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器械渠道壁垒分析.docx
11页康复器械渠道壁垒分析一、 康复器械渠道壁垒康复设备行业具有很强的渠道共享性一方面,当一种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后,企业能够不断通过已建立的渠道平台推广其他产品:另一方面,康复设备行业由于相关产品涉及人体生命健康,具有严格的卫生和安全要求,经销商、品牌运营商与康复器械生产商在合作之前相互之间会进行严格、谨慎筛选和考查双方一旦形成合作后,合作关系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变动因此,渠道存在一定的排他性特点,由于产品可使用周期较长,先进入企业较易形成渠道壁垒,形成强者恒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因此,产品种类齐全、形成规模化,进而构建渠道壁垒是在行业长久发展的必然趋势二、 行业现状(一)市场规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多孩政策放开后产妇数量增加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450.3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615.7亿元二)细分领域目前,我国康复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中,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和康复机器人这4个领域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快速迅速,尤其是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和康复机器人市场刚刚起步,预计未来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中,电刺激类市场规模为14.3亿元,同比增长26.5%;磁刺激类市场规模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9.9%;电生理类市场规模为7.9亿元,同比增长6.8%;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8亿元,同比增长58.1%三、 产业链分析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环节,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类、结构件类、机械设备类等材料;中游为康复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环节;下游为医疗卫生领域,包括各类医院、体检中心、社区医疗中心、个人消费者等四、 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加深,潜在需求空间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约2.6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8.70%从康复需求人群来看,老年人是主要群体,部分老年疾病无法通过手术等有效方法根治,康复成为缓解的主要方式,治疗理念也可能会向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转变而且老年人群逐渐成为非常庞大的群体,老年的人生活质量也将会成为社会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活力相对充沛的老年群体,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2019年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其中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数量最多,2019年达到3.2亿人,其次为感觉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人群分别达到1.4亿人和0.6亿人,其中老年人群体超过50%。
一)疾病康复:临床康复一体化,提高早期康复介入率临床康复一体化:疾病康复的需求其实很大,但当前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分离,科室之间衔接不紧密,患者从临床治疗导流到康复治疗过程不通畅从早期康复介入率看,骨科、神经内科早期(术后24-48小时内)康复介入率均在10%左右,重症医学科病房在15%左右,而且当前公立医院康复科也主要收治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的患者,对于其他心脏康复、肿瘤康复的患者收治比例还较少未来临床康复一体化趋势加强,有望通过临床团队或康复团队主导,患者在疾病恢复的同时,功能也得到恢复二)老年康复:促进功能保存与恢复,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老年康复以老年人为主体,包括失能、半失能以及活力老年群体,是康复与老年人的复合学科,涉及的康复项目包括老年人常见疾病康复、心理康复、生活能力康复等高龄老人本身就面临身体机能的下降,基础病多,行动不便,社会地位相对弱势,尤其是无法自理的老年人,这同时也会衍生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抑郁、睡眠障碍,个人尊严感缺失等一系列精神类疾病三)慢病康复:居家和社区康复为主,互联网+属性强慢病康复:以高发病率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康复治疗的主要病种。
慢病康复涉及的病种通常病程长,稳定期后转为居家康复,康复技师提供上门服务难度大,依赖病人及家属自主管理、自主训练,部分基层医院、卫生中心也设有特色的慢病康复中心2019年中国的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为3.4亿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数为1.4亿人,慢性肾病人数为1.3亿人,糖尿病人数为1.2亿人,乙肝丙肝人数高达1.1亿人,整个慢病患者群体数量较庞大,互联网+的慢病管理平台层出不穷四)康复机器人:康复设备前沿方向,智能康复迎来新风口前沿领域:传统的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康复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员陪护,而且更有成效地帮助病患实现康复根据Frost&Sullivan,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约达20.4亿元五、 医疗康复市场需求医疗康复最早的需求人群主要来自于残疾人群,后随着医疗康复理念不断渗透,疾病损伤患者、老年人、慢病患者等也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人群而到目前,随着健康素养提升,康复医疗的需求人群扩展至运动、产后女性等群体目前我国是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共计4.6亿人次,高于印度(4.11亿)、美国(1.49亿)、印度尼西亚(7,600万)和巴西(7,000万)等国家。
其中老年人群体和残疾人群体是我国主要康复服务对象,在2019年二者合计占康复群体总量的比重达到71.5%一)老年人群体市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逐渐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而人口老龄化将推高老年康复服务需求,带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蓬勃发展,并将成为国内康复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医疗不断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将继续加深,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日常专业康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康复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末全国人口为14.13亿人,比2020年末增加48万人202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人,占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1亿人,占14.2%二)残疾人群体近年来,我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1,077.7万的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其中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114.6万、听力残疾人81.6万、言语残疾人5.1万、肢体残疾人542.8万、智力残疾人86.4万、精神残疾人178.4万、多重残疾人54.7万而虽然我国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数实现不但增长。
