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工艺学第08章.ppt
88页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第八章第八章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第一节第一节 炼焦炉加热用煤气炼焦炉加热用煤气第二节第二节 煤气的燃烧煤气的燃烧第三节第三节 燃烧计算燃烧计算第四节第四节 焦炉的热平衡及热工评定焦炉的热平衡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第一节第一节 炼焦炉加热用煤气炼焦炉加热用煤气 一、几种煤气的组成一、几种煤气的组成 焦炉加热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某些厂也采用发生炉煤气这些煤气的大致组成如表8-1 表8-1 几种煤气的组成 名 称组 成 (体积分数) / % 低发热值/kJ/m3H2CH4COCmHnC02N202其它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55~601.5~3.05~923~270.2~0.5―5~826~3032~332~4――1.5~3.09~120.5~1.53~755~6064~660.3~0.80.2~0.4―灰灰灰17167~188423810~43964145~4313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国内在焦炉设计中,为统一热工计算数据,根据我国情况,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组成采用表8-2的数据,便于前后对照,本书也以表8-2中的数据作为讨论内容的实例。
煤气中的H2、CH4、CO和不饱和烃(主要是C2H4)为可燃成分由表列数据可知,焦炉煤气的可燃成分在90%以上,主要是H2和CH4,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N2,可燃成分仅占30%左右,主要是CO煤气组成是决定煤气燃烧特性的基本因素,各种煤气组成因原料的性质、设备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异名 称组 成(体积分数)/ %低发热值/kJ/m3H2CH4COCmHnCON202焦炉煤气59.525.562.22.44.00.417920高炉煤气大型高炉中型高炉1.52.70.20.226.828.0――13.911.0 57.2 57.80.40.336433927表8-2 焦炉热工计算用煤气组成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通常煤气中总含有一定量的饱和水蒸汽,故湿煤气的组成可按干煤气的组成和不同温度下煤气(空气)中饱和水蒸汽的含量用表8-3进行换算 如焦炉煤气的饱和温度为20℃,由表8-3查得1m3干煤气在20oC时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为0.0235m3/m3,则湿煤气中组分的含量以氢为例可换算如下: 由此方法将表8-2干煤气组成换算成表8-4湿煤气组成。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表8-4 湿煤气组成 名 称 组 成 (体积分数) / %饱和温度/OC H2 CH4 CO CmHnC02 N2 02 H20焦炉煤气高炉煤气 Q低=3643kJ/m3高炉煤气 Q低=3927kJ/m358.11.442.5824.90.190.195.8625.6326.782.15――2.3513.2910.523.954.7155.280.390.380.292.304.184.18 20 30 30 二、煤气的发热值二、煤气的发热值 气体燃料的发热值是指单位体积的气体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kg/m3)燃烧产物中水的状态不同时,发热值有高低之分燃烧产物中水蒸汽冷凝,呈0℃液态水时的发热值称为高发热值(Q高),燃烧产物中水呈汽态时的发热值称为低发热值(Q低)实际燃烧时,不论在何种热工设备中进行,燃烧时废气的温度都较高,水蒸汽不可能冷凝,所以有实际意义的是低发热值。
各种气体燃料的发热值可用仪器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组成按加和法进行计算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煤气中各可燃成分的低发热值(kJ/m3)为: CO—12728;H2—10844;C2H4—35840;CmHn—71179 按表8-2中焦炉煤气的组成及上述数据,可计算焦炉煤气的低发热值: = =17920kJ/m3 由于焦炉煤气可燃成分多,且含有大量发热值高的CH4,其发热值约为高炉煤气的4倍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三、煤气的密度三、煤气的密度 煤气的密度是指每立方米煤气的质量,记为ρ(kg/m3),每m3煤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则记为ρ0它和其它混合气体一样,可以根据组成按加和法计算 按表8-2所列焦炉煤气的组成计算其密度为: ρO= = 0.451kg/m3 式中 2、16、28…——分别为H2、CH4、CO…的分子量,CmHn中按80%的C2H4和20%C6H6计算。
饱和温度为20oC时的湿焦炉煤气的密度为: =0.459kg/m3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同理可以计算出:Q低=3644kJ/m3的高炉煤气密度为1.337kg/m3,饱和温度为30℃时该湿高炉煤气的密度为1.308kg/m3,Q低=3927kJ/m3的高炉煤气密度为1.297kg/m3,饱和温度为30oC时,该湿高炉煤气的密度为1.275kg/m3 由于焦炉煤气含氢量高,故其密度比高炉煤气小得多,且比水汽的密度还小,干高炉煤气的密度比湿高炉煤气密度略小,而焦炉煤气则相反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四、煤气的燃烧特性四、煤气的燃烧特性 焦炉煤气可燃成分浓度大,发热值高,提供一定热量所需煤气量少,理论燃烧温度高由于H2占50%以上,因此燃烧速度快,火焰短,煤气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密度小,焦炉加热系统阻力小因CH4占1/4以上,而且含有CmHn,故火焰光亮,辐射能力强;但处于高温下的砖煤气道和烧嘴等处会沉积石墨,焦炉在换向过程中要进入空气除碳此外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炼焦耗热量低,且当增减煤气流量时对焦炉燃烧温度的变化比较灵敏,一般需要2~3小时炉温即可反映出来。
