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价值分析及教学研究.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8637971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价值分析及教学研究 吴杰摘要:语文本身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亲情是最真实纯粹的情感,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亲情题材的作品,教师应当格外重视这部分教学材料的教育价值,围绕亲情展开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本文简单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教育价值,结合笔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亲情题材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供参考关键词:中学语文;亲情教育;实践策略引言: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推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情感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对亲情的相关情感内容作出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当前,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情感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并且尝试开展情感教育的指导活动,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充分,情感教育的开展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对薄弱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转变对亲情主题作品的态度,基于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有效落实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一、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教育价值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接触到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形成在不断开展亲情方面的语文教育活动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情感感知能力,进一步凸显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价值。

      立德树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在积极推动亲情教育有效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透过文本感受到更加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逐渐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身边的情感此外蕴含丰富情感教育元素的文学作品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情感为导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二、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共情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中学生的情感较为敏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之特点有效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更好地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一方面理解课文中体现的情感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合理的选择情感教育的素材,将教材中体现的场景和画面还原到课堂,让学生能够代入角色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为例,教师首先需要分析文章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与父亲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动画等素材呈现文中“父亲”翻越站台为“我”买橘子的片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画面,更加直观地呈现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爱意。

      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更好的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父子亲情二)开展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读写结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教育模式,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融合,让学生能够将优秀的写作技巧应用于实践中在开展亲情主题的课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同样需要重视读写结合的教育价值,首先基于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深刻情感,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话语,表达真切的情感,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样以《背影》一课为例,课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笨拙”的背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活动时,教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通过行之有效的动作和细节描写,突出情感的本质内涵在选择写作主题时,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回忆现实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与关爱,并且选择适合的片段进行描写此外,在学生完成训练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点评,从情感渗透的角度着手,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中学阶段语文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教师应当在讲解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感恩。

      实际上,中学阶段的情感主题课文主要有父子亲情、母子亲情以及其他类型的亲情这三种,其中《傅雷家书两则》《散步》《台阶》等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在讲解作品过后要求学生围绕“我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的主题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向父母表达感恩这样一来,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而是根据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总结:综上所述,深入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教育价值,这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当围绕亲情教育的相关要求创新教学形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培养需求,让学生在接触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娄再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散文的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2]刘军. 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价值分析及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