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式家具榫卯图.doc
135页明式家具榫卯图国内家具构造有悠久而优良的老式,至宋代而愈趋成熟自宋历明,又通过不断的改善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朴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注重实用与美观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某些手法在节省用料上颇有成效这些长处的萃合,使国内家具构造千百年来形成一种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 举其大者,老式家具构造有下列几种特点,它们重要集中表目前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跟房屋、台座同样,家具的平面、纵的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老式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 多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步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各构件之间可以有机地交代联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由于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由于使用了质理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师们能从心所欲地制造出多种各样精致的榫卯来构件之间,金属的钉子完全不用,鳔胶粘合也只是一种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联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
国内古代工匠在榫卯构造上的造诣的确不凡,这项珍贵遗产值得我们格外注重,认真地加以整顿、研究和总结虽然它对于我们此后的家具设计未必完全合用,还是应当有选择地去学习继承 下面试就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中某些构件的构成和若干构件之间的关系,来论述它们的构造措施,并对所用的榫卯作某些解说,附必要的插图 家具构造,试加归纳,分为如下四类:甲、基本接合;乙、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丙、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丁、另加的榫销固然,本章所波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用的造法,规定详备是有困难的鲁班馆的老匠师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虽然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尔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历来没有见过的 壹·平板拼合 木材宽度有限,一块木板不够宽时便须用两块或多块来拼合桌案面心或柜门、柜帮等多用薄板拼合,其厚度一般不到2厘米罗汉床围子、架几案面多用厚板拼合,前者厚约3-4厘米,后者厚达7-8厘米 较简易的薄板拼合有如现代木工的榫槽与榫舌拼接讲究的则榫舌断面导致半个银锭榫式样,榫槽则用一种“扫膛刨”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匠师称之曰“龙凤榫”此种造法加大了榫卯的胶合面,可避免拼口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向拉开[3.la、b]。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a薄板拼合.skp (577.82 KB, 下载次数: 1040)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b薄板拼合-龙凤榫.skp (907.87 KB, 下载次数: 1139) 为了进一步避免拼板弯翘,横着还加“穿带”,即穿嵌的一面造有梯形长榫的木条木板背面的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均一端稍窄,一端稍宽,名曰“出梢(音shào)”①因此略具梯形,为的是可以贯穿牢紧出梢要合适,如两端相差太大,穿带容易往回窜;如相差太小,乃至没有出梢,则穿带不紧,并有从带口的另一头穿出去的也许穿带以接近面板的两端为宜,除极小件外,一般邻边的两根带各距面板尽端约1 5厘米,中间则视板的长度来定穿带根数,大概每隔40厘米用穿带一根为宜[3.2] 3-2薄板拼合加穿带.skp (634.39 KB, 下载次数: 848) 厚板拼合常用平口胶合,也不用穿带,但两板的拼口必须用极长刨床的刨子刨刮得十分平直,使两个拼面完全贴实,才干粘合牢固厚板有的用栽榫来拼合,而栽榫有的为直榫,有的为走马销(走马销将在背面讲到)厚板拼合偶或在底面拼口处挖槽填嵌银锭式木楔,如战国棺木上用的小腰①。
但讲究的家具很少使用在明清工匠看来,这种造法有损板面的整洁[3.3a、b、c、d]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3a厚板平口胶合.skp (580.5 KB, 下载次数: 442)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3b厚板材直榫拼合.skp (582.16 KB, 下载次数: 442)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3c厚板裁走马销拼合.skp (582.4 KB, 下载次数: 506) -10-26 20:51 上传下载附件 (16.77 KB)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3d厚板材银锭榫拼合.skp (328.05 KB, 下载次数: 693) ① 注释:《鲁班经匠家镜》的《一字桌式》、《衣橱样式》等条 有“下梢” “上梢”等词,意谓家具有侧脚,上部与下部宽窄不同,其义与穿 带的“出梢”相通可见 “梢”字直至今日还保存 在家具匠师的语言中贰-厚板与抹头的拼粘拍合 厚板如条案的面板,罗汉床围子,为了不使纵端的断面木纹外露,并避免开裂,多拼拍一条用直木导致的“抹头”又 为了使抹头纵端的断面木纹不外露,多采用与厚板格角相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纵端格角并留透榫或半榫,在抹头上也格角并凿透眼或半眼。