焦炉煤气在回收车间净化不好时,煤气中萘、焦油和焦油渣增多,容易堵塞管道及管件,煤气中氨、氰化物、硫化物等对管道和设备腐蚀严重当焦炉压力制度不当,炭化室负压操作时,煤气中N2、C02、02含量增加,发热值降低且会波动,因此炼焦车间和回收车间的操作状况对焦炉加热用煤气质量影响很大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高炉煤气中不可燃成分占70%,故发热值低,提供一定热量所需煤气量多,产生的废气量也多高炉煤气中可燃成分主要是CO,且不到30%,燃烧速度慢,火焰长,高向加热均匀,可适当降低燃烧室的温差但高炉煤气不预热时,理论燃烧温度低,因此,必需经蓄热室预热到1000oC以上,才能满足燃烧室温度的要求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由于煤气和废气的密度较高,废气量也多,故耗热量高,加热系统阻力大,约为焦炉煤气加热时阻力的二倍以上当增减煤气流量时,温度变化反映较慢,炉温需6个小时才能反映出来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时的副产品,发生量约为2500~3500m3/(t生铁),如不充分利用,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故只要高炉煤气量稳定,含尘量<15mg/m3,焦炉炉体和设备较严密,就应尽量用于焦炉加热,以节约焦炉煤气,而供炼钢、轧钢、烧结、民用或化肥生产,这样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平衡冶金企业内部的热能。
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由于要经蓄热室预热,故要求炉体严密,以防煤气在燃烧室以下部位燃烧而烧坏炉体和废气盘由于高炉煤气含CO多,毒性大,蓄热室以下部位上升气流时为负压操作,气体容易窜漏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为降低加热系统阻力,可向高炉煤气中加入一定量的焦炉煤气,以提高煤气热值,减少废气量,降低系统阻力但为了避免焦炉煤气在蓄热室内热解而堵塞格子砖,焦炉煤气掺入量不应超过5%~10% (体积) 几种煤气的加热特性可综合归纳为表8-5 表8-5 焦炉加热用煤气的燃烧特性(此表接下页)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第二节第二节 煤气的燃烧煤气的燃烧 一、燃烧反应和燃烧极限一、燃烧反应和燃烧极限 煤气中的可燃成分具有和空气中的氧发生下列反应的能力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但实际燃烧不同于上述一般的氧化反应,而是伴随着强烈发热的连锁反应过程。
为使过程达到强烈发热的程度,必需有足够的反应速度由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反应速度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和温度有关对于复杂的连锁反应,反应速度还和反应的中间产物浓度有关,这种活性的中间产物可与原有的物质反应产生最终物和新的活性分子,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反应速度愈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愈多只有当煤气和空气反应产生的热量足以使整个反应系统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在该温度下可燃混合物可以自动的、不需外加火源而着起火来时,才能连续稳定地燃烧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否则,如果煤气和空气反应产生的热量低于系统的散热,使燃烧反应不能扩展到整个有效空间中去,系统温度不能提高,而在距火源较远的地方,温度较低,当火源移开时,仍会发生熄火现象因此,燃烧都是在很快的反应速度下进行的,参与反应的煤气和空气浓度减小,就会使反应速度减慢;低于某一极限值时,因反应速度太慢而不能着火,故把可燃气体和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中可燃气体的这种极限浓度称为燃烧极限某些可燃气和空气在常压下的燃烧极限见表8-6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表8-6 某些空气可燃混合物在常压下的燃烧极限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表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就不能燃烧。
上限愈高,下限愈低,燃烧范围就愈宽同样的可燃气体当与纯氧组成可燃混合物时,燃烧范围比上表所列数据大为加宽如H2和O2的混合物中,下限为9.2%,上限值为91.6%,燃烧范围达82.4%因此,可燃混合物的存在并达到一定的比例极限是燃烧能否发生的内因,温度、压力增加时,燃烧范围将加宽,而加入惰性组分则使燃烧范围变窄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对于混合气体的燃烧极限,随其组成而变,可用下式估算: (体积%) (8-1)式中 L——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燃烧(或爆炸)极限(上限或下限); P1 P2——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 N1 N2——纯组分的相应极限浓度(上限或下限),体积% 上式只适用于不含惰性气体的气体混合物,对含有C02、N2等惰性气体的可燃混合物需用下式校正: (8-2) 式中 δ——可燃气体中惰性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二、着火温度二、着火温度 如上所述,着火温度是使可燃混合物开始正常稳定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温度并非是一个物理常数,它与可燃混合物的成分、燃烧系统的压力、燃烧室的类型和大小有关着火温度的具体数值用实验方法测得,由于实验的方法不同,各资料所列数据不完全一致几种可燃气体的着火温度见表8-7 表8-7 几种可燃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着火温度 由表可知:气体燃料的着火温度相当高因此煤气如果不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或燃烧室不保持在着火温度以上,就不能使燃烧继续进行因此着火温度是引起燃烧的外部条件,由于这个条件使可燃气与氧气的反应加剧,从而燃烧才能连续稳定地进行名称 H2COCH4C2H4C6H6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着火温度/oC580~590644~658650~670542~547740600~650>700640~680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三、点火与爆炸三、点火与爆炸 煤气的燃烧也可以采取点火的方式,即冷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用一个不大的火源,在某处使小部分可燃混合气体点火引起燃烧,由于这部分气体燃烧放出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并很快将热量传给临近的一层可燃气体混合物,使其迅速升温达到着火温度而燃烧,这一层燃烧又会将热量传给下层可燃气体混合物使其燃烧,如此一层层地传下去,使整个可燃混合物燃烧起来。
