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构成1.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17447679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构成1一、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群落的组成2、说出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3、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二、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4)生物群落的结构2.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4)生物群落的结构3.教学疑点(1)生态位的概念(理解)2)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理解)3)生物群落的结构(理解)2、教材解读课 文解 读一、生物群落P53 第1段P53 第2段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是根据人们的需要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组合在一起,所以农田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离开了人的因素就很很容易被杂草生态系统所替代哪些种群能够组合成群落,必须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①它们必须共同适应于它们的非生物环境;②它们内部的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即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生物环境。

      P53 第3段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区域内所有物种数目或某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群落中,物种数量越多,多样性就越丰富,反之,生物多样性就贫乏P55 第1段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指的是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生态位不仅决定生物在哪里生活,而且决定了它们如何生活由于生物态不同,致使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也就不一样,生长发育、更新演替的规律也有所不同为生存,它们彼此竞争,同时又根须相连,和谐地融为一体,共同发挥着抵风防沙、水土保持等作用然而,由于盲目采伐,过度放牧,生态位被人为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带来本来可避免的灾患一般说来,动物取食种类多,生态位加宽;取食种类少;生态位变窄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生态位重叠用生态位理论解释自然生物群落:(1)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2)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3)群落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大家配合共同生活,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保证了群落在一个较长时间有较高的生长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二、群落结构P55 第2段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群落的每个生物种群都需要一个较为特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食物和种类等所以群落中的每个种群都选择生活在群落中的具有适宜生态条件的结构层次上,就构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群落内的结构越复杂,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层次越丰富,对群落内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群落也就越稳定P55 第3段P56 第1段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具有这种特征的群落叫做镶嵌群落在镶嵌群落中,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成分和生活型组成,它们是整个群落的一小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

      这些小型的植物组合就是小群落内蒙古草原上锦鸡儿灌丛化草原是镶嵌群落的典型例子在这些群落中往往形成1~5 m左右的锦鸡儿灌丛,呈圆形或半圆形的丘阜这些锦鸡儿小群落内部由于聚集细土、枯枝落叶,具有良好的水分和养分条件,形成一个局部优越的小环境小群落内部的植物较周围环境中的返青早,生长发育好,有时还可以遇到一些越带分布的植物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弱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人为的干扰,诸如过度放牧、粗放开垦等能破坏地表的植被,增加地表的蒸发,加快土壤盐分向地表聚积的速度,导致地表土壤的含盐量逐渐增加,使一些耐盐碱植物生活良好,而其他植物逐渐死亡,形成碱斑裸地,在景观上体现镶嵌性或植物的斑块分布由于存在不大的低地和高地而发生环境的改变形成镶嵌,这是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引起镶嵌性的例子由于土壤中动物的活动,像因田鼠活动而在田鼠穴附近经常形成不同于周围植被的斑块,这是动物影响镶嵌性的例子P56 第2段P56 第3段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  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往往把它们归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水热条件越优越,群落的垂直结构越复杂,动物的种类也就越多如热带雨林的垂直成层结构,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要复杂的多,其群落中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也远比上述三种群落要丰富的多  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往往有不同的栖息空间,如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而林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大多数鸟类虽然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但每一种鸟却有一个自己最喜好的层次   水生群落中,生态要求不同的各种生物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它们的分层主要取决于水中的透光情况、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等水生群落按垂直方向,一般可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水生生物群落 游泳动物(nekton);3.底栖动物(benthos);4.附底动物(epifauna);5.底内动物(infauna)P57 第1段群落成层现象的出现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最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营养物质,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

