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收账款审计(一).doc
2页浅析应收账款审计 (一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他原因, 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及其他收取的款项 它虽然也属于资产类账户,但它同企业的货币资金、 存货、 固定资产不一样, 并没有实物形式,很容易成为某些单位或者个人虚构业务,弄虚作假,贪污国家资产, 进行各种舞弊活动的工具这就需要用审计的相关方法及手段对企业会计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 确定其经济业务是否合法, 并分析违法违规的原因,将错账、假账进行更正和调整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核算规范坏账损失一、应收账款的审计要点(一)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1.业务部门根据订货单,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以作为信用部门、仓库、收款开票等部门履行职责的依据2.信用部门根据销货通知单进行资信调查并批准赊销3.仓库根据运输部门持有的经信用部门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4.会计部门根据销货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根据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并进行总分类核算5.出纳人员在收到货款后,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6.对于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尚未付清的应收账款,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二)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有无虚列应收账款, 虚列企业利润的现象, 对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应审查是否利用坏账损失进行舞弊活动发现应收账款有贷方余额的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做出分类调整三)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是否正确所选折合汇率是否前后各期一致; 期末外币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四)应收账款项目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是否根据 “应收账款 ”和 “预收账款 ”账户的所属各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五)坏账的确认标准是否准确,坏账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二、应收账款核算错弊的形式及分析思路(一)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在存在销售折扣与折让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采用总价法 审查中要注意是否有按净价法入账的情况, 以达到推迟纳税或将正常销售收转为营业外收入的目的,对此, 查账人员应复核有关销货发票, 看其与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记录是否一致二)应收账款记录的内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往往是些企业调节收入、 营私舞弊的 “调节器 ”,成为掩盖各种不正常经营的 “防空洞 ”,如通过 “应收账款 ”账户虚列收入, 或将未经批准的 “应收票据 ”、“预付账款 ”等账户反映的内容反映在 “应收账款”账户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金的目的。
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除转入 “其他应收款 ”科目的预付账款外,其他预付账款不能计提坏账准备对此,查账人员应查阅“应收账款 ”账户的明细账及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 如果属于虚列收入, 则可能记账凭证未附记账联或未登明细账,同时,函证与被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其 “应付账款 ”账户的数额与被审单位 “应收账款 ”的数额是否一致, 如果是将反映在其他账户的业务反映在 “应收账款 ”账户, 可以查阅摘要内容,必要时再查阅该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三)应收账款回收期过长,周转速度过慢应收账款应该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流动资产之一, 因此,其回收期不能过长, 否则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的情况 因此,查账人员应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的制度, 有无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对于账龄在 1 年以上的款项, 查明其拖欠的原因, 是否存在款项收回后某些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私分的情况。
四)对坏账损失的处理不合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另外,确认企业坏账损失应按条件,不能随意将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损失, 造成企业存在大量账外资产的现象五)坏账准备金的计提不正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有 3 种,即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因此审查时要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 即年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之和是否正确, 计提比例是否正确,目前一般掌握在 3‰— 5‰ ;计提坏账准备时是否考虑了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审查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四、常见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情形及审计调账【1】利用 “坏账准备 ”账户,任意调节当期利润(1)情况:若在 2001 年对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审核时得知,该企业坏账准备提取率为0.4%,该企业年末 “应收账款 ”余额为 950000 元经查阅其他相关账目, 有关账目记录如下:“坏账准备 ”账户 12 月初贷方余额为 532 元, 12 月末贷方余额为 10532 元, “应收票据 ”年末余额是 1203000 元, “预付账款 ”年末余额为 480000 元,调阅 12 月 31 日 15 号记账凭证, 发现年末清算的会计处理是:借:管理费用 10000贷:坏账准备 10000( 2)分析:关于 “应收账款 ”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若要查其准确性;我们应运用验算法。
从该案例上看,年末 “应收账款 ”余额是 950000 元,若按 0.4%的比例计提, 2001 年年末 “坏账准备 ”年末余额应该是 3800 元,又因为 12 月初 “坏账准备 ”账户的贷方余额是 532 元,所以 2001 年末坏账准备再提取 3268 元即可但从该企业年末坏账准备计提上看,计提数是 10000 元,而年末 “坏账准备 ”账户余额是 10532 元,多提 6732 元的管理费用经验证,该企业属于虚增计提基数, 将 “预付账款 ”480000元和 “应收票据 ”1203000元也作为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即( 950000+1203000+480000 )*0.4%=10532 元又因为 12 月初 “坏账准备 ”贷方余额是 532 元,所以该企业年末计提了 10000 元的坏账准备金3)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 或因供货单位破产、 撤销等原因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才能将 “预付账款 ”的金额转入 “其他应收款 ”科目并计提坏账准备; 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 将 “应收票据 ”的账面余额转入 “应收账款 ”,并计提坏账准备。
该企业为了降低本年度纳税所得额,故意将不符合条件的 “应收票据 ”及 “预付账款 ”纳入计提范围,虚列、多列费用,从而使当期利润减少 6732 元,达到偷漏税的目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