因此用点火的方式进行的燃烧除与火源有关外,还取决于燃烧的传播条件对于流动着的可燃气体混合物,当其流动速度与火焰的传播速度相等,就可以实现在燃烧室中进行稳定的燃烧火焰的传播速度不仅与可燃混合物的成分、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有关,还和燃烧装置的散热有关上述燃烧极限也是火焰传播的浓度极限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可燃混合物的温度增高时,火焰的传播速度将加快,燃烧器的体积缩小时,散热作用加强,火焰传播速度将减慢 用点火的方式进行燃烧,就本质而言与达到着火温度的燃烧并无原则的区别,这时燃烧能否正常进行同样取决于必要的燃烧极限 火焰的正常传播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的,它的速度大约在每秒几厘米至10~15米如果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点火,则因绝热压缩,使整个容器内可燃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增加,这时火焰的传播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公里,整个容器内的可燃物同时剧烈燃烧而产生极大的破坏力,从而产生爆炸爆炸与燃烧其本质是一样的,必须具备必要的极限浓度和火源,因此各种可燃混合物的燃烧极限也即是该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爆炸与燃烧的不同点是:燃烧是稳定的连锁反应,主要依靠温度的提高,使反应加速;而爆炸是不稳定的连锁反应,主要依靠压力的提高,使活性分子浓度急剧提高而加速反应。
综上所述,引起爆炸的条件是设备或环境中可燃混合物达到必要的极限浓度,同时存在高温或火源,爆炸方式是压力传播了解引起爆炸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消除爆炸的发生,如焦炉煤气、氢气和苯蒸汽的爆炸极限的下限都很低,故当管道、管件、设备不严时,一旦漏入的空气遇到火源就容易着火爆炸因此要求设备、管道要严密,严禁在设备、管道附近产生火源,并应加强通风相反,由于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氢气和CO的爆炸上限很高,当设备管道不严,同时又出现负压操作时,容易吸入空气,形成爆炸性可燃混合物此外,当管道内煤气低压或流量过低使煤气流速低于火焰传播速度时,就会在管道或设备中发生回火爆炸因此,当煤气压力低于规定数值时,要停止加热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四、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四、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 煤气的燃烧过程比较复杂,根据上述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燃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煤气和空气混合,并达到极限浓度 ②将可燃混合气体加热到着火温度或点火燃烧使其达到着火温度 ③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进行连续稳定的燃烧,此过程取决于化学动力学的因素,即主要和反应的浓度和温度有关。
根据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情况,煤气燃烧有两种方式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1.1.扩散燃烧扩散燃烧 将煤气和空气分别送人燃烧室后,依靠分子的扩散作用,边混合边燃烧的过程叫扩散燃烧由于燃烧室温度通常很高,使可燃混合物加热到着火温度与燃烧化学反应实际可在瞬间进行,故煤气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物分子和空气分子互相接触的物理因素,即属于扩散燃烧在扩散燃烧过程中,由于局部氧的供给不足,而使碳氢化合物热解产生游离碳,因此在燃烧带中有固体颗粒存在,并能产生强烈的光和辐射热,形成光亮的火焰,故这种燃烧也叫有焰燃烧焦炉火道内煤气的燃烧就属于这一类方式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火焰的长短,表征煤气燃烧过程速度的大小,它主要取决于煤气和空气的混合强度和混合程度,混合进行得愈快愈完全,燃烧愈快,火焰就愈短在有焰燃烧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煤气和空气的混合过程,主要包括可燃物与氧分子的相互扩散速度和气体动力学等因素 扩散过程的有关原理表明:分子扩散时,扩散速度与反映各种物质扩散性能的扩散系数、扩散界面及浓度梯度成正比因此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扩散系数与分子运动的动能有关,即不同气体的扩散系数大小与其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C0比H2 扩散得慢。
高炉煤气中主要可燃物为CO,而且可燃物浓度低,向空气扩散速度慢,因此在焦炉中高炉煤气的燃烧速度比焦炉煤气慢得多,其火焰也就比焦炉煤气的火焰长焦炉结构中采用废气循环来拉长火焰,就是通过一部分废气循环来降低煤气和空气中可燃物和氧分子的浓度,从而减小浓度梯度,降低扩散速度和燃烧速度,达到使火焰拉长的目的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根据计算表明:煤气和空气在斜道口或烧嘴处是以层流状态流出,废气在立火道中也为层流因此,焦炉立火道中煤气和空气的燃烧属于层流条件下的扩散燃烧,这时分子扩散速度与气流速度无关,而后增加气流速度可把可燃分子引至较远处燃烧,从而拉长了火焰此外减小烧嘴直径也可以拉长火焰,废气循环也是利用使火道中气流速度加快而起拉长火焰作用的 如果气流转为湍流条件下进行扩散燃烧时,则增加了气流速度,使气体分子混合加剧,火焰变短此外,减小空气过剩系数及减小气流交角时均可使火焰拉长影响焦炉火焰长短的因素还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层流条件下的扩散燃烧而决定燃烧速度的是煤气和空气分子的相互扩散速度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2.2.动力燃烧动力燃烧 煤气和空气的混合过程限制着燃烧速度的快慢。
将煤气和空气在进入燃烧室前预先完全均匀混合,然后再点火燃烧,这时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故属于动力燃烧由于动力燃烧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达到很高的燃烧强度,并且燃烧完全、燃烧产物中亦没有固体颗粒,因此燃烧室中透彻明亮,好象没有火焰存在,故这种燃烧也叫无焰燃烧 由于在燃烧前把煤气和空气均匀混合,故无焰燃烧可在很小的空气过剩系数条件下就能达到完全燃烧,因此燃烧强度大,燃烧温度高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无焰燃烧时,煤气和空气是在冷态时预先混合的,为使无焰燃烧正常稳定地进行,要求可燃混合物进入燃烧室前必需加热至着火温度以上,以及气流速度稍大于火焰传播速度,否则容易引起回火,甚至爆炸因此无焰燃烧器要求有灼热的内壁足以使整个可燃混合气体同时迅速加热到着火温度容易回火是无焰燃烧的惟一缺点回火时,在混合器内就进行部分燃烧,使混合器温度提高,废气和可燃气一起进人燃烧器,增加气流阻力,减少喷射管的吸入能力,破坏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引起爆炸,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予以重视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第三节第三节 燃烧计算燃烧计算 以煤气和空气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的计算来讨论燃烧特性。
