生;菌龄120天以上,在年前接种香菇产量较高,春夏、夏秋季出菇;潮次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表现:低海拔地区生物学效率70%~80%,高海拔地区生物学效率80%~90%栽培技术要点:1.按配方要求拌料:采用15厘米55厘米筒袋,以香菇专用粉碎机粉碎的硬杂木屑为主料每袋装干料900克~1000克,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粉1%;2.适期接种:南方菇区11月~翌年3月接种,5~6月、8~11月出菇;北方菇区10月~12月接种,6~10月出菇。
需注意的是,春节后接种会导致减产;3.菌丝生长过程中要刺孔通气;4.适时排场、适时脱袋;5.适时喷水,防止烂棒;6.出菇阶段增加遮荫物,降低菇棚温度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全国各香菇产区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香菇品种名称:L808学 名:Lentinula edodes选育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从兰州某菇场段木香菇组织分离获得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中大叶型,半球形;菌盖直径4.5厘米~7厘米,深褐色,菌盖表面丛毛状鳞片明显,呈圆周形辐射分布;菌肉白色,致密结实不易开伞,厚度在1.2厘米~2.2厘米;菌褶直生,宽度4毫米,密度中等;菌柄长约1.5厘米~3.5厘米,粗1.5~2.5厘米,上粗下细,基部圆头状;孢子印白色;属中高温型菌株,菌龄90天~120天,出菇温度为12℃~25℃,最适出菇温度为15℃~22℃;菇蕾形成期需6℃~10℃的昼夜温差刺激;秋冬季出菇,秋菇的比例较高,无明显潮次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为80%~90%栽培技术要点:1.按配方要求拌料: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万石膏份1%;2.适期接种:南方产区7月~9月制菌袋,北方产区5月~8月制菌袋,10月~翌年4月出菇;3.及时散堆:在接种孔菌丝长至4厘米~5厘米时散堆,避免烧菌,另外在培养过程中需刺孔通气;4.适时排场、脱袋,采收2~3潮菇后,需适当补水。
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全国各香菇产区栽培认定编号:种 类:黑木耳品种名称:延特3号学 名:Auricularia auricula选育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产研究所品种来源:野生(长白山)、组织分离法特征特性:晚熟品种,耳片散朵状至单片,耳根小;耳片直径8厘米~15厘米,厚0.8毫米~1.0毫米,新鲜时黄褐色,晒干后颜色变黑,脉状皱纹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