      农业生产中的间作、套种和“多层楼”等,就是人们模拟天然植物群落的成层性,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应用大多数群落的内部都有垂直分化现象,即成层现象以陆生群落为例,成层现象包括地面以上的层次和地面以下的分层层的数目依群落类型不同有很大变动森林的层次比草原的层次多,表现也最清楚大多数温带森林至少有3~4层,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在地面以下,由于各种植物根系所穿越的土壤深度不同,形成了与地上层相应的地下层热带雨林的种类成分十分复杂,群落的层数最多多数农田植物群落仅有一个层次正如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一样,各种动物也因生态位不同而占据着不同的层例如,鸟类经常只在一定高度的林层做巢和取食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白翅拟腊嘴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最上层活动,吃食大量的滇藏方枝柏的种子;而血雉和棕尾虹雉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食地面的苔藓和昆虫;煤山雀、黄腰柳莺则喜欢在森林中层做巢拓展阅读一、植物群落  每一种生物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占据一定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群叫种群,如某块山地上的马尾松种群,所以种群是种存在的形式植物的几个种群共同群居在同一个生态区域中,就构成植物群落。

      整个地球表面上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叫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一个单元一个树林、一片草原、一块荒漠都是一个群落  每个植物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外貌结构,各种植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并对环境作出共同反应,使整个群落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观察和认识群落  1.群落的种类组成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具有多样性,每个群落都有它一定的植物种类名单,一般从赤道到两极,多样性逐渐减小群落内各种生物的种群之间有复杂的生态联系,各自起不同的群落学作用群落内,种的多度、密度、覆盖度和频度是群落内部物种的数量特征如松林中,松树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多,树冠覆盖地表面积(覆盖度)最大,在不同地点出现的次数(频度)最多,于是松的种群是松林中占优势、起支配作用的优势种,优势种在跟环境和跟其他种类的关系中达到了生态上的高度成功,它们是决定群落主要特性的植物种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有它们自己的生物组成和优势的种群  2.群落的外貌结构植物在整个群落中分布不均匀,群落的外貌(外观)主要决定于优势植物种类的生活型(有相似的生态适应特征的种群,是不同科、属、种间的趋同适应现象)常绿或落叶的乔木和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木、苔藓植物等都是属于不同的生活型。

      常绿针叶松树构成针叶林的外貌,它和落叶林或草原有显著的区别群落内部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垂直和水平空间中的配置叫群落的结构森林群落中,植物在垂直方向形成的分层现象叫垂直结构,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苔藓)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在各个基本层中又可按同化器官在空中排列的高度划分出亚层如在某一林中,有一批乔木的平均高度是30米,就可以把树高27~33米范围中的乔木划为一个亚层,树高平均在20米左右的划为另一亚层阳光射入森林后,绝大部分被乔木树冠摄取,越是底层的植被,摄取的阳光越少射到灌木层的阳光大约只有10%,到达地面的阳光在1%以下,因此最底层的植物只能在微弱的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叫做水平结构,即在树冠下和林窗处,或因地面起伏的不同,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种群,形成不同的小群落,如松树基部大量生长苔藓;树冠间隙生长一些灌木或草本  由此可见,任何植物群落都有其结构特征,了解群落结构,能从中得到启示,以便能够更合理地创造人为群落,改造自然群落二、我国植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北深处亚洲腹地,西南和南亚跟次大陆接壤,全国约有960万平方千米的疆域。

      由于受海洋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在我国从东到西、从湿润到干旱,变化明显,依次分成三个大的植被区域:湿润森林区域、半干旱草原区域和干旱荒漠区域,呈现出和经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经度地带性  1.湿润森林区在这区域内,从最南部的南沙群岛到最北部的黑龙江,占据50多个纬度从南往北气候由热渐冷,主要分布的森林植物群落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带针叶林,呈现出和纬度变化密切相关的纬度地带性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南北的热带界线以内,水、热条件充沛,全年平均温度是25~30℃,全年降雨量约2000~4000毫米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以及云南南部河口、西双版纳一带都属热带雨林区我国雨林,一般林高40米以上,主要大乔木有梧桐科、无患子科、楝科、龙脑香料、桑科和豆科等中下层分布的植物有茜草科、番荔枝科和棕榈科植物草本层中大多是蕨类植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热带以南和以北的中纬度地区,大约占南北纬度25~40℃之间由于季节交替,四季温差较大,年平均温度约15~18℃,暖季有丰富的降水,冬季降水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化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数学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北京专用).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沪教版2020).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