一、空气过剩系数一、空气过剩系数 为使燃烧时可燃物能够充分利用,要求与氧完全作用,当燃烧产物中只有C02、H20、N2和02等,不再含有可燃成分,这样的燃烧叫完全燃烧,否则是不完全燃烧引起不完全燃烧的根本原因是空气供给不足、燃料和空气混合不好或高温下燃烧产物中的H2O和C02分解产生了C0和H2等通常热分解造成的不完全燃烧可以忽略不计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空气和煤气的混合靠燃烧室的结构来保证因此,为了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必需大于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两者的比值叫空气过剩系数,以“α”来表示: α= α的选择对焦炉加热十分重要α过小煤气燃烧不完全,可燃成分随废气排出,造成浪费;α过大产生的废气量大,废气带走的热量也增多故α值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煤气耗量同时,α值的大小对焦饼高向加热均匀性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没有废气循环的焦炉更为显著因此必需通过实际生产正确控制α值正常情况下,α值应保证煤气完全燃烧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烧焦炉煤气时,α=1.2~1.25,烧高炉煤气时,不带废气循环的焦炉α=1.15~1.20,带废气循环的焦炉由于α对火焰高度不起主导作用,故α值可以略大些。
实际生产中α值会随煤气温度、热值及大气温度变化等因素而变化,故需经常检查并及时调节 α值可以通过废气分析以下式计算: (8-3) 式中 02、、C0、CO2——废气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 K——随加热煤气组成而异的系数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式(8-3)可根据α的定义作如下的推导: (1) 式中 L过、O过——煤气完全燃烧时的过剩空气量和过剩氧量,m3/(m3煤气) ; O理——煤气完全燃烧时所需理论氧量,m3/(m3煤气) 显然,O过等于干废气中的含氧量(体积分数)与废气体积的乘积 即: O过 =V干.O2 (2)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式中干废气体积V干可以看作完全燃烧1m3煤气时,按理论计算所生成的CO2总体积()除以废气中CO2体积%含量所得的商。
即: (3)合并(2)(3)式并代入(1)式:得 O过 =V干·O2= ·O2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显然:K= ,如废气中还有CO,则当完全燃烧时,该体积的CO还将消耗O2,并生成 C02,则上式中的O2应改为02-0.5C0,并以C02+CO代替上式中的C02就可得式(8-3) 例如某焦炉用焦炉煤气加热,废气中C02含量为9%,02的含量为4.6%,如按焦炉煤气组成作理论计算得:K=0.43,因废气中没有C0,故:α= 1+0.43× =1.22 在工厂中废气分析常用的仪器是奥氏气体分析仪,靠人工取样和分析,分析缓慢,且误差大一些单位已开始使用热导池气相色谱仪进行废气(煤气)分析,分析速度大为加快为了及时自动显示废气中的氧含量,也可用磁氧分析仪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二二、、空空气气需需要要量量和和废废气气生生成成量量的的计计算算————燃燃烧烧的的物料平衡物料平衡 1.1.空气需要量的计算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根据各可燃成分的化学反应式和煤气组成,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氧量(0理)。
1m3煤气完全燃烧时所需的理论氧量等于煤气中各可燃成分单独燃烧时所需氧量的总和如下式:O理=[0.5×(H2+CO)+2×CH4+3×C2H4+7.5×C6H6 -02]×0.01,m3/(m3煤气) (8-4) 式中H2、CO、CO2…——分别表示煤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因为空气中氧的含量占21%,故相应的理论空气量为: L理= , m3/(m3煤气) (8-5)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实际干空气量为: L实(干) =αL理, m3/(m3煤气) (8-6) 由于空气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实际空气量应包括带入的水分,则实际湿空气量为: L实=L实(干)×(1+H20)空 , m3/(m3煤气) 式中 H20——为每m3干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m3/(m3干空气) 2. 2.废废气生成量的气生成量的计计算算 废气生成量仍按反应定律计算。
煤气完全燃烧时,生成的废气中含有C02、H20及由煤气中带人的N2和空气中带入的N2和过剩氧量故废气中各成分的体积为: =0.01×(C02+CO+CH4+2C2H4+6C6H6), m3/(m3煤气) (8-7)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0.01×[H2+2(CH4+C2H4)+3C6H6+H20(煤)+L实(干)×(1+H20)(空)],m3/(m3煤气) (8-8) =001N2+0.79L实(干),m3/(m3煤气) (8-9) =0.21L实(干)-O理 ,m3/(m3煤气) (8-10) 式中 H2O(煤)——煤气中所含的水汽量,m3/(m3煤气),其它符号同前 则1m3煤气完全燃烧时所生成的废气量为: ,m3/(m3煤气) (8-11) 废气中各组分的体积除以废气总量即得废气组成。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例8-1]按表8-2所列焦炉煤气组成,计算空气需要量和废气生成量及废气组成计算以100m3干煤气为基准设α=1.25,煤气的饱和温度为20oC,空气温度为2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0.6煤气和空气的饱和含湿量由表8-3查得,计算结果见表8-8 由表8-8可知:燃烧1m3上述组成的干焦炉煤气时: L实(干)=5.473m3/(m3煤气); L实=L实(干)×(1+0.6×0.0235)=5.550m3/(m3煤气); V废=6.248m3/(m3煤气)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同理,按表8-2低发热值为3643kJ/m3的高炉煤气,饱和温度为30℃,空气温度为20OC,相对湿度为0.6,α= 1.25时,可计算得: L实(干)=0.843m3/(m3煤气) L实=0.855m3/(m3煤气) V废=1.757m3/(m3煤气) 其废气组成为:C02 23.28%,02 2.02%、H20 4.24%、N2 70.46%。
