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6723198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97.4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目录 一、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标准 1. 集热器固定件预埋 2. 集热器支架安装 3. 集热器支架安装 4.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安装 5. 辅助能源、辅助加热设备安装 6. 水泵安装 7. 附件安装 8. 管路安装 9. 保温 10. 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安装 1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试运行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验收规范 1. 基座与支架 2. 集热器、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 3. 管道及附属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标准: 1. 集热器固定件预埋 1.1 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预埋件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牢固 1.2 钢基座及混凝土基座顶面的预埋件,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前应涂防腐涂料,并妥善保护 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主体结构采取后加锚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 锚栓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 1.2.2 碳素钢锚栓应经过防腐处理 1.2.3 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1.2.4 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 2 个锚栓 1.2.5 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10mm 1.2.6 不宜在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接操作 2. 集热器支架安装 2.1 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主体结构上,位置准确,与主体结构固定牢靠 2.2 根据现场条件,支架应采取抗风措施 2.3 支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 可靠连接 2.4 钢结构支架焊接完毕, 应做防腐处理 防腐施工应符合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 和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 的规定 3. 集热器的安装 3.1 太阳能集热器的朝向、倾角及其前后左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倾角误差为±3°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脱 3.2 集热器与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应按照设计规定的连接方式连接,且密封可靠,无泄漏,无扭曲变形集热器之间的连接件,应便于拆卸和更换 3.3 集热器之间连接管的保温应在检漏试验合格后进行保温材料及其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并应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的规定。

      3.4 以水作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 在 0 ℃以下地区使用应采取防冻措施 3.5 集热器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漏试验,检漏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相关规定 3.6 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不应损坏建筑物的结构;不应影响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承受各种荷载的能力;不应破坏屋面、墙面等部位的防 水和保温层及建筑物的附属设施 4.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安装 4.1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应按设计要求固定在支承物 (基础)上,与底座固定牢靠自然循环的集热循环水箱的底部与集热器上集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m 4.2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上的压力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 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排水阀应安装在闭式水箱最高处;放空阀应安装在水箱最低处且容易操作的地方 4.3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的各接管管径、 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4.4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的箱体, 应按设计要求做接地处理 4.5 集热循环水箱和贮热水箱应进行检漏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相关规定。

      5. 辅助能源、辅助加热设备安装 5.1 辅助能源及辅助加热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5.2 直接加热的电水加热器(电热管)的型号、规格、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要求安装在做好永久接地保护的同时,并应加装防漏电、防干烧等保护装置 5.3 辅助加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GB50242 的相关规定 6. 水泵安装 6.1 水泵的混凝土基础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2 安装在室外的水泵,应采取有效的防雨设施 6.3 按设计要求水泵吸水管上应安装阀门, 压水管上应安装单向阀、阀门及压力表 6.4 水泵及管路上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减震设施 7. 附件安装 7.1 压力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 取压点应选择在流速稳定的直线管段上,或在容器介质流动平稳的区域仪表应垂直安装在易于观察且无显著震动的地方 7.2 温度传感器的接线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接线盒与套管之间的传感器屏蔽线应做二次防护处理,两端应做防水处理 7.3 温度计的安装 7.3.1 安装在设备、容器上的温度计,应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部位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选温度计之尾长,以能准确测出所需温度值为准; 7.3.2 在直线管段上安装温度计时,其感温部分一般应位于管道中心线上,若安装温度计的管道直径大于 DN150 时, 则温度计插入管道深度不宜大于 1/3DN; 7.3.3 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可用直接式自动调温装置或电动式自动调温装置,一般控制精度为 ±2 ℃。

      7.3.4 电磁阀应水平安装,阀前应加装细网过滤器,阀后应加装调压作用明显的截止阀 7.3.5 热水表安装及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7.3.5.1 住宅的分户热水表宜与冷水表统一设置; 7.3.5.2 水表口径宜与热水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 7.3.5.3 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 不冻结、 不被任何液体及杂物淹没和不宜受损坏的地方 7.3.6 流量调节器的型号、规格及设置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8. 管路安装 8.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道安装,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的规定 8.2 建筑物外墙及建筑物屋面有管道穿过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 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8.3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循环管道安装, 应按照设计要求并留有不小于 0.3%的坡度,坡向应便于排除管内气体,在管路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系统最低处应安装泄水装置 9. 保温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保温,应在检漏及试压合格后进行,保温材质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严格执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 的规定 10. 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安装 10.1 电缆线路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的规定。

      10.2 其他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53 的相关规定 10.3 所有电气设备和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应做接地处理电气接地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的规定 1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试运行 11.1 水压试压与冲洗 11.1.1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设备和管路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的相关规定 11.1.2 非承压管路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的相关规定 11.1.3 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 直至排出的水不浑浊、无杂质为止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及冲洗完毕,应填写《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与冲洗检验记录》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与冲洗检验记录 11.2 系统调试与系统试运行 11.2.1 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包括设备单机或部件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 11.2.2 设备单机或部件调试应包括水泵、阀门、电磁阀、自动控制设备、监控显示设备及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等。

