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2)课程单元重点辅导(三).doc
12页1大学大学语语文(文(2) )课课程程单单元重点元重点(三)(三)第六第六编编 现现当代文当代文选选本本单单元的重点篇章是:元的重点篇章是:狂人日狂人日记记天狗天狗爱尔爱尔克的灯光克的灯光杨杨柳柳再再别别康康桥桥日出(日出(节选节选) )金金锁记锁记( (节选节选) )现实现实与象征的双重空与象征的双重空间间 ——鲁鲁迅迅《 《狂人日狂人日记记》 》赏赏析析 1918 年 4 月,鲁迅应钱玄同之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 “鲁迅”便是他发表这篇小说时所使用的笔名这一年,鲁迅三十八岁小说一发表, 就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震动了青年人的心,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当时的一位 评论家张定潢把《狂人日记》和近代著名作家苏曼殊的小说进行比较,认为是“两种语言,两 样的感情,两个不同的世界” 读了苏曼殊的小说,再读《狂人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 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 《狂人日记》也使鲁迅走出国门,赢得了国际声誉一位朝鲜作家回忆说:“通过进步教师 读到了刊登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最初,我们不懂,读几遍,议论几次后,激动得我们 几乎要发狂了。
那时认识到,鲁迅先生不仅写了中国的狂人,也写了朝鲜的狂人从那时起, 鲁迅先生成了我们崇拜的第一个中国人 ” 1920 年,我国著名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国文课是改革的重点,鲁迅的2《狂人日记》被选为教材由此可见, 《狂人日记》当年在青少年一代中的影响是何等深入人心了 一. 《狂人日记》的主题 号称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在 1919 年 11 月的《新青年》上刊出了评论《狂人日记》 的《吃人的礼教》一文吴虞引征大量的历史史实,揭破那些“戴着礼教的假面具吃人的滑头 伎俩” ,一针见血地指出:“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随后, “礼教 吃人” 、 “吃人的礼教”便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话语 礼教和家族制度是封建主义的重要内容在《狂人日记》以前,中国文学史上也有暴露 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等但是, 《狂人日记》的暴露是更其深刻的它 把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神圣的礼教道德,和吃人联系在一起,揭开了封建 社会历史的真相作品这样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満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仁义道德”就是吃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道德吃人的历史这是惊世骇俗、振 聋发聩的发现鲁迅在 1918 年 8 月写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 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封建礼教道德的危害,是鲁迅一 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吃人的本质的认识,确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 大发现其深刻程度,不仅是以前的进步文学作品所不可企及,也远远超出同时期其它作家作品 《狂人日记》对吃人者的揭露是异常深刻的作品以“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 的狡猾”来概括他们的特点 他们十分凶残, “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眼露吃人的凶光”,凶残到吃人不吐骨头;“话 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地排着 ” 他们也很怯弱,要吃人,但“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 ”“早上小心出 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 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 他们又极其狡猾这种狡猾有时表现为翻云覆雨,两面三刀,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 “狼 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人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 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
”革命者徐锡麟被称为恶人而作了被吃的材料有时 表现为伪善,满口仁义道德,但讲道理的时候, “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 意思 ”吃人的手段尤其狡猾,或是布满罗网,逼人自杀,自己一点儿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 心愿;或者是预备一个名目罩上,或是疯子,或是恶人,吃了以后不但太平无事,怕还有人见 情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自然都打着礼教的旗子作品对于吃人者的种种描写确是入木三分3《狂人日记》不但揭露了大哥、赵贵翁这样的吃人者,而且,凡作品中所写到的,无论是 女人、青年、小孩,乃至“给知县打过枷的”、 “给绅士掌过嘴的”、 “衙役占了他妻子的”、 “老子娘 被债主逼死的”,这些下层人民也都露着又怕又凶的吃人的眼光,也都信奉着吃人的道理下 层人民和女人,都是封建礼教残害的对象,可悲的是他们自己被封建礼教吞吃,却又以封建 礼教制度为处世行事的准则,有意无意地也以封建礼教和制度来损害人甚至这种吃人与被 吃的关系也渗透到家族伦理关系中小说中狂人呼喊:“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 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在狂人眼中,整个社会无疑是一个阴森森的人吃人的社会。
中华民族从几千年前开始吃人,代代相传,延续到现在,而且还要延续下去,不知何时 才能完结作者的这些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道德对人民群众的毒害的深广,也倾注了 对我们民族的极度忧愤的感情 “忧愤深广”正是作品最主要、最鲜明的特色 二.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的丰富深邃的思想,是通过狂人形象表现的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 而复杂的艺术形象一方面,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他的言行,他的思 维,都具有迫害狂症的特征 (鲁迅在创作时实有其原型不过不是小说开头所写的“余昔日在 中学校时的良友”,病愈后也没有去“某地候补”这是鲁迅的表兄弟,在西北作幕僚,忽然说 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可是没有用他告诉鲁迅他们怎样的追踪他,住在西河沿 客栈里,听见楼上的客人深更半夜在楼板上走动的声音,说是他们的埋伏,赶紧要求换房间, 一进去就听到隔壁什么声音,说是他们的人在暗示给他知道,已经到处都布置好了,他再也 插翅难逃了鲁迅就留他住在会馆 )因为亲自见到迫害狂的病人,所以鲁迅写得非常真实 另一方面,鲁迅在狂人的疯话中又寓含着深刻的真理,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 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