由计算可知,燃烧1m3焦炉煤气所需空气量约为烧1m3高炉煤气所需空气量的6.5倍,产生的废气量约为3.5倍,且两者的废气组成也有显著差别,除N2以外焦炉煤气产生的废气中以H20为最多,高炉煤气的废气则以C02为最多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三、燃烧温度三、燃烧温度————燃烧的热平衡燃烧的热平衡 煤气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燃烧产生的废气,使其达到的温度叫燃烧温度,其高低受煤气的组成、热值、煤气和空气的预热程度及向周围介质传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通过燃烧的热平衡来讨论 1.1.实际燃烧温度实际燃烧温度 在实际条件下,煤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除废气中C02和H20在高温下部分离解所吸收的热量和传给周围介质的热量外,其余全部用来加热废气,此时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实际燃烧温度以下通过1标m3煤气为基准的燃烧热平衡来讨论实际燃烧温度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燃烧过程的热量收入项: (1)煤气的燃烧热Q低——燃烧1标m3煤气所生成的热量,即煤气的低发热值: Q1=Q低,kJ/(m3煤气) (2)煤气的物理热Q煤 Q2= Q煤=c煤t煤 ,kJ/(m3煤气)式中 c煤——煤气在t煤℃时的比热容,kJ/(m3·oC); t煤——进入燃烧室的煤气预热温度,oC。
(3)空气的物理热Q空 Q3=Q空=L实·c空·t空 ,kJ/(m3煤气) 式中 L实——燃烧1标m3煤气所需的实际空气量,m3/(m3煤气); c空——空气在t空oC时的比热容,kJ/(m3·oC); t空——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预热温度,℃进入总热量: Q总=Q1+Q2+Q3=Q低+Q煤+Q空, kJ/(m3煤气)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燃烧过程的热量支出项: (1)废气带走的热量Q废 Q1′=Q废=V废·c废·t废 ,kJ/(m3煤气) 式中 V废——燃烧1标m3煤气所产生的废气量,m3/(m3煤气); c废——废气在t废oC时的比热容,kJ/(m3·oC); t废——废气离开燃烧室时的温度,即实际燃烧温度t实℃ (2)废气传给周围介质的热量Q散: Q2′=Q散=Q效+Q损,kJ/(m3煤气)式中 Q效——传给炉墙加热煤料的热量,kJ/(m3煤气); Q损——散失于周围空间的热损失,kJ/(m3煤气)。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3)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Q不,即废气中CO的燃烧热: Q3′=Q不=12728VCO ,kJ/(m3煤气)式中 VCO——燃烧1m3煤气产生的废气中CO的含量,m3/(m3煤气); 12728——CO的燃烧热,kJ/(m3CO) (4)废气中C02和H20部分离解时吸收的热量Q分当温度达到1300~1400℃以上时,废气中的H20和CO2就要发生显著的离解反应: H2 0H2+02-10718 C02 CO+02-12778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由离解反应可知:当温度升高平衡向右方的吸热方向移动,使离解度增加当空气过剩系数增加时(即氧的浓度增加),平衡向左方移动,使离解度减少C02和H20的离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查图8-1:图8-1 CO2和H2O的离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Q4′=Q分=V废·q离 ,kJ/(m3煤气) 式中 V废——1标m3煤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量, m3/(m3煤气); q离——1m3废气中C02和H20的离解热, kJ/(m3废气)。
q离=10718 · +12770 · , kJ/(m3废气) 式中 10718、12770——为H20和C02的离解热,kJ/(m3H20),kJ/(m3C02); 、 ——为废气中H20和CO2的含量,m3/(m3废气); 、 ——为H20和C02的离解度,% 根据热平衡原理:收入项=支出项 Q低+Q煤+Q空=V废·c废t实+Q效+Q损+Qco+Q分 (8-12)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则t实为: t实= (8-13) 实际燃烧温度就是炉内废气的实际温度由式8-13表明,它不仅与燃料性质有关,而且与燃烧条件、炉体结构、材料、煤料的性质、结焦过程等因素有关,因此很难从理论上进行精确的计算 2.2.理论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 为了比较燃料在燃烧温度方面的特征,我们设想:①煤气完全燃烧即QCO=0;②废气不向周围介质传热,即Q效=Q损 =O,这种情况下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叫理论燃烧温度(t理)。
t理= (8-14) 由式(8-14)可知,t理是和燃料性质及燃烧条件有关的,因此它是燃料燃烧重要的特征指标之一t理一般比t实高250~400oC,对于不同燃料的t理可用计算方法求得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从式(8-13)、(8-14)不难看出,在相同的Q煤和Q空的条件下,Q低愈高,V废愈小,则燃烧温度愈高,因此高炉煤气如不预热,由于其Q低小,产生的废气量大,故难以达到焦炉所需要的燃烧温度为提高燃烧温度,还应保证煤气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降低空气过剩系数以减少废气量,并降低装炉煤的水分,缩短炭化室处理时间和加强炭化室表面隔热,以减少热损失 [例8-2]表8-2中Q低=3643kJ/m3的高炉煤气,当煤气和空气的预热温度为1100oC时计算t理 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和产生的废气量及废气组成计算同前计算时煤气、空气和废气的比热容由图8-2、8-3、8-4查得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解:通过燃烧的物料衡算得:1标m3煤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为:L实= 0.843m3/(m3煤气)产生的废气量为:V废=1.757m3/(m3煤气)由图8-4查得:t煤=1100oC时,c煤=1.54kJ/(m3·℃)t空=1100oC时,c空=1.432kJ/(m3·℃)设燃烧温度t理=1970oC时,查图8-4得c废=1.72kJ/(m3·℃),查图8-1,t理=1970o , =0.2327, =0.13, =0.0424, =0.06。
