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docx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一、 设计依据1. 装配式建筑主要设计依据²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²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²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²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²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² 《装配式混凝土表示方法及示例》(15G107-1)²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²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²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²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²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²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²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²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技术规程》(JGJ289-2012)²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²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²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2016.01浙江省住房和城建设厅)二、 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1. 设计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杭州市相关规范、规定,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
满足业主对设计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希望达到的目标2) 解决本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工程的建设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术先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体现3) 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的相对优势,尽量减小预制构件建筑结构整体性的不利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拆分原则是优先选用非抗侧移构件,便于模数协调,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的建筑部品2. 设计目标(1) 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2) 与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形成配套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3)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形成符合模数数列的标准化模块4) 在标准化套型基础上,充分发挥生产和施工工艺的特点,满足里面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3. 工业化分析(1) 工业化实现目标根据浙江省《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 20%,预制率可按下式计算:K预=(V预+ 0.5V叠)/ V总V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V叠──叠合构件现浇混凝土体积; V总──±0.000 以上(不含±0.000)混凝土总体积 工业化建筑的评定应按照浙江省发布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中第3.2.3条,基础项应全部满足,一般项根据情况选用2) 工业化实现方式 根据工程经验,20%的单体预制率实现首选水平构件预制,包括楼板、阳台,楼梯及空调板。
不仅预制率容易满足,而且现场施工简单,能大大节省施工现场的模板工,架子工的人工用量采用水平构件预制的优点:一是技术体系成熟,国内外有大量成功的工程案例二是构件形式简单,模板重复率高,构件生产成本低,现场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0.000以上部位标准层除了厕所、公共走道,电梯厅和局部不规则小块板外,其他楼板和阳台均采用叠合式楼板,叠合式楼板中底部预制板厚度为60mm,上部做现浇层4. 装配式拆分设计原则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由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组成在条件允许下,拆分预制构件时尽量按照2M、3M 为模数化标准预制构件拆分原则如下:² 预制构件尺寸尽量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² 楼板拆分宽度不大于3.3米,长度一般不大于6米² 楼梯按单块斜板预制,不带梯梁和休息平台5. 装配式设计对其余专业的影响² 装配式建筑对于结构的影响:由于本项目装配式设计中预制构件叠合楼板整体结构计算参数同现浇结构² 装配式建筑给排水设计:叠合楼板预埋给排水管道套管;预埋地漏楼梯预留给排水管道套管²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叠合楼板预埋照明插座管道套管,预埋接线盒楼梯预留照明线路管道套管普通照明分支线选用导线穿中型阻燃PVC 管。
应急照明支线选用导线穿JDG 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照明线2 根及以下穿管PC15,3~4 根穿管PC20,5~7 根穿管PC25当管路较长或有弯时,适当加装接线盒,两个拉线点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暗敷管线较多处,尽量分散管线,以不影响结构为宜² 装配式建筑暖通设计:楼梯预留暖通水管套管6. 装配式材料部分要求² 本工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²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 级钢筋制作²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相关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² 楼梯起止处采用灌浆连接,灌浆料要求无收缩、微膨胀,膨胀率0.02% 以上² 螺纹盲孔连接接头用灌浆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7. 主要结构材料和主要荷载详结构说明8. 设计计算 对于结构的整体分析,在保证节点构造及钢筋连接达到不低于现浇结构按规范计算的承载力前提下,采用与现浇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整体结构分析,根据现行规范采用PKPM系列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
各单体抗震等级详结构说明9. PC预制构件(1) 叠合楼板: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最小厚度为60mm,现浇厚度不小于预制厚度,预制板表面做成粗糙面叠合楼板跨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标准模式设计,详图一2) 预制楼梯:部分楼梯采用预制楼梯,预制楼梯通过钢筋直接锚入叠合板现浇部分,与主体形成可靠连接图一 叠合楼板三维示意图图二 预制楼梯三维示意图 专心---专注---专业10. 各单体预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和预制率计算 各单体楼栋预制率综合情况:本工程要求预制率不得小于20%,各单体均满足此要求,计算表格如下:单体预制率汇总表楼号预制构件说明预制柱预制楼板(含梁)(m3)0.5*叠合楼板(m3)预制楼梯混凝土含量(m3)预制混凝土+0.5*叠合+楼梯(m3)总混凝土(m3)预制率预制率要求预制率满足情况A楼叠合楼板,预制柱(1层);楼梯31.7634.1918.322.5786.84420.0720.67%>20%满足B楼叠合楼板,预制柱(1层);楼梯21.4327.0214.851.8265.12173.5437.52%C楼叠合楼板,预制柱(1层);楼梯39.2459.5532.952.10133.84403.0133.21%合计92.43120.766.4911. 设计阶段工业化建筑自评基础项A楼装配率计算表序号项目单 位总数量装配数量装配率1外 墙面积比---2楼 板面积比---3楼 梯数量比6跑6跑100%4空调板数量比无无-5阳台板数量比无无-6预制排烟道数量比33100%B楼装配率计算表序号项目单 位总数量装配数量装配率1外 墙面积比---2楼 板面积比---3楼 梯数量比5跑5跑100%4空调板数量比无无-5阳台板数量比无无-6预制排烟道数量比11100%C楼装配率计算表序号项目单 位总数量装配数量装配率1外 墙面积比---2楼 板面积比---3楼 梯数量比5跑5跑100%4空调板数量比无无-5阳台板数量比无无-6预制排烟道数量比22100%一般项(1)标准化设计1. ¨采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GB/T50002 的有关规定。
2. þ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安全要求 说明:建筑平面布置合理,结构抗震计算满足规范要求3. þ连接节点具备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要求4. ¨在单体住宅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在单体公共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某三个标准的结构空间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5. þ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梁或预制柱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数的比 例不低于 50%6. ¨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外墙板和预制内承重墙板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50%7. ¨单体建筑标准层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预制楼板的总个数(或面积之和)占预制楼板总数(或标准层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50%8.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二个规格的预制楼梯的总个数占楼梯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9.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规格的预制内隔墙板的面积之和占同类型墙板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50%10.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规格的预制阳台板的总个数占阳台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11. ¨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外窗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50%。
12.¨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最多的三个规格的集成式卫生间、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储柜等室内建筑部品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13.¨预制内隔墙的面积占内隔墙总面积比例不小于 50%14.¨预制女儿墙的面积占女儿墙总面积比例不小于 80%15.þ预制管道井的数量占管道井总数量比例不小于 80%说明:管道井预制率100%16.þ预制护栏的数量占护栏总数量比不小于80%说明:工业化采购实施率100%17.þ集成式储柜套数占储柜总套数比例,居住建筑不小于 80%,公共建筑不小于 50%说明:精装修实施率100%18. ¨在方案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或深化设计采用 BIM 技术进行辅助工作2)一体化设计1. þ项目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2. ¨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保温系统的围护结构,并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3. ¨采用遮阳一体化外窗,并满足保温隔热、气密、水密、装饰要求4. þ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5. þ装修设计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设计紧密结合,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6. ¨.装修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各构件、部品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尺寸匹配、协调,提前预留、预埋接口,易于装修工程的装配化施工;墙、地面板材铺装基本保证现场无二次加工。
3)设计深度1. þ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构件生产企业和部品部件厂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2. þ深化设计文件满足工厂加工制作、施工装配等环节的要求,。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