抹头与厚板拍合并用鳔胶粘贴有的实例在厚板和抹头上还造长条的榫舌和榫槽 有些用独板作面板的翘头案,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其构造和造法亦如上述只是翘头高出案面的那一部分,不也许与厚板格角相交,其断面木纹只得任其外露了[3.4a、b、c、d]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4a厚板出半榫拍抹头.skp (596.67 KB, 下载次数: 1011)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4b厚板出透榫拍抹头.skp (592.34 KB, 下载次数: 353)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4c厚板出透榫拍及榫舌抹头.skp (634.01 KB, 下载次数: 403) -10-24 10:09 上传下载附件 (18.43 KB)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4d厚板拍抹头(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skp (714.93 KB, 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工艺很难,不推荐使用基本结合之三平板角接合叁 平板角接合 三块厚板导致的炕几或条几,用料厚达4-5厘米面板与板型的腿足相交,是厚板角接合的例子所见实例都用闷榫,现代木工或称全隐燕尾榫,拍合后只见一条合缝,榫卯所有被隐藏起来[3.5]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5 厚板闷榫角接合.skp (600.86 KB, 下载次数: 725) 抽屉立墙所用的板材,比炕几或条几的板材薄多了,其角接合有多种措施。
最简朴的是两面都外露的明榫,即直榫开口接合,明清家具只有粗糙的民间用品才用它另一方面是一面露榫的明榫,现代木工或称半隐燕尾榫[3.6a、b],更复杂的就是完全不露的闷榫,其造法与上面讲到的厚板闷榫角接合基本相似,只是造得更为精致而已小型家具如官皮箱、镜台,尽管它们所用的抽屉立墙板已经很薄,巧妙的匠师还是能用闷榫把它们导致极为工整的抽屉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6a 平板明榫角接合.skp (596.76 KB, 下载次数: 458)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6b 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skp (595.89 KB, 下载次数: 421) 平板角接合尚有一种简便的造法,即勾挂接合,多用在案形结体家具两侧吊头下面的牙条上,为的是将侧面的牙条与正面的牙条拍合交圈正、侧两面的牙条都在尽端格角的斜面上裁切锯齿形的锐角,以便勾挂联结从外表看,它有如闷榫,但构造大异年久,木材收缩,难免开脱明及清前期条案侧面的牙条容易散脱丢失,多因勾挂不牢[3.7]基本结合之四横竖材丁字形接合 大自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联结,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枨、椅子管脚枨与凳椅的腿足相交,小至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丁字形接合由于如下的不同状况而浮现不同的造法一是横竖材有的粗细相等,如椅子的搭脑和后腿,某些柜子的底枨和腿足等惟多数家具竖材是腿足,作为支柱必然要比横向的联系材枨子要粗些由于粗细的不同,产生了交圈或不交圈的问题,两者的造法是不同的再有是圆材或方材的问题,两者的造法也是不同的 先说圆材的丁字形接合如横竖材同粗,则枨子里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如腿足粗于枨子,以无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横枨相交为例,倘不交圈,则枨子的外皮退后,和腿足外皮不在一种平面上,枨子还是里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月牙形的圆凹正中倘交圈的话,以圈椅的管脚枨和腿足相交为例,枨子外皮和腿足外皮在一种平面上,造法是枨端的里半留榫,外半做肩这样的榫子肩下空隙较大,有飘举之淤,固有“飘肩”之称北京匠师又因它形似张口的蛤蟆,故或称之日“蛤蟆肩”[3.8a、b、c]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8a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竖材粗细相等).skp (587.14 KB, 下载次数: 468)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8b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材细,竖材粗,外皮不交圈).skp (661.46 KB, 下载次数: 393)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8c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材细,竖材粗,外皮交圈,榫卯用蛤蟆肩).skp (379.66 KB, 下载次数: 487) 方材的丁字形接合,一般用交圈的“格肩榫”。
它又有“大格肩”和“小格肩”之分大格肩”即宋《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所谓的“撺尖入卯”①,“小格肩”则故意将格肩的尖端切去这样在竖材上做卯眼时可以少凿去某些,借以提高竖材的坚实限度[3.9]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9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小格肩).skp (395.09 KB, 下载次数: 412) 同为大格肩,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造法格肩部分和长方形的阳榫贴实在一起的,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它又叫“实肩”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的,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它又叫“虚榫”带夹皮的由于开口,加大了胶着面,比不带夹皮的要结实某些,但倘用料不大 ,则因剔除较多,反而对坚实有损[3.10a、b]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0a 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实肩).skp (399.57 KB,下载次数: 398)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0b 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虚肩).skp (810.23 KB, 下载次数: 514) 横材有的来自直材的正、侧两面,都与直材丁字行相交所用榫卯,小格肩、大格肩、实肩、虚肩,均可在实例中见到需要指出的是插入直材隐而不见的直榫尚有不同的造法。
有的两榫同长,尽端格角相柢;有的则一长一短,不格角,长的为透棒,短的则顶在长的榫上[3.10c.d]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0c 方材丁字形接合(两根横杖与直足交,大格肩,虚肩,两杖出榫格角相抵).skp (349.75 KB, 下载次数: 441)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0d 方材丁字形接合(两根横杖与直足交,大格肩,虚肩,两杖出榫一长一短,长榫为透榫).skp (439.74 KB, 下载次数: 453) 丁字形接合也有不用格肩的所谓“齐肩膀”的造法,又名“齐头碰”往往在横竖材一前一后并不交圈的状况下才使用[3.11], 草图大师文献下载 3-11 方材丁字形接合.skp (572.02 KB, 下载次数: 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