由以上数据计算如下: Q煤=1×1.54×1100=1696kJ/(m3煤气) Q空=0.843×1.432×1100=1331kJ/(m3煤气) Q分=1.757×(10718×0.0424×0.06+12770× 0.2327×0.13)=728kJ/(m3煤气)Q低=36431kJ/(m3煤气) t理= =1966oC 试差结果正确,取t理=1970oC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图8-2 空气、焦炉煤气及其废气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图(饱和温度20oC,相对湿度0.6时的湿空气组成为N2:77.89;02:20.7%;H20:1.41%) c=α×4.187kJ/(m3·oC)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图8-3 空气、高炉煤气(Q低=3927kJ/m3)及其废气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图(空气条件同图8-2)c=α×4.187kJ/(m3·oC)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图8-4 空气、高炉煤气(Q低=3643kJ/m3)废气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图(空气条件同图8-2)c=α×4.187kJ/(m3·oC)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第四节第四节 焦炉的热平衡及热工评定焦炉的热平衡及热工评定 一、焦炉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一、焦炉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 焦炉的物料平衡计算是设计焦化厂最基本的依据,也是确定各种设备操作负荷和经济估算的基础。
而焦炉的热平衡是在物料平衡和燃烧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热平衡计算,可具体了解焦炉热量的分配情况,从理论上求出炼焦耗热量,并得出焦炉的热效率和热工效率,因此对于评定焦炉热工操作和焦炉炉体设计的是否合理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了进行物料衡算,必须取得如下的原始数据: (1)精确称量装入每个炭化室的原料煤量,取3~5昼夜的平均值,同时在煤塔取样测定平均配煤水分干煤和配煤水分为焦炉物料衡算的入方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以下为焦炉物料平衡的出方: (2)各级焦炭产量标定前要放空焦台和所有焦槽的焦炭,标定期间应准确计量冶金焦、块焦和粉焦(要计入粉焦沉淀池内的粉焦量)的产量并对各级焦炭每班取平均试样以测定焦炭的水分,并考虑到水分蒸发的损失量,然后计算干焦产量 (3)无水焦油、粗苯、氨的产量,通常按季度或年的平均值确定,不需标定 (4)水汽量按季或年的多余氨水量的平均值确定 (5)干煤气产量由洗苯塔后(全负压操作流程为鼓风机后)的流量表读数确定,并进行温度压力校正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在计算时,一般以1000kg干煤或湿煤为基准。
以下列出某厂焦炉炭化室物料平衡的实际数据如表8—9所示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根据物料平衡和温度制度,计算出各种物料带入焦炉和带出焦炉的显热和潜热,然后作出焦炉的热平衡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有关资料现列出根据表8-9的物料平衡所作的热平衡计算,如表8-10的数据,并加以分析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由热平衡可知,供给焦炉的热量有98%来自煤气的燃烧热,故在近似计算中可认为煤气的燃烧热为热量的惟一来源,这样可简化计算过程在热量出方中,传入炭化室的有效热1~4项占70%,而其中焦炭带走的热量占37.6%,换算到每吨赤热焦炭带走的热量为: kJ/t焦此值相当可观采用干法熄焦此热量可大部分回收降低焦饼中心温度和提高焦饼加热均匀性可降低此热量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由水蒸汽带走的热量占16%,故降低配煤水分可以降低此热量 此外,采取降低炉顶空间温度、上升管加水夹套回收余热等方法可以减少或部分回收煤气、化学产品和水汽带走的热量。
由废气带走的热量也很大,约占18.6%,因此改善蓄热室的操作条件,提高蓄热效率,是降低热量消耗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般散失于周围空间的热量,对于大焦炉约为10%,小焦炉由于表面积大,故散热损失大于10%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二、焦炉的热效率和热工效率二、焦炉的热效率和热工效率 根据焦炉的热平衡,可进行焦炉的热工评定由表8-10可见,只有传入炭化室的热量(出方1~4项)是有效的,称为有效热为了评定焦炉的热量利用程度,以有效热(Q效)占供入总热量(Q总)的百分比称为焦炉的热工效率(η热工)即: η热工= ×100% (8-15) 因Q效等于供入焦炉总热量减去废气带走的热量Q废和散失周围空间的热量Q散, 所以: η热工= ×100% (8-16)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由于计算Q散比较困难,也可以采用热效率(η热)的方式来评定焦炉的热量利用情况。
η热= ×100% (8-17) 它表示理论上可被利用的热量占供入总热量的百分比 通常对现代大型焦炉η热工约为70~75%,η热为80~85%η热工与η热可从焦炉热平衡中求得由表8-10可得: η热工= ×100%=71.4% η热= ×100%=81.4%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但由于进行热量算衡需要做大量的繁琐的测量、统计和计算工作,通常生产上不进行,而是根据燃烧计算来估算η热工和η热,方法如下: ①计算以1标m3加热煤气为基准 ②在热量入方中,由于煤气的燃烧热(低发热值)和煤气、空气的显热已占总热量99%以上,因此可以近似看作为Q总煤气低发热值按其组成计算,煤气和空气的显热则根据燃烧计算所得的L实和烟道走廊的温度计算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③由蓄热室进入废气盘的废气所带出的热量Q废和废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燃烧热Q不,可通过取样分析得出的废气组成和测定的废气温度来求得。
焦炉的散热损失一般按供入总热量的10%计则: η热= ×100% η热工= ×100% [例8-3] 某焦炉以Q低=3643kJ/m3的高炉煤气加热,由燃烧计算得,L实=0.843 m3/(m3煤气),产生的废气量V废=1.757m3/(m3煤气),煤气温度30oC,烟道走廊的空气温度为35oC,空气的相对湿度为0.6,废气中含CO为0.25%,废气的平均温度为280oC,计算焦炉的η热和η热工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解 (1) 煤气的燃烧热Q低=3643kJ/(m3煤气) (2)煤气带入的显热 煤气温度30oC,查图8-4得c煤=1.352kJ/(m3·℃),30℃时煤气带入的饱和水汽量为干煤气的4.36%(查表8-3),30℃时水汽的比热容 = 1.457kJ/(m3·℃) Q煤=11.35230+0.043611.45730=42.7kJ/m3 (3)空气带入的显热 35℃时空气的比热容c空=1.277kJ/(m3·℃),35℃时饱和水汽量为干空气的5.87%,当相对湿度 为 0.6时 , 空 气 中 所 含 水 汽 量 为 干 空 气 的0.05870.6=0.0352。