但整体来看,仍有有大部分人的康复需求未得到满足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样本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人数约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多重残疾人1,386万人由此推算,目前我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占比不到13%,还有超过7,000万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从康复辅助器具来看,2020年共为242.6万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对比8,500多万残疾人的数量而言,我国残疾人中康复器械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慢性病患者群体慢性病又可以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病质慢性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其他慢性病等方面不断变化,我国慢性病群体数量逐渐增加;同时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在疾病期导致死亡的数量减少,慢性病、交通、工伤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功能障碍群体数量巨大根据《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但目前我国医院的康复资源覆盖范围较小,未能满足市场的康复需求,尤其是对因患有各种慢性病而导致暂时性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需求不够重视,造成近八成需要康复的人群得不到康复治疗。
因此加强慢性病康复治疗迫在眉睫四)产后康复市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健康审美观念的转变,现代女性对产后康复愈发重视,对产后康复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产后恢复不良引起各种亚健康障碍,如乳腺炎、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子宫肌瘤等,对一生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孕育要求的提升,人们对于产后恢复愈发重视,推动月子中心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逐步增长,尽管市场规模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有所降低,但2021年后的预测依旧会回到正常的发展状态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为167.6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将在204.2亿元,到2023年这一规模将达到243.3亿元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将带动产后康复相关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增加,也反映出产后康复市场需求的刚性而随着我国三孩政策落地并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产后康复市场的发展康复医疗是以疗愈功能障碍为中心,通过改善、代偿,使患者提高功能质量、回归社会的现代医学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至今已四十余载,初步建立了以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学科为引领、二级康复专科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但目前仍存在认知不足、人才短缺、转诊与支付尚未达到平衡等痛点问题。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康复医疗器械处于快速成长期,然而整体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中游服务端民营机构日渐壮大但各类资源的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下游支付端近年来医保覆盖的范围有所扩大且正在探索更具有个性化的支付方式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患者康复意识的觉醒,整体康复需求正在从传统型向消费型逐渐转变,产后康复、运动康复、精神及心理康复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约1011亿元,未来在后疫情时代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民康复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686亿元,2022年至2025年CAGR约为38.5%,整体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体系方面,未来在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支撑之下,远程康复将持续推动康复上门、康复进家进社区,还将发展出康复互联网医院等多种形式,引领康复医疗的新发展;服务方面,民营康复机构将借力资本投融及并购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且逐步走向连锁化;支付方面,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将逐渐走向基于功能分类的预付制(FRGs),商业保险则会逐步纳入我国康复医疗支付体系,最终形成医保、商保虽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的康复医疗支付体系。
六、 下游端分析康复医院是行业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场景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医疗卫生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康复医院也随之迎来快速发展,数量快速增加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药数量为810家,同比增长9.6%其中公立医院182家,同比增长9.6%;私立医院628家,同比增长9.6%七、 康复器械产品分类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康复医学以病人为主体,以恢复功能为主康复器械是单独或组合使用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器具、设备、仪器、技术或软件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康复医疗器械、康复教育设备和康复辅具等,康复医疗器械分为康复评定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康复理疗设备,是康复器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必备条件一)康复器械应用广泛,伴随人整个生命周期从治疗领域看,康复技术从传统的三瘫一截(小儿脑瘫、中风偏瘫、脊髓截瘫及截肢)扩充至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中医康复、产后康复、老年康复、慢性病康复、儿童康复、脑卒中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领域二)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医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医学价值:有效改善预后比如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医疗采用矫形器使患者改善或恢复步行能力,采用轮椅训练使患者行进较长的距离和适应较复杂的地形,采用作业治疗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