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河北保定市2022届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13页保定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大豆播种面积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1998~2017年我国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黄淮平原、长江流域四个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及日均降水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丁主产区位于我国( )A. 东北平原 B. 黄土高原C. 黄淮平原 D. 长江流域2. 大豆为需水作物,从水分条件的角度推测甲主产区大豆种植最需要关注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 图示乙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户种植意愿低 B. 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C. 自然条件较差 D. 与市场距离较远【答案】1. D 2. A 3. C1题详解】依据四个主产区日均降水情况图可知,丁主产区在四大主产区中日均降水最多,位于我国的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多于其他地区,D正确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黄淮平原都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ABC错误2题详解】依据四个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图可知甲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是我国东北平原产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大豆为需水作物,冬季大豆已经收获,降水不会对大豆种植产生影响,春节是大豆的播种时期,降水多少会影响大豆种植,所以从水分条件的角度推测东北平原产区大豆种植最需要关注的季节是春季,A正确,BCD错误3题详解】依据四个主产区日均降水情况图可知,乙主产区在四大主产区中日均降水最少,是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因为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多于其他地区,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黄淮平原都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并且黄土高原位于由温带季风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度的地带降水最少乙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始终保持较低水平,是因为大豆为需水作物,黄土高原降水少会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而使农民收入减少,使农户不愿种植,所以降水少这一自然条件成为了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农户种植意愿低是直接原因,C正确,A错误。
交通运输条件好坏、市场距离远近对大豆种植多少的影响不大,BD错误近年来,我国城市职住分离(即工作区与居住区相分离)现象愈发明显职住分离系数越高,代表职住分离状况越为突出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下表为我国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min平均通勤距离/km北京0.545613.2广州0.39458.8上海0.335412.44. 与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①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②城市空间结构③流动人口占比④现代交通的发展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5. 北京市并未遵循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规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城市结构较为紧凑 B. 城市交通状况较为拥堵C. 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小 D. 首都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大【答案】4. B 5. D【4题详解】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三城市居民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呈正相关;职住分离程度与居民平均通勤时间、平均通勤距离没有展示出正相关或负相关变化规律,①错误;北京市团块状城市形态便于合理布局交通网,便捷的交通网有利于缩短通勤时间,现实中已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发生变更,使得城市各区、县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分散布局,加上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特大城市职住分离日趋严重。
广州市和上海市组团式的城市形态,由于各组团间交联系相对不便,各组团往往布局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功能,相对缩短了就业和居住之间的距离,缓解了职住分离状态由材料“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可知,北京职住分离程度比广州和上海要严重原因是首都特殊的“虹吸效应”,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来北京就业,北京房价高,消费水平较高以及本地户口带来众多“特权”和福利等,因此流动人口住房购买意愿低于本地常住人口,而选择在外围相对房价较低的县城等买房,加重职住分离程度广州和上海则由于特大城市房价高昂、消费水平较高以及本地户口带来众多“特权”和福利,因此流动人口住房购买意愿低于本地常住人口,往往形成靠近工作地居住的特征,这有利于减轻职住分离广州和上海职住分离较轻②③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5题详解】北京市并未遵循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规律的主要原因是首都特殊的“虹吸效应”,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来北京就业,现实中已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发生变更,使得城市各区、县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分散布局,加上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占比大,选择在外地居住,北京城内上班的现象D正确,ABC错误。
故选D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香山岛,其储备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和俄罗斯,且以中东地区为主香山岛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可利用岸线约2.2km该基地是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之一,另外3个分别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下图为香山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2个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考虑的是( )A. 人工成本低 B. 交通便利C. 市场需求大 D. 距产地近7. 香山油库可与相距不远镇海油库实现管网互联,这样做是( )A. 调配库存 B. 扩大市场C. 增加就业机会 D. 控制油价【答案】6. C 7. A【6题详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和地价成本都高,人工成本高,A错误;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都位于沿海,交通都便利,因此2个选址长三角不是主要考虑交通因素,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是主要考虑因素,C正确;由材料“其储备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和俄罗斯,且以中东地区为”可知,距产地远,D错误7题详解】岙山油库可与相距不远的镇海油库实现管网互联,这样做是为了调配库存,保证市场供应,A正确;二者市场都是面向长江三角洲,两地管网互联不能扩大市场,B错误;管网互联,能过管道调配石油库存,与增加就业机会无关,C错误;油价是由国际市场为主要调控,二者管网互联达不到控制油价的作用,D错误。
故选A近年来,跨境水冲突事件正严重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其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密集分布于以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等高水资源压力地区成为全球跨境水冲突的主要策源地下图示意1948~2018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主要的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导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密集分布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热带气旋 B. 副热带高压C. 亚洲高压 D. 西南季风9. 跨境水冲突高度集中于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地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 B. 城市较多,水源利用分散C. 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多元 D. 战争频繁,争夺用水权力【答案】8. B 9. A【8题详解】由图并结合材料“密集分布于以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等高水资源压力地区成为全球跨境水冲突的主要策源地”可知,密集分布区于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因此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副热带高压引起的干旱,B正确;热带气旋和西南季风是带来降水的,不是引起干旱缺水的因素,AD错误;亚洲高压是以北纬50度为中心,冬季的天气系统,对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B9题详解】跨境水冲突高度集中于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地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A正确;中亚、西亚、东非等 地经济落后,城市少,B错误;商业贸易对水资源缺水影响不大,C错误;战争频繁,争夺用水权力是跨境水冲突的表现,不是原因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下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 )A. 加勒比板块间歇性俯冲 B. 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C. 加勒比板块间歇性张裂 D. 大西洋板块间歇性张裂11. 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 )①面积缩小②平均高度增加③长宽比增大④海岸曲折度增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0. B 11. C【10题详解】根据材料“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可知,火山锋应位于大西洋板块与加勒比海板块交界处火山锋是向加勒比板块方向移动的读图可知,大西洋板块属于洋块,加勒比板块属于陆块部分,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运动,由材料“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可知,火山锋形成有三个,中间有停滞。
所以应是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加勒比海板块被抬升形成三个火山锋加勒比板块间歇性俯冲,应是加勒比板块向东移,A错误;板块张裂应是板块向两侧运动,并且形成裂谷或海洋,CD错误11题详解】火山锋的存在,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移动,使加勒比板块抬升因此会导致马提尼克岛平均高度增加,长度增加,宽度变小②③正确;面积不一定缩小,海岸线的曲折度与海浪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有关,抬升中岛屿没有断裂,无法判断海岸曲折度的变化综上所述,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研究表明,雾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特征在相同的天气系统背景下,雾的形成主要受地理因素影响,雾的局地特征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受某种原因的影响,吉林省雾天日数不断减少下图示意1961~2010年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影响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 地形地势 B. 距海远近 C. 气候类型 D. 自然带类型13. 推测吉林省平均雾天日数最多的时段为( )A. 2~3月 B. 5~6月 C. 8~9月 D. 11~12月【答案】12 A 13. C【12题详解】本小题首先要根据图形归纳出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才能判断其主要因素。
读图可知,吉林省的东南长白山区的年平均雾天日数较多,西北部为东部平原的一部分,雾天日数较少,所以地形地势差异是导致吉林省各地年平均雾天日数分布差异大的主要因素,A正确;雾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条件,且吉林省的东南部虽然距海较近,西北部距海较远,但年平均雾天日数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吉林省离海最近的地方,所以距海远近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或针阔混交林带,气候和自然带类型是相同的,所以C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