Q空=0.84311.27735+0.84310.03521.45735=39.27kJ/m3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4)废气带走的热量 废气在280℃时的比热容查图8-4得c废=1.453kJ/(m3·℃) Q废=1.7571.453280=713.9kJ/m3 (5)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 CO的发热值为12728kJ/m3Q不=1.7570.02512728=56.1kJ/m3则 η热 = = =79.33% 若Q效为供入总热量的10%,则 η热工= =69.4%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三、炼焦耗热量三、炼焦耗热量 由焦炉热平衡作热工评定方法比较麻烦,因此生产上广泛采用炼焦耗热量对焦炉进行热工评定炼焦耗热量是表示焦炉结构的完善程度、焦炉热工操作及管理水平和炼焦消耗定额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焦炉加热用煤气量的依据。
炼焦耗热量是将1kg煤在炼焦炉内炼成焦炭所需供给焦炉的热量由于采用的计算基准不同,故有下列表示方法 1.1.湿煤耗热量湿煤耗热量 1kg湿煤炼成焦炭应供给焦炉的热量,用q湿来表示,显然湿煤耗热量随煤中水分变化而变化,水分越多,q湿越大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q湿= ,kJ/(kg湿煤) (8-18)式中 V0——标准状态下加热煤气的耗量,m3/h; Q湿——焦炉的湿煤装入量,kg; Q低——加热用煤气的低发热值,kJ/m3 2. 2.干煤耗热量干煤耗热量 lkg干煤炼成焦炭所消耗的热量干煤耗热量不包括煤中水分的加热和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以q干来表示 每kg水汽从焦炉炭化室带走的热量为: l00%=51000kJ/(kg水)式中 2491——lkg水在OoC时的蒸发潜热,kJ/kg;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2.01——为水汽在0~600oC时的平均比热容,kJ/(kg·oC); 600——从炭化室导出的荒煤气的平均温度,℃; 72.5%——焦炉的平均热工效率,%。
如配煤水分为Mt%(湿基),则 q湿=q干 +5100 =q干 +51Mt q干= l00, kJ/(kg干煤) (8-19)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3.3.相当耗热量相当耗热量 为统一基准,便于比较,提出了相当耗热量这一概念它是在湿煤炼焦时,以lkg干煤为基准时,需供给焦炉的热量(包括水分加热和蒸发所需热量),以q相来表示 ,kJ/(kg干煤)(8-20)式中 G干——焦炉干煤装入量,kg/h我国焦炉相当耗热量指标见表8-11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表8-11数据按每kg捣固煤料,配煤水分7%计计算加热系统时,考虑使生产留有余地,故规定值较高 由表可见,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相当耗热量高于用焦炉煤气加热这是因为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相比,热辐射强度低,废气量大,废气密度高,故废气带走的热量多,通过炉墙和设备的漏损量也大。
由于煤料水分常有波动,各厂煤料水分也不相同,故耗热量也不相同为便于比较,必须将炼焦耗热量换算为同一基准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水分每变化1%时,相当于湿煤中1%的干煤为1%的水分所取代,故q湿的变化值为 因q干一般约为2094kJ/kg,q水为5100 kJ/kg,则q湿的变化值为29~33 kJ/kg 该值的换算方法如下: 当用焦炉煤气加热时,配煤水分7%的q相取大中型焦炉的平均值: (2345+2596)=2470kJ/kg按式8-20得: q湿=q相 = =2303kJ/kg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配煤水分增加1%时,该湿煤的耗热量增加29kJ,则折算到q相的增加为: =67kJ对于高炉煤气,配煤水分取7%时: q相= (2638+2931)=2785kJ/kg则 q湿=2785 =2596kJ/kg故配煤水分增加1%时,q相的增加值为: =67kJ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我国焦化厂的配煤水分一般为9~10%,由测得的耗热量换算为9%配煤水分的耗热量q换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焦炉煤气: q相换=q相-59(Mt-9) (8-21) q湿换=q湿-29(Mt-9) (8-22) 高炉煤气: q相换=q相-67(Mt-9) (8-23) q湿换=q湿-33(Mt-9) (8-24) 炼焦耗热量可由焦炉的热平衡得到(按表8-9和8-10): q湿= = 2663kJ/(kg湿煤) q干= 100=2458kJ/(kg干煤) q相=2663 =2897kJ/[kg干煤(水)]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换算为水分9%时耗热量为: q湿换=2663-29(8-9)=2692kJ/(kg湿煤) q相换=2897-59(8-9)=2956kJ/[kg干煤(水)] 由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作炼焦耗热量计算,生产上不可能随时进行,因此可用下式直接作近似计算: q相= KT·KP·K换 (8-25) 式中 τ—— 炭化室周转时间,h; V0——煤气流量表数值,m3/h; Q低——加热煤气的低发热值,kJ/m3; G——炭化室平均装干煤量,kg/孔; n——一座焦炉的炭化室孔数; KT、KP、K换——分别为温度、压力和换向校正系数。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需要进行上述校正的原因是,煤气流量表的刻度是按煤气在某一固定操作条件下(温度、压力、含水量等)由实际煤气流量换算来的,但实际操作时,煤气的温度、压力和含水量不同于流量表刻度时规定的数值,因此需校正 孔板流量计的计算公式如下: V0=0.673ad2 (8-26) 式中 a——标准孔板的消耗系数; d——孔板流通孔直径,cm; ρ0——标准状态下煤气密度,kg/m3; f——煤气中水汽含量 (按入炉前煤气温度定) ,kg/m3; P——煤气的绝对压力,Pa; T——煤气的绝对温度,K; h——流量孔板前后的压差,Pa; V0——煤气流量,m3/h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对固定的流量孔板a、d的值是一定的,对一定组成的煤气,ρ0也不变如果实际操作条件和流量表刻度规定的条件一致为P、T和f时,表上的读数是正确的。
当实际操作条件为p′、T′和f′时,则对同一压差h,其标准流量将不是V0而是V0′,即: V0′= 0.673·ad2 m3/h 因此,应按流量表读数Vo校正到实际操作条件下的标准流量Vo′,其关系为: 因f、f′分别由T、T′决定,故令: 所以 Vo′=Vo·KT·KP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故只要把KT、KP制成图表,按煤气的实际温度、压力查取即可K换是考虑到由于换向时,有一段时间不向焦炉送煤气,则每小时实际进入焦炉的煤气量将小于流量表的读数,因此乘以K换 K换= 式中 m——一小时内的换向次数; τ——每次换向焦炉不进煤气的时间,min; 60——每小时60分钟则 V0′=V0·KT·K P·K换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例8-4] 42孔58-Ⅱ型焦炉(450mm),周转时间18h,用Q低=17920kJ/m3的焦炉煤气加热,煤气温度30oC,主管压力1900Pa,流量表读数为5800m3/h,如流量表的设计压力为3430Pa,设计温度为20OoC,ρ0=0.46kg/m3,换向时间30min,每次换向停止向焦炉供煤气的时间为23.3s,计算炼焦耗热量。
