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评课环节的问题与对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85225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评课环节的问题与对策    刘功秀摘 要: 评课作为一种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出现了光听不评、流于形式;蜻蜓点水,无关痛痒;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等八大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坚持评课的原则和充实评课的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以提高评课质量,强化教学效果Key: 评课 问题 对策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评课,作为常规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一、评课的定义所谓评课,就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使得评课者和被评者都能从中得到提高二、评课的意义经常性地开展交流、教研性评课活动,有利于发挥评课的判断、导向、激励等功能评价不是最终的目的,是对授课人课堂教学特色和成功之处的挖掘,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导向,以便授课人继续发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评价是为了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授课人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评价能给评课者提供借鉴、交流、学习和改进教学的机会。

      三、评课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光听不评,流于形式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用数量规定每个星期的听课、评课任务然而,由于认识不到位,一些教师没有体会到此举的真正意义,听完就走,把评课当成一种负担,对评课毫无准备、随意性强二)蜻蜓点水,无关痛痒有些老师确实不会评课,抓不住要点,说些“废话”,走走过场就结束这样的评课不能在评价双方间产生共鸣,更不能留下积极的影响三)人云亦云,缺乏主见评价人有从众心理,怕说错、说不好,相互重复发言内容殊不知,只有充分发表意见,在思想的交流中才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才能让评课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废话连篇,离题万里评价人没有纲要,随意性强,没有主次,没有重点,离题万里这是浪费时间,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五)只说好话,不讲问题说缺点怕得罪、不尊重授课人,让授课人难堪、不满,影响同事间的感情,于是,评课就成了歌颂会评课的目的是改进,找出原因就是很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评价人要实话实说,找准问题、剖析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今后教学的进步六)恶语伤人,专挑毛病有的评价人缺乏欣赏和包容的心态,吹毛求疵、责全责备,把评课变成了批判会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方式和对教授内容的理解,评价人一味地指责批评,难免以偏概全,无法起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每一堂都有闪光的地方,把亮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对开课老师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七)当面不语,背后妄评评课时有话不说,只当听众,充当好人,课后却大加评论,评头品足这种现象极大地挫伤了授课人的积极性,增添了同事间的隔阂,达不到真正排课的目的八)拖拉延迟,错失良机评课需要及时组织,推后几天或几周才评课,凭记忆进行评议效果会大打折扣评课是一定要讲究实效的,刚刚听过的课印象深刻,及时评议,才能深入、具体地探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坚持评课的原则评课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切磋教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恰如其分地评课,能使人心悦诚服,深受启发,因此评课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充分肯定成绩,看到不足,对每一个环节做出恰当的评议2.礼节性原则: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开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高高在上,也不低微在下,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因人而异,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考虑,把课评足3.突出重点原则:评课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实话实说原则:评课的目的是以评促改,虚伪的夸赞或恶语的中伤,或是敷衍了事,都是不可取的,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以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对事不对人二)充实评课的内容评价的内容因学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不同而异,但也有一些共性供参考:1.教学目标目标是人做事所期望的成果,是前进的方向,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它的确定应依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而指导备课、指导教学教学目标的正确制定和实现与否,是衡量课堂好坏的主要尺度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是否切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实际等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得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授课人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2)教材是否处理得当:例题、课堂练习、作业的选配,是否按由浅到难的顺序,使得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3)教学中是否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时有无科学性错误;(4)课时划分是否合理、课程容量是否得当3.教学思路。

      什么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老师上课的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能让授课人明晰自己在每一个环节应该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环节间怎样衔接过渡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控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1)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2)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我们平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学思路不清,导致语言上下不衔接,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法)两大方面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满”现象:满堂灌、满堂练、满堂看、满堂问因此,我们的评析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评课要看教师能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5.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指标课堂教学,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效率高,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主动;(2)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3)有效利用4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6.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技巧,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工作将无法完成或受到影响,评析课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基本功的评价,可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1)看板书:精美的板书是一门艺术,首先,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用词准确规范,浓缩精华,依纲扣本,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其次,版面的设计:合理布局,结构分明,有艺术性;再次,字迹工整、美、规范2)看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亲切自然,情感丰富3)看操作:在课堂上,能使多媒体教学用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操作,我们主要看教师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平台等熟练程度4)看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思路敏捷,书写格式规范,计算速度快,准确无误、方法合理,并起到示范作用综上所述,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评课作为对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的活动,是最有效地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要积极主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懂得如何利用评课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十分必要Reference:[1]王建涛.浅谈听课和评课.教研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1).[2]郭亚丹.关于中学听课评课的若干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1):68-71.[3]陈先荣.视导归来谈评课——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1)[4]佚名.教师如何听课评课[EB/OL].http://[5]佚名.如何评课[EB/OL].http:// effe7653c6e3205e9459bd4f52c32fdf.html.2014-12/2015-3-25.[6]特木尔巨日河.教师必须修炼的十个教学基本功[EB/OL].http:// 11/2015-3-2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