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历史疑难问题及释疑方法.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376015
  • 上传时间:2022-07-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历史疑难问题及释疑方法    范 增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疑难问题不仅成为中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理解教材的“拦路虎”和理顺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历史结构的“梗阻”,而且,在会考和高考中成为失分的重要因素,为帮助学生认清疑难问题、掌握释疑方法并提高释疑能力,浅谈几点教学体会一、中学历史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分为三类:1.基本概念理解的问题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错误地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如把“势力范围”理解为“殖民地”、把“虎门销烟”理解为“虎门烧烟”、“城市共和国”理解为占据一个城市而建立的共和国,甚至把西欧的农奴与我国西藏解放前的农权相提并论2.相近历史概念的混淆如“宦官”与“太监”、“白银”与“银元”区别不清把“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封建制度”、“广东革命政府”与“国民政府”、“租界”与“租借地”、“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政策”与“措施”等等相混淆3.史论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材料题的解题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一方面因看不懂材料所含内容而不能把所学历史知识与之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材料中许多文言文和欧化语言也使学生感到陌生而茫然,不知所措更主要的是许多学生在材料题的解答中,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题中因受理解的局限或分析能力的局限,而使答案模糊不清、似是而非达不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二、如何减少或解决疑难问题尽量减少或解决在历史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共同努力:1.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指围绕事物本质属性提出疑难问题的能力解决这类疑难问题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特征目前,在中学生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喜欢教师不停地讲,不愿动手动脑来阅读教材我们说阅读是理解、掌握教材的基础,对他们不仅要提出阅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质疑能力对此,要经过三个层次的训练即质疑的定向性训练、条理性训练和立体性训练2.进一步强化历史概念的教学教师在备课中,既要认真理解大纲、吃透教材、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在历史结构的整体把握上狠下功夫又要对教材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定义、分类,并对各自所教年级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概念提出具体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概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同时要注意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来区分历史概念间细微的差别如“分割”与“割据”、“瓦解”与“推翻”、“引进”与“传入”、“种植面积”与“种植区域”等等课后在加强解题的同时,要精心编写具有针对性的重在释疑训练的练习题,强化学生对容易出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3.教学大纲中应明确中学生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并在教参中对中学历史各章节出现的概念,尤其是比较生僻的概念加以注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师生都要充分利用文、史、哲密切关联的有利条件,准确把握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历史概念和教材中专有名词、术语的内涵的界定,以培养释疑能力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作者单位:赤城县独石口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