解:查表8-3得,20oC时干煤气含水量f=0.0189kg/m3,30oC时f′=0.0351kg/m3则 KT= 如大气压力为101325Pa时得: P′=101325+4900=106225Pa P=101325+3430=104755Pa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KP= K换= =0.987则 q相= kJ/[kg干煤(水)] 用炼焦耗热量评定焦炉热工操作的主要缺点是:当炭化室墙漏气时,由于荒煤气在燃烧室内燃烧,使加热用煤气量减少,计算的耗热量降低,实际耗热量未能真实地反应出来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四、降低炼焦耗热量、提高焦炉热工效率的途径四、降低炼焦耗热量、提高焦炉热工效率的途径 综上所述,可采取下列措施以降低炼焦耗热量,并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 1.1.降低焦饼中心温度降低焦饼中心温度 从表8-10可知:焦炭带走的热量占供入总热量的37.6%,是热量出方中最大的部分。
焦饼中心温度由1050oC降到1000oC,炼焦耗热量可以降低约46kJ/kg但降低焦饼中心温度必须以保证焦炭质量为前提调节好炉温,使焦饼同时均匀成熟,正点推焦是降低炼焦耗热量的重要途径 2.2.降低炉顶空间温度降低炉顶空间温度 这就要求装满煤,减少煤气在炉顶空间的停留时间,并在保证焦饼高向加热均匀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焦饼上部温度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3.3.降低配合煤水分降低配合煤水分 由前述可知,配煤水分每变化l%时,q相将相应增减59~67kJ/kg例如:一座42孔的58-Ⅱ型焦炉,每孔装干煤量为18t,周转时间18h,则每小时处理煤量为 =42000kg/h, 当 水 分 增 加 1% 时 , 耗 热 量 增 加 约 为 42000×(59~67)=2478000~281400OkJ/h,相当于Q低=3643kJ/m3的高炉煤气770m3/h,或Q低=17920kJ/h的焦炉煤气140m3/h,可见耗热量数值之大 配煤水分的变化,不仅对耗热量影响很大,而且还影响焦炉加热制度的稳定和焦炉炉体的使用寿命。
水分的波动也会引起煤料堆密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焦炉的生产能力,同时水分波动频繁时,调火工作就跟不上,易造成焦炭过火或不熟,并且还可能发生焦饼难推故规定和稳定配煤水分是焦炉正常操作条件之一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4.4.选择合理的空气过剩系数选择合理的空气过剩系数 当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而空气过剩系数较低时,煤气由于燃烧不完全,废气中含有CO如废气中含有1%的CO,则煤气由于不完全燃烧而引起的热损失为: 当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而空气过剩系数较低时,煤气由于燃烧不完全,废气中含有CO如废气中含有1%的CO,则煤气由于不完全燃烧而引起的热损失为: 12728 ×1%=127kJ/(m3废气)或 127× 1.757=223kJ/(m3煤气)式中 12728——CO的燃烧热,kJ/(m3CO); 1.757——Q低为热值为3643kJ/ m3的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量,m3/(m3煤气)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也就是相当于 100%=6.13%的热量没有被利用而浪费掉了,虽然提高空气过剩系数会使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但它和不完全燃烧而损失的热量相比是很小的。
如废气中每增加1%的氧气,则相当于随废气带走的热损失为:0.01×(100/21)× 280×1.45=19.4kJ/(m3废气) 或 19.4×1.757=34kJ/(m3煤气) 式中 280——废气温度,oC; 1.45——280oC时废气的比热容,kJ/(m3·oC) 即相当于 10%=0.953%的热量损失掉了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空气过剩系数可使耗热量降低但当α增加到足以使煤气完全燃烧时,再增加α就会使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导致炼焦耗热量增加,同时,由前面的分析得知,α的变化还会引起火焰长短的变化,从而影响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因此在焦炉的热工操作中,选择适宜的空气过剩系数十分重要,并应力求保持稳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5.5.降低废气排出温度降低废气排出温度 降低废气排出温度,可以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降低炼焦耗热量废气温度的高低与火道温度、蓄热室的蓄热面积、气体沿格子砖方向的分布、换向周期、炭化室墙和蓄热室墙的严密性等因素均有关 搞好调火,使全炉加热火道温度均匀,就可以降低火道温度的规定值,从而降低废气温度。
增加蓄热面积可降低废气温度如58-Ⅱ型焦炉用九孔薄壁型格子砖比六孔格子砖的蓄热面积增加1/3,根据实测,废气温度可由原300oC约降至250oC~260oC,耗热量降低59~75kJ/kg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此外,还要求气体沿蓄热室长向分布均匀,格子砖清洁干净,从而充分利用蓄热面积换向周期越长,特别在换向末期,由于格子砖温度变化显著,减少了废气与格子砖或格子砖与空气、贫煤气的温差,致使换热效率显著降低,废气温度提高换向时间越短,虽然换热效率提高,但因交换次数频繁,损失的煤气量增多,也将增加耗热量,故通常换向周期为20~30min 大型焦炉烧高炉煤气时,一般取20min;烧焦炉煤气时由于废气量少,相对增加了格子砖的面积,故换向周期可采用30min 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定 6.6.提高炉体的严密性和改善炉体绝热提高炉体的严密性和改善炉体绝热 当炉体不严密,蓄热室会吸入空气而烧掉煤气或煤气经下降蓄热室、废气盘被吸入烟道都会增加炼焦耗热量,故需定期检查炉体和设备的严密性另外炉体表面的绝热程度,不但会影响散热量,还将影响操作环境,故在设计焦炉时应予注意。
周转时间对炼焦耗热量也有影响生产实践表明,炭化室宽450mm的大型焦炉,周转时间应为18~20h,而炭化室宽度为407mm的大型焦炉,周转时间为16~18h比较适宜若周转时间缩短,因火道温度提高,则耗热量增加;周转时间长于20~22h时,为防止炉头温度过低,标准温度不能随周转时间延长而降低(防止造成焦饼提前成熟),故耗热量也增加 总之,影响炼焦耗热量的因素很多,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以达到降低炼焦耗热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