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区村“两委”班子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
8页关于全区村“两委〞班子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期,xx区对村级“两委〞班子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深入有代表性的街镇与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广泛座谈,进一步掌握了全区村级“两委〞班子的根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为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村“两委〞班子根本情况 xx区共有行政村597个,“两委〞成员3047人,其中村党组织成员2041人,村委会成员1918人,交叉任职率29.9%村主职干部930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95人,村委会主任335人,交叉任职率42%村党组织书记中大学文化程度157人、占26.4%,高中文化程度306人、占51.4%村集体纯收入在20230万以上的31个,50-20230万的33个,2023-50万的87个,5-2023万的81个,1万-5万的267个,无集体纯收入的村98个全区村级班子建设总体形势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开展态势,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根底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局部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不团结,工作关系不协调,存在“两张皮〞现象有的党支部书记独断专行,把村委会当作摆设,甚至完全包办代替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有的村委会以“自治〞为借口,片面强调对村民负责,不服从党支部的领导,直接导致村“两委〞班子无法形成工作合力或背道而驰。
究其原因主要受家族观念、宗派势力的影响和贿选的干扰,致使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中选为主职干部;还有的是因为村书记、主任个人之间存有私人恩怨,导致工作不配合 (二)“难点村〞整治任务繁重一是村情复杂、矛盾突出有些村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在土地征用转让、拆迁改造、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等方面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有的村“两委〞工作方式简单,班子软弱松散;有的村派性斗争较为剧烈,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开展难、收入低全区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365个、占61.2%,空壳村98个、占16.4%又因为近几年“村村通〞、“户户通〞、“三化一建〞等村级根底设施建设的硬性任务多,很多村又添新债,使村级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三是财务不公开,运行不标准有些村财务账目不理顺,财务状况不透明、不公开,遗留债务较多,往往造成老班子“拍屁股走人〞,新班子“烂摊子不认〞的情况这是由于农村财务制度的执行不力、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上级对村级财务审计程序不健全、不及时,局部村“两委〞干部法律观念淡薄,素质相对较低等原因造成 (三)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存在贿选问题通过调研座谈和深入分析认为,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现象日益突出。
很多候选人设“贿选宴〞、送物送钱、利益承诺主要原因是:第一,局部村缺少换届选举“明白人〞,对相关法律程序没有吃透弄懂或一知半解,在选举中出现简化程序、草率行事、敷衍了事的情况;第二,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入正式选举过程,村民代表的产生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干扰村民选举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三,法律责任追究难对贿选现象未做进一步的界定,责任主体不清,致使客观上“有关机关〞推诿扯皮,使选举中的一些违法行为无法得到应有处置 (四)农村党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党支部活动开展难有的村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三会一课〞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支部成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关系疏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究其原因,一是党组织和群团组织活动不正常,组织活动缺少新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感召力不大二是党员管理制度的缺失个别村没有制定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党员无牵制力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效劳意识不清 (五)后备干部储藏难、质量不高有些村缺少后备干部,选任“两委〞班子成员可选择面不宽。
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不愿参与村“两委〞班子竞选或不愿意当村“两委〞干部,在经济贫困村,此类现象尤为突出,造成了新中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年纪大、思想旧特别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其主要成因是:第一,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村干部岗位缺少吸引力;第二,后备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全区50岁以上村支部书记233人,占全区40.3%,不少热爱农村、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没有被纳入后备队伍进行重点培养,甚至存在个别村三年没有开展新党员情况,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后备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质量差,甚至是后继乏人 三、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首先,选好“领头羊〞是建设好村“两委〞班子的关键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法,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从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进行选拔,将那些综合素质好、“双强双带〞能力强、解决矛盾方法多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其次,提高干部带富能力是建设好村“两委〞班子的根本积极引导村干部采取工程带动、基地带动、组建产业协会等形式,领办致富工程,创办科技示范基地等,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抓典型、树样板、创特色,大力宣传推广“双强双带型〞村干部先进事迹,树立学习借鉴典范,到达“树立一个、带动一片、开展一方〞的效果再次,提高村干部待遇是建设好村“两委〞班子的根底以推行“一定三有〞做法为突破口,真正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鼓励机制,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补贴全部落实到位,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加大“难点村〞整治力度,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一是提高素质,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全区统一的村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综合考评体系;注重对村委会主任的教育交流和引导,使其做到搭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摆正位置,当好参谋;村“两委〞成员培训工作纳入区级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的需要二是进村蹲点,加大整治力度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区委成立“难点村〞整治领导小组,由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推进;向“难点村〞派驻5-6名干部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进村蹲点、调查摸底、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化解矛盾,确保全区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开展经济,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坚持因地制宜、优势开展的原那么,近郊村抓住当前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机遇,找准开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南部生态村主要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支部+协会〞开展模式,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薄弱村那么要积极对上争取,同时培养自身“造血〞功能,在专业村开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高开展集体经济和带着群众致富能力。
(三)严格村“两委〞换届选举程序,坚决杜绝贿选现象一是深入村户调查研究,摸清村“两委〞班子工作现状,确定出“连选连任、个别调整、重新组建〞三个类型;摸清村级后备干部情况,物色好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敢管事、不惹事的村“两委〞班子优秀人选二是组织开展村干部离任账目审计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重点对换届选举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引导广阔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对负责和参与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促其掌握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内容,提高业务技能选举中:一是全程参与、跟踪指导区级抽调骨干人员,街镇充分发挥机关干部、指导组、驻村联络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确保牢牢把握稳定大局二是程序公开、对症下药将选举操作规程向选民公示公开,确保法定程序不能变、规定步骤不能少三是把握关键、稳步推进在提名前对候选人资格进行初步框定和公示,在正式候选人确定环节,由上级部门对提名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增加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四是健全机制、强化监督通过采取有奖举报、实名保护等方式,调动选民举报积极性,降低取证难度选举后: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分类制定经济强村、经济薄弱村和后进村“两委〞成员系列培训方案,全面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
二是健全绩效考核和正常退出机制对工作表现差、严重违规违纪、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干部,实行主动退职和调整辞退制度三是做好落选村干部工作,积极引导他们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挥作用 (四)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做好村干部及党员的管理、监督与考核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街镇党委政府(办事处)与村、村与党员干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制,把村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让村干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对村干部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促使他们按章办事,廉洁奉公,保证村务有序运行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公开民主、细化指标、量化考核的原那么,制订绩效考核方法,严格实绩考核,力求科学、全面、准确,表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绩效考核导向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对完成责任目标好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不能完成的,实行末位淘汰、黄牌警告、诫勉谈话等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做到奖惩清楚,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广阔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五)坚持备用结合,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一是拓宽选人视野按照“备育结合、备管结合、备用结合〞原那么,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注重开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确认村级后备干部二是注重培养锻炼大力实施“递进培养〞工程,通过组织筛选、群众推荐等形式,按照现任支部书记1:2的比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三是使用后备干部对综合素质好、开展潜力大的年轻后备干部,敢于大胆使用、重用,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考验锻炼,重点培养、严格考核、多压担子,促其尽快成熟起来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