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温州道路绿化设计论文.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3624671
  • 上传时间:2017-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 业 论 文谈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姓名:陈 笏 班级:园林 07-1学号:41070117指导老师:杨莉莉目 录一:摘要二:引言三:正文1、观测点以及观测方法1.1 观测地点1.2 观测仪器1.3 观测时间1.4 观测方法2、观测结果及其分析2.1 温州道路绿化的发展历史2.1.1 行道树栽植阶段2.1.2 绿化带替代硬件隔离带阶段2.1.3 大面积的绿化隔离板带和交通绿岛2.2 气候分析2.3 土壤分析2.4 行道树3、讨论分析3.1 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1.1 行道树种单一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香樟一统天下}3.1.2 市树榕树减少3.1.3 常绿树多,落叶树少3.1.4 绿化带、绿化植物品种缺乏长远规划3.1.5 缺乏绿化专业知识的指导3.1.6 城市街道绿化管理力度不够3.1.7 缺乏专业研究3.2 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3.2.1 加强对现有行道树种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3.2.2 加强行道树种的引种工作3.2.3 提高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延长树木的寿命3.3 加强行道树的苗木培育3.4 期盼一街一景3.4.1 插种乡土树种3.4.2 补种观赏树种3.4.3 补种海外树种3.5 推荐适宜的行道树种4、谢辞四:参考文献谈温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摘要: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和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交往环境,尾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的视觉审美客体,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此,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关键词:道路;道路绿化;行道树;植物配置Wenzhou Landscape ArchitectureAbstracts:Green is the way the road environment an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major component of urban greening style also reflect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landscape features, direct the form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road space character, the public relations environment, end the daily lives of residents of long-term visual aesthetic object , thus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urban culture. Therefore, he and people's daily life, work, study and closely relat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direct impact on people's evaluation of the city.Key words:Road; road green; trees,Plants引言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空间组成部分的道路除了满足交通功能、方便建筑布局、提供公共设施用地外,还应考虑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注重绿色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今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政府的重视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温州这几年的城市道路绿化迎来了崭新的一页,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的诸多的问题现对温州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和设计原则以及存在的不足和一些解决办法作一些简单的概述1、观测点以及观测方法1.1 观测地点 选择温州市区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主干道如人民路、公园路、学院路、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锦绣路、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望江路、九山路等也有较丰实的植物造景的道路景观,但应归于九山公园和望江公园的范畴,不在本文讨论和说明的范围之内1.2 观测仪器 照相机、PH 试纸1.3 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大多选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但也有个别的观测时间为阴天或下雨天1.4 观测方法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2、观测结果及其分析2.1 温州道路绿化的发展历史在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温州的道路绿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解,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温州的城市道路绿化从六十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比较主要的三个阶段:2.1.1 行道树栽植阶段:初期的道路绿化是以行道树的成排列植为显著特征。

      当时的城市道路较窄,且人行道仅一米多宽,用路者大多是行人和自行车,尤以行人为主,此时道路绿化的功能是满足行路人的遮荫于是树冠膨大,分枝点高的植物,如二球悬铃木、香樟、桉树、喜树、女贞为主要运用树种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有老城区的主干道:公园路、信河街、解放路2.1.2 绿化带替代硬件隔离带阶段:80 年代,随着旧城改建的展开,街景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多层建筑是此时的主要建设内容这一时期,机动车特别是摩托车、大巴、中巴、出租车的骤增,使得城市道路大大地拓宽了,1 米来宽的绿化隔离带替代了生硬的铸铁和不锈钢隔离件,使道路景观变得生机盎然这一阶段的道路绿化代表有人民路、鹿城路2.1.3 大面积的绿化隔离板带和交通绿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温州与外界的交往愈加频繁,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较大城市”的进深,以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活起居的自然城市空间的呼声日渐高涨,道路绿化翻开了新的一页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和交通绿岛成了道路绿化的主流,绿化带不仅是起分隔车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绿化、美化街景的作用,带宽由原先的 1 米拓增至 2-4 米宽,有的甚至大于 4 米。