      11.2.2.1 检查水泵安装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 2h,水泵应工作正常,无渗漏,无异响震动和声响,电机电流和功率不超过额定值,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11.2.2.2 检查电磁阀安装电磁阀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手动通断电试验时,开启正常、动作灵活,密封严密 11.2.2.3 温度、温差、水位、光照控制、时钟控制等仪表应显示正常,动作准确 11.2.2.4 电气控制系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功能,控制动作准确可靠 11.2.2.5 防冻系统装置、超压保护装置、过热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等应正常工作 11.2.2.5 各种阀门应开启灵活,密封严密 11.2.2.7 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应达到设计要求, 工作灵活 11.2.3 太阳能热水系统联动调试是按照设计要求,对集热系 统、 辅助加热系统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 全系统的调试,其内容包括: 11.2.3.1 调整水泵控制阀门 11.2.3.2 调整电磁控制阀门,电磁阀的阀前阀后压力应处在设计要求的压力范围内 11.2.3.3 调整各个分支回路的调节阀门,各回路流量应平衡。

      11.2.3.4 调试辅助能源加热系统,使辅助加热装置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相匹配 11.2.3.5 调试集热循环水泵的流量及扬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11.2.3.6 调试热水供应系统符合设计工况,满足用户对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11.2.3.7 温度、温差、水位、光照、时间等控制仪的控制区间或控制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11.2.3.8 在设计负荷下,对集热系统的循环水泵、辅助加热系统中的水泵(循环水泵)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泵及循环水泵进行调试,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11.2.4 太阳能热水系统联动调试完成后, 应连续运行 3 天,各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应协调无异常现象并填写《太阳能热水调试记录》 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记录.doc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验收规范: 1.基座与支架 1.1 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座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牢固且不得破坏屋面防水层、保温层当采用后加锚栓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 锚栓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 1.1.2 碳素钢锚栓应经过防腐处理 1.1.3 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1.1.4 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 2 个锚栓 1.1.5 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10mm 1.1.6 不宜在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接操作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检查,观察、手扳、抽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1.2 在屋面结构层上现场施工的基座完工后,底面应做防水加 强处理,防水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1.3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及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结构支架的焊接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标准要求、观察监督 1.4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主体结构上,位置准确,与主体结构固定牢靠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1.5 支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连接可靠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观察检查 1.6 钢基座及混凝土基座顶面的预埋件,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前应涂防腐涂料钢结构支架焊接完毕,应做防腐处理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 集热器、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 2.1 集热器、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具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实物核对质量保证书、产品检测报告、型式检验报告 2.2 集热器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漏试验,检漏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的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要求、现场试压检查 2.3 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脱预埋式集热器基础做法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预埋件应与结构层钢筋相连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手扳检查 2.4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应按设计要求定位、并在基础上与底座固定牢靠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手扳检查 2.5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应进行检漏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的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要求、现场试压检查 2.6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说明观察检查 2.7 贮热水箱的各接管管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8 钢板焊接的贮热水箱,水箱内外壁均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处理内壁防腐材料应卫生、无毒,且应能承受所贮存热水的最高温度。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核查型式检验报告,观察检查 2.9 太阳能热水系统最低处应安装泄水装置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10 太阳能集热器的朝向、倾角及其前后左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集热器下不得布置在建筑的变形缝处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分度仪及尺量检查 2.11 由集热器上、下集管接往热水箱的循环管道,设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尺量检查 2.12 凡以水作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 在 0℃以下地区使用应采取防冻措施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13 自然循环的贮热水箱底部与集热器上集管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尺量检查 2.14 集热器与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应按照设计规定的连接方式连接,且密封可靠,无泄漏,无扭曲变形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2.15 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及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保温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做针刺法检查 2.16 压力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最低处,且容易操作的地方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3. 管道及附属系统 3.1 管道及系统附属材料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 具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设计图纸对照实物核对质量保证书、 产品检测报告、型式检验报告 3.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设计图纸要求核查阀门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 3.3 水泵、电磁阀、阀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不得反装,并应便于更换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3.4 承压管道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的规定 检验方法:按设计图纸要求核查水压试验或灌水试验记录 3.5 管道穿过结构变形缝敷设时,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并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检查 3.6 辅助能源、辅助加热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接地保护防漏电及防干烧保护装置均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标准,观察检查 3.7 传感器的接线、接线盒与套管之间的传感器屏蔽线做二次防护处理及两端做防水处理, 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3.8 温度计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观察检查 3.9 水泵及管道应设置减震设施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 3.10 电磁阀应水平安装,阀前应加装细网过滤器,阀后应加装调压作用明显的截止阀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用仪器和尺量检查 3.11 水泵吸水管上应装阀门,压水管上应装单向阀、阀门及压力表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 3.12 管道保温材质及厚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针刺法检查 3.13 管道支、吊、排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尺量检查 3.14 室内管道安装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尺量检查 3.15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 3.17 压力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取压点应选择在流速稳定直线管段上,或在容器介质流动平稳的区域仪表应垂 直安装在易于观察且无显著震动的地方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说明书观察检查。

      3.16 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静置 设备 坐标 15 经纬仪或拉线、 尺量 标高 ±5 水准仪、 拉线盒尺量 垂直度(每米) 5 吊线和尺量 2 离心式水泵 立式泵体垂直度 (每米) 0.1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卧式泵体垂直度(每米) 0.1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联轴器同心度 轴向倾斜(每米) 0.8 联轴器互相垂直的四个位置上用水准仪、 百分表或测微螺钉和塞尺检查 倾向位移 0.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