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敬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12页建设敬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章 总论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秦淮区红花街道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负责人拟建地点: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占地 1200 平方米建设年限:2011—2012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1.2.1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于建设南京市秦淮区服务中立项的报告》1.3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红花街道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东南部,于 2001 年 2 月撤镇建街街道四周环绕南京大校场机场,区域面积 13 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 5.9 平方公里,距市中心仅 2 公里,毗邻蜚声中外的秦淮风光带辖 9 个社区:响水桥、双桥新村、龙苑、九龙新寓、阳光里、风光里、龙翔雅苑、曙光里、春天家园;6 个村委会:红花、夹岗、果园、翁家营、广洋、七桥;总人口达 5.2 万人红花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始建于明朝的七桥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出土新石器时代遗物的窨子山古文化遗址,境内路网纵横通畅,交通四通八达目前,该街道的发展优势非常明显,其中最大的优势是产业优势,作为秦淮区经济发展的前沿,该街道具有“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和“红花产业集中区”两大产业片区,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潜力已经显现,并初见成效。
“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是南京市政府批准指定的唯一的汽车特色商业街,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一条汽车街全长 4 公里,涉及汽车行业企业 350 家,其中品牌 4S 店 44 家,是一条集汽车贸易、汽车维修、汽车配件、汽车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红花产业集中区”由夹岗、果元、广洋、翁家营、七桥、九龙和红花组成,入驻企业 1071 家,涉及电子通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科研开发等不同行业,按照功能各异、错位发展的原则,该街道有目的地引导业态相同的企业相对集中,形成了若干个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小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硕果累累,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去年先后荣获江苏省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达标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南京市 2004 年度社会治安安全街、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南京市市容卫生优胜街道等多项荣誉称号 红花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明路汽车街和秦淮科技科技创业基地大明路全长 4 公里,是南京市政府批准指定的唯一的汽车特色街现大明路已有企业 179 家,共经营 75 个系列的汽车相关产品,总经营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同时,红花街道利用地域和交通优势,经市政府批准命名,建成了秦淮科技创业基地。
整个创业基地占地面积 3400 亩,目前入驻企业达 191 家,其中外资企业 40 余家涉及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冶金化工、医药医疗、电力设备、科研开发等各类不同行业,成为街道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更好的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快乐生活,秦淮区人民府根据* 事业现状和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县城新建 1 所集收养、收治、康复、防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回民福利服务中心,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收养*城镇“无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计划将其建设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显著、环境优美的示范型社会福利事业窗口单位使中心成为秦淮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 10 以上(60 岁以上人口 )或 7(65 岁以上人口) 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3 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 10 以上到 21 世纪中叶将超过 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8,即每 xxxx 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预测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 2000 年的 0.94 亿(占总人口的 7.3)增加到2050 年的 3.34 亿(占总人口的 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 236xxxx 万老年人“独守空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南京市和全国一样老龄化程度为 10 以上新建福利服务中心,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南京市市委、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建*回民福利服务中心,将为南京市秦淮区弱势老人、孤儿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也为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南京市秦淮区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将扩大收养、收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秦淮区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作为我区南部山区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将在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1.4 建设规模及内容福利服务中心是秦淮区人民政府委托县民政局管理的一所集收养、收治、康复、防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福利事业窗口单位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中心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洗衣房、浴室、锅炉房、医疗办公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及园林绿序号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平方米 )备注1 公寓楼 4800 六层带电梯2 门诊部 6003 食堂 4504 洗衣房 1005 锅炉房 2886 浴室 1507 治疗康复中心 6008 变电所 1609 污水处理池 300m310 泵房 6011 绿化工程 10801 *县回族福利服务中心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1.5 主要设计标准及规范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 年版)gbjl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 年版)gbjl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 年版)gbjl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997 年版)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l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3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jgj40—8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 占地面积 2700xxxx 米(4xxxx)。
1.6.2 床位 900 张1.6.3 其它指标总建筑面积:7238㎡道路面积:2160㎡容积率:0.17建筑密度:12绿化率:50用水量:20m3/h用电量:300kw耗热量:1327.4kw主要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总用地面积 m227000 合 4xxxx2 建筑系数 123 道路及活动场面积 m221604 总建筑面积 m272385 绿化面积 m2108016 绿地率 507 容积率 0.17第二章总平面布置2.1 选址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临近红花镇敬老院,有多量公交车到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福利服务中心应处于交通便利、环境静谧、距公用供(排)水、电等基础设施较近的位置,且周边征地方便,利于扩大规模选址所在地土质良好,便于建设园林化的生活环境目前该项目最为理想的拟建地址已选定项目区有关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5.3℃极端最高气温 31.7℃极端最低气温-27.9℃年平均降雨量 434.7mm日最大降雨量 68.1mm全年主导风向西风年平均风速 2.xxxx/秒冻土深度 115cm地震烈度 8 度2.2 总平面布置2.2.1 总平面布置原则1)结合选址现状,合理布局;2)根据福利服务中心的功能特点,按功能分区;3)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 排)水管线,降低成本;4)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5)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坏境的目的;6)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福利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
2.2.2 总平面布置该项目区东西长 23xxxx,南北长 11xxxx,用地面积 4xxxx;北部为附属区,布置有锅炉房、洗衣房、变电所、泵房等;南部为生活区,布置有公寓楼、康复中心、门诊部等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便于管理2.3 竖向规划2.3.1 竖向布置原则1)与总平面布置协调,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高程用地;2)满足道路及管线敷设对高程的要求;3)合理确定工程的竖向标高,使土方工程量最小;4)满足各区间的便利联系;5)保护生态环境2.3.2 竖向布置项目区的场地科学设计,确保汇集的雨水顺畅流入县城排水管网场地地形控制标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自然标高、土方工程量和外侧道路标高要求注重加强项目区环境美化、绿化设计床位 100 张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第三章建筑结构3.1 建筑本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有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锅炉房、洗衣房、变配电室、门卫等详见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立面造型美观大方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耐火等级层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备注 1 公寓楼二六 4800 砖混带电梯2 门诊部二二 600 砖混3 食堂二一 450 砖混4 变配电室二一 160 砖混5 康复中心二二 600 砖混6 锅炉房二一 288 砖混7 泵房二一 60 砖混8 门房三一 30 砖混9 洗衣房三一 100 砖混10 浴室三一 150 砖混合计 72383.2 结构1.自然条件:本地区基本风压 0.35kn/m2,基本雪压 0.2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最大冻土深度 115 厘米,场地类别为ⅱ类。
2.设计要求建筑物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及有关文件确定为 8 度地震区,结构均按 8 度抗震设防新近堆积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为高压缩性土,本层厚度 4.xxxx,具有非自重湿陷性(ⅲ级),允许承载力取 100kpa黄土状亚粘土(厚度待定),具有非自重湿陷性(ⅲ级),允许承载力取 180kpa黄土状轻亚粘土,厚度 1.3—2.xxxx,具有非自重湿陷性,允许承载力取 195kpa基础处理及设计方案待地质勘察后再确定场区内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3 结构选型各建筑物结构选型见下表主要建构筑物结构选型一览表序号名称结构形式墙体楼屋面基础1 公寓楼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 门诊部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 康复中心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4 变配电室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 食堂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6 锅炉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7 门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第四章公用工程4.1 给排水4.1.1 设计依据(1)《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l3-8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l4—87)(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36)(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8)《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