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徐渭及其《四声猿》的研究综述.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962311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徐渭及其《四声猿》的研究综述    黑娟(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Reference:徐渭作为明中晚期的落魄文人,其传奇的一生,使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不得不感慨万千:其苦难的一生,又令每一位赏识他的人,不得不为他的命运而叹息不止有人无奈的戏称他是“命运的弃儿,艺术的宠儿”,这个比喻简直太贴切了,他的才情激越,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更是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戏曲创作更是获得众多的赞誉之词,代表了明杂剧的最高成就,给杂剧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创作Keys:徐渭;《四声猿》;文坛:戏曲I06 :A:1673-2111(2012)04-0154-02徐渭及其《四声猿》,在中国的文坛上享有很高的荣誉与地位他是明代后期文艺大转折时期出现的最早和最有新风特色的一员先锋和主将,其艺术创造是明代艺术转折的标帜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与叛逆的思想,铸就了一代与众不同的文学格调:其传奇的一生吸引了许多文人为他写书立传其杂剧《四声猿》,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明杂剧的最高成就,被潋道人誉为:“明曲之第一”它代表了明杂剧的转变,直接刺激了明杂剧的复兴,泽被后人,影响深远。

      正因为徐渭及其《四声猿》的作用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所以历代学者对他及其剧作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本文则是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徐渭及其《四声猿》进行综述研究1徐渭的生平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说:“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奇人奇性,奇行奇病,“斯无之而不奇也哉”!用“奇”来概括徐渭的一生,可谓深中肯綮徐渭命运多舛,历经人生磨难,其不幸的一生,足以使听者伤心,闻者掉泪他那苦难的一生,为古今之人所罕见这在其自著的《畸谱》中,还有徐方朔的《论徐渭》、李福顺编的《徐渭》、何乐之著的《徐渭》、骆玉明、贺圣遂著的《徐文长评传》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与论述:他出身在山阴县的官宦之家,生百日而先考卒,10岁时,因家业日渐凋敝,为了维持生活,家中佣人都被驱逐,其生母也被逐出家门,至此遭受了失母之痛:14岁时,对他百般疼爱的嫡母病逝,从此他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庇佑:21岁时,次兄潞客死他乡,25岁时,长兄淮死,家中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至此家业几近凋零,完全落寞:26岁时,其妇潘死,他那琴瑟和谐、幸福美满的,短暂的夫妻生活到此戛然而止这一幕幕亲人的死亡的打击,使徐渭尝到了人生的莫大苦痛,也使他的身心遭受了倍加承重的煎熬与摧残。

      屋漏偏逢连夜雨,徐渭困顿的生活,本来想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博取功名以得改善,但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实在太少在其自己写的《自为墓志铭》,古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陶望龄的《徐文长传》、沈德符的《徐文长传》,还有《明史》中的《徐渭传》中,今人李福顺编的《徐渭》、何乐之著的《徐渭》、骆玉明、贺圣遂著的《徐文长评传》中,都明确地记载着他的聪明才智,出众才华和仕途的艰辛与不顺在自著《畸谱》中他写道:“四岁,十三嫂杨死,能迎送吊客:六岁,入小学,书一授数百字,不在目,立颂师所《自为墓志铭》中,他写道:“生九岁已能习为千禄文字陶望龄的《徐文长传》和《明史》中的《徐渭传》中都记有:“年十余,仿杨雄《解嘲》作《释毁》等等有关徐渭的聪明与智慧,记载实在颇多他和其他人一样,怀着宏伟的志向,向科举之路出发,但是这条道路对他来说确实布满了荆棘,一路坎坷,十九岁参加乡试背北,二十岁勉强得应乡科至此而后在考取举人的道路上始终未能踏出一步,在其《自为墓志铭》中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直到老死也只得抱才而困,潦倒抑郁,终其一生徐渭的生活与住途充满了困苦与辛酸,命运早早地便把他戏弄了一番在赐予他聪明才智的同时,又剥夺了他的幸福生活,命运的残酷与不公,让过早地让他体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了生活的种种苦难与重压。

      虽然穷困潦倒伴随了他的一生,但其间也有短暂的畅快徐渭的《自为墓志铭》、袁宏道的《徐文长传》、陶望龄的《徐文长传》、沈德符的《徐文长传》,还有《明史》中的《徐渭传》中,或祥或略,都对徐渭在胡宗宪府中当幕僚这件事进行了记载徐渭深受胡公的礼遇与信任,袁宏道记曰:“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则得出入’胡公皆许之又载:“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傈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陶望龄在《徐文长传》中,对徐渭在胡宗宪府中为幕僚这件事作了更加详细的记述,论说了徐渭因写《白鹿表》而始得胡公的中用,并把他推荐给当时的重要名人唐公,得到了唐公的赏识,并结识了茅坤,也同样因文采飞扬而得到茅公的赞誉而今人李福顺编的《徐渭》、何乐之著的《徐渭》、骆玉明、贺圣遂著的《徐文长评传》等书中,也对此事有更为详实的记载,但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古人徐渭、袁宏道、陶望龄等人对此事的记载为蓝本的,并将其所有论述综合而形成了对此事详细的记载与评说在胡宗宪那里,徐渭找到了用武之地,有了一展文采与武略的机会,当时真可谓是,呼风唤雨,志得意满。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胡宗宪的倒台,他失去了自己施展才能的平台,并因害怕牵连而长期处于精神的高度紧张之中,这终于导致了他的精神失常,使他变得绝望而疯狂,进行了自强自虐,九死而九生后终因多疑而杀妻,遭受了六年的牢狱之苦,这在上述文献中都有记载但是李福顺的《徐渭》,以人物传记的故事形式,将其整个发病过程和牢狱生活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其发病的根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徐朔方的《论徐渭》,通过对徐渭生活与心理状况的分析,提出其精神分裂的原因2徐渭的剧作一《四声猿》徐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才之士,他的诗文书画样[来自wwW.lw5u.cOm]样精通,其戏剧作品虽寥寥无几,却一鸣惊人,代表了明中晚期剧坛的最高成就《四声猿》是其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女状元辞凤得凰》、《雌木兰弃父从军》的总称,被誉为“明曲之第一”,代表了明杂剧的转变,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本文在此对诸多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并进一步进行综述研究2.1历代名家对《四声猿》的评价明代王骥德在其《曲律》中说:“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而汤显祖在与卢氏李恒峤的谈话中说:“《四声猿》乃词场飞将,辄为之唱演数通。

