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大全条新编.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0340222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页(共 17 页)1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编写:广东广雅中学 何智 ——献给即将高考的 2006 届高三学生1.熟悉这些解题小结论,启迪解题思路、探求解题佳径,防止解题易误点的产生,对提升数学成绩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2.所有定义、概念、公式、解题 方法都须熟记,且 应在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后再熟记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UxACxAx2.德摩根公式: .();()U UCBBC3.包含关系 ABUCABR4.容斥原理 ()()cardcardAcardA()BBcr.() ()Ccard5.集合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 个;非空子集有 -1 个;非空的12{,}n 2n2n2n真子集有 -2 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 ; (2)顶点式 ;2()(0)fxabc2())(0)fxahka(3)两根式 .12)xa7.解连不等式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NM;()f[(][(]ffN8.方程 在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 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0x)21k 0)(21kf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 内,等价于02acbxa )(21k“ ”或“ 且 ”或“ 且 ”)(21fk(1f1k2f 2ab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 在闭区间 上的最值只能在 处及区间的两端)0()(2acbxf qp,x2点处取得,具体如下:(1)当 a>0 时,若 ,则 ;qp, minmax()(),((),2bfxfffpq若 , , .abx2apqinmi,()f(2)当 a0)(1) ,则 的周期 ;)()af)(xfaT(2) 或 或 ,则 的)0()1xf 1()(fafx)0)(xf周期 ;2T(3) ,则 的周期 ;1(),()fxafx(f3(4) 且 ,2121f1212))(,0||)axfxa则 的周期 ;)(xf4T(5) ,则 的周期 .()afx)(fa6T30.分数指数幂 (1) ( ,且 ) ;(2) ( ,且 ).mn0,nN11mn0,nN131.根式的性质(1) .(2)当 为奇数时, ; 当 为偶数时, .()nana ,0|na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2) ;(3)0,)rsrsQ()(0,)rsrsQ()(bb3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aN(,1)aN34.对数的换底公式 ( ,且 , ,且 , ).llm00m10推论 ( ,且 , ,且 , , ).oglmnaabanm1n0N 第 页(共 17 页)5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 a>0,a≠1,M>0,N>0,则(1) ;(2) ;(3) .log()llogaalloglaaaMNlogl()naaMR36.设函数 ,记 .若 的定义域为 ,则 ,)0((2cbxxfm cb42)(xf 0且 ;若 的值域为 ,则 ,且 .【对于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R037.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 N,平均增长率为 ,则对于时间 的总产值 ,有 .py(1)xNp38.数列的通项公式 与前 n 项的和 的关系 .anS1,2nnSa39.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ndN其前 n 项和 公式为: .nS2nna12d21()nadn40.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q其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或 .1(),nnaS1,nnqSa41.等比差数列 : 的通项公式为na1,(0)nqdbq【用待定系数法来求】 ;(),,nbdq42.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 ,则 ;(2) 若 ,则 .(0,)2xsintax(0,)2x1sinco2x(3) .|sin|co|14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 , .22icos1tancosita1t44.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21()sin,sin(2co为 偶 数为 奇 数 21(),s(2sin为 偶 数为 奇 数45.和角与差角公式; ;i()sisico()coi.tanta1= (辅助角 所在象限由点 的象限决定, ).sicosb2sin)b()abtanb46.二倍角公式 ; ;in2i2222cosincos1si 第 页(共 17 页)6.2tant147. 三倍角公式 ;3si3i4siins()in()3;cococos.32tant ta()ta()148.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 及函数 的周期 ;si()yxcosyx2T函数 的周期 .tanT49.正弦定理: ( 为 的外接圆半径).2sisinbcRABCABC50.余弦定理; ; .22oabccosa22cosabC51.面积定理(1) ( 分别表示 a、 b、 c 边上的高).12abcShhabc、 、(2) ;(3) .1sinsisinCAB221(||)()2OABSBOA5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 .()BCCB53. 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sin(1)arcsin,|1kxaZa.2o()co.t t,R特别地,有.sin(1))k.cos2Z.tat54.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 λ、μ 为实数,那么(1) 结合律:λ(μa)=(λμ)a;(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55.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三个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1) a·b= b·a (交换律);(2)( a)·b= ( a·b)= a·b= a·( b) ;(3)( a+b)·c= a ·c +b·c.56.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 e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λ 1、λ 2,使得 a=λ 1e1+λ 2e2.不共线的向量 e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57.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a= ,b= ,则 a∥b .()xy(,)1210xy 第 页(共 17 页)753. a 与 b 的数量积(或内积)a·b=|a||b|cosθ.58. 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 的乘积.59.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 a= ,b= ,则 a+b= .1()xy2(,)12(,)xy(2)设 a= ,b= ,则 a-b= . (3)设 A ,B ,则 .12 21(,)ABOxy(4)设 a= ,则 a= .(,)R(,)(5)设 a= ,b= ,则 a·b= .xy(,)1)xy60.两向量的夹角公式(a= ,b= ).122cos1)y2(,61.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ABd|AB2211()()xy1(,)xy2(,)6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 ,b= ,则1()xy2(,)a∥b b=λa ;a b a·b=0 .1210y12063.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 , , 是线段 的分点, 是实数,且 ,则1(,)P2(,)(,)Px12P12P( ).12xy12O 2()tOtt64.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A(x,y)2B3Cxy.123123(,xyG65.点的平移公式 .' '' 'hxhykyk' 'OP注:图形 F 上的任意一点 P(x,y)在平移后图形 上的对应点为 ,且 的坐标为'F''(,)Pxy'.(,)66.“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1)点 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点 .,Pxy(,)hk'(,)Pxhyk(2) 函数 的图象 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图象 ,则 的函数解析式为fxC'C'.()f(3) 图象 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图象 ,若 的解析式 ,则 的函数解析式为'C(,) ()fx'.yxhk(4)曲线 : 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图象 ,则 的方程为 .,0f(,)hk'' ,)0fhyk(5) 向量 m= 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 m= .() ()y67.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 为 所在平面上一点,则OABC 第 页(共 17 页)8(1) 为 的外心 .OABC22OABC(2) 为 的重心 .0(3) 为 的垂心 .OA(4) 为 的内心 .( 为角 所对边长)abc,abc,BC68.常用不等式:(1) (当且仅当 a=b 时取“=”号).,abR2(2) (当且仅当 a=b 时取“=”号).(3) 30,.cabc(4)柯西不等式 222()(),.dcdR(5) .a69.已知 都是正数,则有yx,(1)若积 是定值 ,则当 时和 有最小值 ;pyxp(2)若和 是定值 ,则当 时积 有最大值 .sx241s70.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果 与 同号,20()axbc或 0,0)abaca2xbc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 与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2bc外,异号两根之间.; .121212()()xx121212,()0()x或7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 a>0 时,有 ; 或 .xaaaxa72.无理不等式(1) ;(2) ;()0()fxfgg 2()0()0()[]ffxfxggx或(3) .2()0()[]fxfxg73.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 时, ; ;1a()()()fxgxafgx()0lo()lg()aafxfxg(2)当 时, ;0()()()fxgxf()l()lo()0aaffxx74.斜率公式: ( 、 ).21ykx1(,)Py2(,)y75.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 ).11kxl1,Pxk(2)斜截式 (b 为直线 在 y 轴上的截距).yb 第 页(共 17 页)9(3)两点式 ( )( 、 ( )).1122yx2y1(,)Pxy2,)xy12x(4) 截距式 ( 分别为直线的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