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1页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大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 本卷共12小题,没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A.歆(xīn)羡 懵(měng)懂 浸(qīn)润 含英咀(jǔ)华B.绮(qǐ)丽 着(zháo)装 崔嵬(wéi) 敷衍塞(sè)责C.岑(cén)寂 手帕(pà) 飙(biāo)升 越俎代庖(bāo)D.杜撰(zhuàn) 骸(hái)骨 耸(sǒng)立 光阴荏苒(r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A. 概率 陶冶 冠名权 众志成城B. 渲泄 开销 暴发力 杯水车薪C. 余暇 神彩 发祥地 掉以轻心D. 倾泻 凑合 摄像机 相儒以沫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不隔不断彼此的思念A.萌动 调剂 地久天长B.涌动 调节 地久天长C.萌动 调节 山长水远D.涌动 调剂 山长水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CA. 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B.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C. 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D. 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5.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CA. 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B. 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C. 《小狗兄弟》——冰心——现代——散文D. 《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6.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A.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 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 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B. 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C. 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D. 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A. 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B. 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C. 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D. 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牧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
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仆方思辑其梗慨以永其人 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使工以药淬之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子不尊先人于白无一人之上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1. 整理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BA.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C. 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D.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12.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通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B. 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录有意义得多C. 医术也是仁术,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体现出他的价值D. 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第Ⅱ巻注意事项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四、(21分)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2分)即使是您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2分)您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3)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4分)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是原因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爽,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整理怎样的志趣?(3分)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1) 复为慷慨羽声,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