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中图版课件2.1.3大气环流.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795358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8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课时 大气环流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中国2011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受到严重影响对于欧洲的干旱,世界气象组织解释说,2011年春季西欧和中欧上空存在一个罕见的稳定高气压带,阻止了北大西洋上空的湿润气流给欧洲大陆带来降雨你能从气压带和风带的角度解释此次大旱的原因吗?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3.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一、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_的大气运动2)作用: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是了解_和_的基础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天气变化气候形成(3)类型类 型 条 件 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 假设_,不考虑_的影响,只考虑赤道和两极存在的温差 三圈环流 在单圈闭合环流基础之上,考虑到_,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受_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自转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着地转偏向力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形成热力因素动力因素 受热:低气压带冷却:_空气下沉:高气压带空气_:低气压带高气压带上升(2)填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添加箭头绘出三圈环流的大气运动。

      3)气压带的位置分布赤道低气压带:以_(_)为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以_为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以_为中心极地高气压带:以_为中心0纬线赤道30纬线60纬线南北极点(4)风带的位置分布 东北信风(N):赤道低气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 高气压带之间 东南信风(S):赤道低气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 高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N):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 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北风(S):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 地低气压带之间信风带西风带 东北风(N):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 高气压带之间 东南风(S):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 高气压带之间东风带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_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冬季_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北移南移1.结合“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示意”图和“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探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假如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会形成三圈环流吗?提示:不会只能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2)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到达30N附近最终形成的风是什么风?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此处空气如何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低)?提示:西风。

      下沉运动 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2.结合“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位置不移动),探讨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北半球)(1)由于赤道和北极地区的受热不均,导致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在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低)?提示:赤道上升气流,北极下沉气流近地面赤道地区为低气压,称为赤道低气压带;北极地区为高气压,称为极地高气压带2)在近地面,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分流,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分析形成的各自风向,并说出风带名称提示:向南一支风向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向北一支为西南风,称为中纬西风带3)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向南流动的空气相比较,冷暖性质如何?在60N附近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低)?提示: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暖,北极地区向南流动的空气冷相对暖而轻的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4)在赤道和副极地附近形成的上升气流,其成因有何不同?在副热带和极地附近形成的下沉气流,其成因有何不同?提示: 气流状况 地区 形成原因 上升气流 赤道附近 _(热力因素) 副极地附近 _(动力因素) 赤道地区受热多,空气抬升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相对暖而轻的西风气流被迫抬升气流状况 地区 形成原因 下沉气流副热带地区高空来自赤道附近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纬30附近偏转成西风,导致“堆积”效应,产生下沉气流(动力因素)极地地区_(热力因素)极地地区因为低温寒冷,空气收缩,产生下沉气流3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示意”图,分析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什么关系?提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方向具有一致性。

      据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典题训练】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1)选D,(2)选B第(1)题,从甲图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应受西南风控制第(2)题,甲图中30N40N受西风带控制应为1月(冬季),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应为7月(夏季)规律方法】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分布特点及原因 特点:气压呈带状 原因:陆地面积_,_占绝对优势,地表 相对均匀 特点:气压带呈块状,形成若干个气压活动中心 原因: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_明显 (1)南半球(2)北半球较小海洋海陆热力差异成因:_及_分类:东亚季风、南亚季风2.季风 环流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阅读 “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分析下列问题。

      1)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上,夏季、冬季时分别形成了何种类型的气压活动中心?原因是什么?提示:夏季时,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原因:夏季,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区,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区冬季时,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原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区,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区2)试分析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全球气压带的关系提示:夏季北半球的_,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北半球的_,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如下图所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亚洲低压2.结合“亚洲冬季风(左)和夏季风(右)形成示意”图,探究亚洲季风环流的成因及特点1)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的原因提示: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因此季风环流最典型2)据所学知识,完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提示: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夏季风 风向 _ 西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湿热 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强弱 (较冬季风)_ (较冬季风)_东南季风弱强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风风向 西北季风_性质 干冷 干暖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亚洲内陆 强弱 (较夏季风)_ (较夏季风)弱分布地区 _、朝鲜半岛、日本 _、中南半岛、我国西南东北季风强我国东部印度半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 大陆 海洋 大陆 海洋 同一纬度气温 气压中心 亚太地区大气活动中心 低高高低高压低压低压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 大陆 海洋 大陆 海洋 北半球 南半球 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30S以南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典题训练】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故季风气候形成原因除_外,还有_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状况,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的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欧大陆答案:(1)1(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 _ 热带雨林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终年炎热干燥 _ _和_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_ 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_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探究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1)填表分析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有何关系提示:分布 气压带或风带 气候类型 受单一气压带控制 南北纬10之间 _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或西岸 _ _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分布 气压带或风带 气候类型 受单一风带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_ _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_ _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_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2)探究气压带与降水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3)探究风带与降水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干燥图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 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其影响因素有关,如下图所示:【典题训练】读某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是_气候分布区2)影响C所在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多选)( )A大气环流 B洋流C纬度位置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图中D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其成因是_。

      4)从大气环流、地形和地理位置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图中A阴影区域比B阴影区域范围大的原因5)a港口城市的气候特征是_,其成因是_6)图中a、b、c、d、e、f、g、h、i都是所在区域的港口城市,其中与d城市降水大致同期的是_解析】第(1)题,根据阴影区大致分布在中、低纬的大陆东岸可判定其表示季风气候区第(2)题,C所在地形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的形成)和纬度位置(决定温度带为“热带”)的影响第(3)题,D处于印度半岛西部,其干旱气候的形成与当地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第(4)题,可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三个方面比较A地和B地的差异第(5)题,a港口城市为地中海气候,其成因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有关第(6)题,北半球的季风气候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降水同期答案:(1)季风(2)ACD(3)热带沙漠 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4)A所在的北美洲陆地面积比澳大利亚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B所在区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