      安得生自文长自拔其舍!”吕天成在其《曲品》中说:“徐山人玩世诗仙,警群酒侠所著《四声猿》,佳境自足擅长,妙词每令击节潋道人在《题<四声猿>》中说:“为明曲之第一,即以为有明绝奇文字之第一清代周亮工在《赖古堂集》中说:“汤临川见《四声猿》欲拔此老之舌,栎下生见此卷欲生断此老之腕矣!吾辈具有舌腕,妄谈终日,十指如悬槌,宁不快死哉!”郑燮在其《郑板桥集》中说:“忆余幼时,行匣中惟徐天池《四声猿》、方百川制艺二种,读之数十年,未能得力,亦不撒手,相与终也而已世人读《牡丹亭》而不读《四声猿》,何故?”近人吴梅说:“徐文长《四声猿》,脍炙人口久矣,其词雄迈豪爽,直入元人之室2.2对《四声猿》的本事研究徐渭《四声猿》中的四个杂剧,它的故事情节,都是为大多数人所熟识的,或取材于历史故事,或取材于民间传说,都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旧题材但正是通过徐渭大胆的革新与创造,才赋予了故事更加深刻的内涵,实现了旧瓶装新酒,使之更具生命力所以文学研究者另辟蹊径,对故事的本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大量的研究,希望通过对故事的流变,来分析徐渭的创作动机,揭示其《四声猿》的真正内涵关于《四声猿》的故事记载早已有之《狂鼓史渔阳三弄》的故事情节在《后汉书·祢衡传》、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冯梦龙《古今谭概·矜嫂部第十二》、黄文旸《曲海总目提要》中都有关于这段故事的记载,《玉禅师翠乡一梦》的故事在张邦畿《侍儿小名录拾遗》、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姚靖的《西湖志》等书中也都有关于柳翠、红莲的记载;《雌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凤阳府志》、汉乐府《木兰诗》中也都成记载过;《女状元辞凤得凰》故事在李防编的《太平广记》卷367《妖怪·人妖》中引得《玉溪编事》中有详细的记载。

      今天的学者从对《四声猿》的本事着手,来研究的作品有:罗桂珍的《试析<四声猿>的本事流变与再创作》,栗鹏的《徐渭<四声猿>本事考辨及对后世剧作的影响》、钟海的《徐渭<四声猿>的本事和写作缘由》等,他们的研究都是在,上述提到的古代已有的,记载的基础上对四个剧本的本事进行一一考证的罗桂珍用故事本事与徐渭创作后的故事,进行比较,来阐明作者的创作目的他对故事本源的考究,从雏形到成型,给人一种脉络清晰之感,使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栗鹏也是通过对故事本源的探究,来揭示作者的思想情感,它的特色之笔还在于,他看到了故事本源对后世剧作的影响宋云娜的《试评徐渭杂剧代表作<四声猿>》虽不是通[来自www.Lw5U.coM]篇论之,但是她也用较多的笔墨,对此进行了论述,其目的也是通过对故事源流的探讨,来揭示作者表达的情感2.3对《四声猿》主题的研究《四声猿》的主题历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徐子方先生和金宁芳先生都认为《四声猿》四剧有着统一的主题,徐子方先生说:“猿声凄恻,三声以属不堪,何况四声!由此明确无误的表明它们有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反抗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绪。

      金宁芬先生说:“四剧内容似不相关,实则一线贯之,为一整体作者于《四声猿》中借四奇人奇事为一切有胆识、刚直不阿、洁身自好、才智超群却受黑暗势力和传统观念压迫、束缚而埋没、丧生的人们悲啼,也为自己‘英雄失路,托足无门’而哀恸但是二人在主张主题一致的前提下,也承认四本戏各有不同的内涵,除此之外,吴梅在《<四声猿>校记》中说:“青藤《四声猿》各有寄托……”杨正刚在《<四声猿>主题论》中认为:“《四声猿》的主题各自独立,并以喜剧色彩为主但是还有不少人认为,《四声猿》是作者用来自吊的,杜桂萍的《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认为:“徐渭主要通过对杂剧自我抒写功能的强化,来促成自喻的实现张进德的《徐渭<四声猿>为“自吊”之作》认为:徐渭晚年用“四声猿”来编排、命名四剧,表达的是哀极痛极之情,抒发无望与绝望的悲哀,寄托了悲恸的“自吊”、“自悼”之意纵观历代学者对徐渭及其四声猿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徐渭作为明代文坛上的一位“奇人”,无论是其坎坷的经历还是横溢的才华,都深深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在慨叹之余,为他的才华深深折服其戏剧作品虽然只留有《四声猿》,但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却不可小觑,他出现在南北杂剧的转折点上,代表了明杂剧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戏曲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