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5分册练习1.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781895
  • 上传时间:2018-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相关练习卷(相关练习卷(90 分钟、分钟、120 分值)分值)第五分册(上)测试卷第五分册(上)测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60(60 分分) )::1、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C )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协商 D.领事裁判权 2、清末有人说:“天不可变者,论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 工艺也 ”这一观念属于( B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下表反映的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对华贸易商品输出总值的变化情况(不含鸦片 贸易) 表中所示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D )(单位:万英) 年份18421845185018511853输华商品总值96.6239.0140.0216.0100.0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B.英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太少 C.英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需要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鸦片贸易的影响 4、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C )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5、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争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 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6、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 B )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统计资料(1872-1913 年) ,该材料不能说明的历史事实 是( D )商 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年 代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 年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 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A.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8、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 299 次会议记录 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 行这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 ( D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 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 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 元2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 冲天 ”该对联反映的是 B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C.烟草传入中国的盛况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B.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C.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11、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D)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C.变者,占今之公理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D ) A.旅顺 B.大东沟 C.黄海 D.威海 13、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 约的订立,导致了( C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 胁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 面 14、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 1.842 米的警世钟,钟身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该 钟提醒的不能忘记的“前事”主要是指( A ) A. 《南京条约》签定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C.湘军攻陷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 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C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6、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语) ,下列值得梁 启超肯定李鸿章的是( B )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率兵收复新疆 1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此有 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中法战争 B.日俄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18、当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 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其中“革命化”是指( D )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1911 年 8 月 10 日,中国“海斤”号巡洋舰抵达纽约1912 年 5 月回到上海后 “海斤”号应升起的国旗是( B )3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中华帝国的清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20、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特点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造成这特点的 根源是( A ) A.诞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 验 C.投资者来源于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这种变化的产生本 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 B ) A.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2、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孙文)已遁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 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这段话表明孙中山( A ) A.幻想帝国主义不要破坏中国革命 B.他本人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持中立态度 C.要兼程回国,亲自领导革命 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保持中立 23、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 (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 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D )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 务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结盟而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标志两大军事集团 最终形成的是( D ) A.德奥结盟 B.德意结盟 C.英法结盟 D.英俄结盟 25、一位美国人在华盛顿会议后宣称:“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 “胜利”主要是指 ( C )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权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等同,并且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膨胀势力 D.挽回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日本并驾齐驱 26、巴黎和会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却拒绝了中国人民收回日本在一战期间 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D ) A.中国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弱国无外交 D.巴黎和会是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2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B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8、下列条约(或协定)中,明显损害了中国主权的是( C ) ①《五国海军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③《四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9、1917 年十月革命意味着社会主义( C ) A.由空想到科学 B.由理论到实践首次尝试 C.由理想变成现实 D.由一国到多国胜利430、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 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改良主义”是指( C ) A.实现国家粮食税 B.允许资本主义自由经营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允许农民完税后支配余粮二、非选择题:(60 分)31、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11 分)问题:(1)概述概述 15—19 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重大历史变革3分)(2)联系 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期的有关史实叙述叙述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6 分)(3)归纳导致中国变革顺序与西方相反的原因2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精神层面上的变革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制度上的变革有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器物上的变革是工业革命及其迅速扩展;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促进思想进一步变革答案 2:未能完整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精神层面上的变革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制度上的变革有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器物上的变革是工业革命答案 3:仅笼统地回答·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2)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结果失败;资产阶级开展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