      此时具有代表意义的有:城南大道、东瓯大桥等2.2 气候分析温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比较暖和,夏天也不会太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因属季风气候,所以冬季气温较低,雨水较少而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现在三、四月份为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2.3 土壤分析温州地区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而这也正是整个浙江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两者都属于酸性土壤,经过对每一个地段的土壤取样检测,发现 PH 平均在 5.5~6.0 之间,还是比较利于植物的生长的但红壤土和黄壤土土质粘重,且有机质含量比较少,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生长2.4 行道树在温州,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规划的不合理性,使得在温州市区各主要干道都是没有绿化分车带的,因此谈得上是道路绿化的也只是行道树了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它的分布非常广泛,作用很大,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下面罗列出温州主要的这十条主要干道的行道树种、种植形式、生长状况以及景观效果,见表 1表 1 温州各路段绿化现状路段 行道树种 种植形式 生长状况 景观效果学院路榕树、白玉兰、羊蹄甲列植生长状况参差不齐,树木有大有小比较差公园路 香樟、法桐 列植生长良好,树冠茂密好马鞍池路 香樟 列植 生长比较好 一般机场大道 香樟、散尾葵 列植树木高大,但缺乏养护比较差温州大道 香樟、杜英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车站大道 香樟 列植长势一般,缺乏养护一般人民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好锦绣路 香樟 列植长势一般,缺乏养护一般市府路 香樟 列植 生长良好 一般江滨路 香樟、喜树 列植生长良好,但缺乏管理一般从表 1 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州主要的行道树种为香樟、榕树,其他还有喜树、杜英、玉兰和羊蹄甲等,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比较的单一,而且缺少相应的养护管理,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的不足,使得整个道路景观显得稀稀落落的,远远没有达到原本设计预想的效果。

      3、讨论分析3.1 温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温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汽车,随着而来的就是城市道路的拥挤,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政府决定拆除绿化分车带,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市区的各主要干道都是没有绿化分车带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原先并没有规划出预留绿地,使得现在温州唯一的道路绿化就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这对于组织交通、城市景观的营造和小气候的改善都是很不利的但是这些年来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想法子的扩大绿地面积,行道树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从原来的比较单一品种,发展到目前有香樟、榕树、法国梧桐、喜树、白玉兰等十余个品种随着道路、街道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就目前城市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品种单一、生长状况差、观赏价值低、病虫害时有发生等问题3.1.1 行道树种单一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香樟一统天下} :笔者沿街观察记录时发现,市区机场大道、温州大道、车站大道、人民路、锦绣路、市府路、江滨路、马鞍池路等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行道树,以及许多住宅区、工业区内的行道树都是以香樟树为主。

      樟树不仅树冠高大美观,树叶一年四季常绿,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被称为“香樟”,它在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广泛种植,非常适合我市的气候据2007 年 11 月《温州市园林绿化养护大队行道树明细表》统计数据表明,绿化养护大队养护的行道树共有 18302 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樟树,有 11964 棵,占到行道树的 65%;其次为榕树,有 2839 棵;位列第三的是喜树,有 935 棵此外,还有合欢树、羊蹄甲、蒲葵、马褂木、白兰花、桉树、棕榈、悬铃木、女贞等 10 余种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温州和各大城市一样,行道树基本是“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一统天下,少量的是樟树、榕树和喜树80 年代以后,香樟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逐渐代替“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的当家品种虽然香樟四季常绿、树冠高大、生长也十分适宜温州,但由于树种单一,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病虫害逐渐严重,这几年虽然行道树树种有所增加,但由于受苗木供应的限制,其它品种苗木数量不多,规格不大,目前以香樟为主的局面仍没有改变据我了解每年进入 2 月份,园林养护工人就会给樟树树干涂上一层白色的石灰,又在树根附近插孔注入农药呋楠丹,预防病虫害,但即便这样,进入四五月份,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还是时有爆发,必须进行农药喷洒。

      此外因土壤碱性化引发的樟树“黄叶病”极大地影响了树木的美观,这些都使得行道树的养护防治成本大幅增加树种单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就这个问题我特地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和询问了指导老师,最后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答案在上世纪 70 年代,老城区因大量种植“法国梧桐”,出现了公园路、信河街、广场路等几条林荫大道,其中公园路是当时最美的林荫大道,600 米长的道路两旁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法国梧桐,两侧树枝在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拱门,看上去宏伟壮观,夏天走在公园路上,树叶密而遮天,令人凉爽舒适,想想都觉得十分的惬意而现在公园路上只剩下 33 棵法国梧桐,路口阳光照到的几棵法国梧桐已经长出几片新叶,但生长在高楼大厦阴影下的树再也长不出新叶,其他地段的法国梧桐已经被喜树和樟树的树苗取代,原来的林荫大道亦不复存在 城区道路改建、病虫害侵袭、人为的破坏以及台风等因素,使得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逐渐减少,慢慢的林荫大道也随之消失但对法国梧桐造成致命威胁的是病虫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梧桐种植的道路两侧都是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木屋滋生的白蚁蛀蚀法国梧桐,使其树干和根部被蛀空,因此台风一来,就很容易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截断。

      此外,当时法国梧桐的大面积种植,也导致树种单一,一发生病虫害,迅速传播开来,那时的防治手段和技术设备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