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oc
9页理论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总体来说,经历了由“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并入“四个全面"布局的演进过程一)最早“小康"概念到达到小康水平1、 很久以前,小康,源出《诗经》:“民亦劳止,完可小康"而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 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 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 裕生活追求的目标2、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 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3、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 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 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 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4、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 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二)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 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 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 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 新的起点2、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 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3、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 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 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 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 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 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 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2、 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期,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推 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台阶标志着“四个全面"正式提出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 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 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从“全面”、“建成”和“小康社会”三个方 面理解其中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建成是结果,而全面是核心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 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建设方面 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 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 成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 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 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要求是文化软实力显著 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 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走出去 迈出更大步伐等社会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 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 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 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 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 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 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 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而发达地区则要向更高水 平的小康迈进;也不意味着所有小康社会的指标同一天达到,有的指 标可能提前实现,有的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实现尽管有先有后, 有快有慢,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通过产业 接替、结构转型升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所有地区按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实现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 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 不是无限提高的。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 也在不断调整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局 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到20世纪末要 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努力这是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出发 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经 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仅覆盖的领域在扩大,每一领域的标准 也在不断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我 国将继续实现下一个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建成建设”与“建成” 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建设强调的是行动的 过程,而建成则强调行动或建设实践的结果。
由“建设"到“建成", 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 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 进,我们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 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 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 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遥遥在望,只要我们奋勇攀登, 奋力跨越,就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由“建设" 到“建成",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是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断 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目标,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用 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8 年的时间,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需要抓住本世纪难得的 发展机遇,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 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体制基础(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小康社会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 现代化”,随后把小康社会与“三步走”的战略结合在一起。
进入21 世纪后,邓小平所设想的小康建设目标已在总体上实现,但还是低水 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 语言,清晰生动地表达了全面小康的内涵: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 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 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处于统帅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布局中属于战略目标层面的内容,其他 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我们绝对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也不是为治理而 治理我们的改革也好,国家治理也罢,包括党的建设,它都要围绕 一个目标,围绕一些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其他三个全面要去 完成的目标,要去实现的任务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 标也不可能凭空实现,它需要有战略举措做保障。
比如它要通过全面 深化改革,为实现小康去寻找动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正 义的制度环境,为小康社会保驾护航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 要让我们的社会有规矩,让我们的国家有规矩,那么我们就要依法治 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如果中国共产党做不 到先进优秀,那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间,就很难发 挥核心领导作用和引领作用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则是这个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中国梦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经济富强梦、政治民主梦、文 化繁荣梦、社会和谐梦、生态文明梦、法治社会梦等等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 景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 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光荣而艰巨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确保到2020年实 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 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
用习近平总书记更暖人心的话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 “我们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 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 的环境,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