狂人兼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 首先狂人非常喜欢研究问题对于在现实中看到、听到、感到的一切事,他都进行着思 考和研究,而且寻根究底 “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 ‘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 他查书本,追溯历史,有一股不弄明白不罢休的精神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这句话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强调了狂人的这一特点其次,狂人对社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狂人对现实和历史进行艰辛的研究, 他终于发现了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发现了吃人者的种种伎俩,发现了周围是一个人吃人的世 界狂人还能分辨出在吃人者中有着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和历来惯了,不以为非等不同心思 的区别狂人处在受传统思想束缚的周围的人群中,他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 4第三,狂人具有现代意识和反传统精神对于历来如此的封建道德, 、封建传统,他敢于 怀疑和批判,发出了反传统的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他诅咒吃人的人,他要劝转吃人的 人,他要人们成为真的人,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 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说明他对未来社会有着朦胧而乐观的信念。
他在劝说大 哥时讲的一番道理,表明他受过西方近代思潮的影响在劝说失败后被关在屋子里,仍大声 疾呼,警告吃人者“自己也会被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给除灭了 ”这实际上也在警 告我们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死抱住封建旧传统不肯改变是没有出路的 第四,狂人还具有自审精神他不只是看到别人有着吃人的心思,他还醒悟到自己未必 不在无意之中也吃了几片肉他这是进行严格的自审,严肃地批判自己身上的封建传统思想, 因此他发出了深深的自责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 狂人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寄予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下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民族的 希望,不能让他们再在封建思想道德的毒害下浑浑噩噩地被吃、吃人了,要把他们从封建的 传统中解救出来鲁迅在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主张觉醒的人要“自己背着因 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 的品格在狂人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声中,我们联想到《呐喊》自序中讲到的“在寂寞里奔 驰的猛士”他已不惮于前驱,去寻找新生之路 三. 《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 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患过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又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矛盾的两方面是如何并存于狂人身上的呢? 我们知道, 《狂人日记》所要表现的是作者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长期研究探索后异常深 刻的认识,以及随同这种认识而来的强烈的忧愤感情。
而要表达这一切,单纯运用现实主义 的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方法不能完美地达到这个创作意图 而鲁迅丰富的医学知识,一年多前他亲眼所见到的他表兄弟所患的迫害狂症状,以及 他深厚的外国文学修养,使得鲁迅构思塑造了狂人的形象他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 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迫害狂病人,又吸取和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 比喻等手法,架起沟通疯话与真理,狂人与战士的桥梁首先,作品对狂人的狂态的描写,是 按照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方法进行的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这是真狂,不是假狂, 也不是象章太炎、孙中山等因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被人称为疯子狂人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病态的敏感,感觉、知觉、思维都处于不正常状态,对外界总是作出错误的反映和 判断,外界的一切,在狂人的头脑里,都反映为别人要害他,要吃他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 天,就好了 ”医生的话在他的头脑里变为:“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 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 二是病态的精神亢奋,日夜胡思乱想,思维混乱,却又偏执于一点:吃人许多实际不 相干的事情,看到的、听到的、现实的、书本的、现在的、过去的,会杂乱无章地纷至沓来,成5为他发现的吃人的佐证。
“这几天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侩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 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 张着嘴,同那一伙吃人的人一样……”三是常处于迷离恍惚的状态之中,常发生错觉、幻象等 “横梁和椽子都在发抖;抖了一会,便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 狂人的这些特点完全是迫害狂患者的特征作品不仅对狂人的狂态的描写是现实主义 的,对狂人与周围人们的关系的描写也是真实的 但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是和象征主义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等手法密切交织 在一起的,因而许多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狂人的所谓吃人,指的是从肉体上把人吃掉,但读 者体会到的是封建礼教道德、家族制度在思想和精神上对人的残害和虐杀狂人以为医生给 他看病是来揣一揣肥瘦,以分一片肉吃,读者却从中领会到庸医杀人的寓意狂人劝大哥失 败,被关到黑屋子里,感到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全压在身上,他感到万分沉重,动弹不 得,但知道这沉重是假的,竭力挣扎出来,大声疾呼但是读者却可以理解为黑屋子是封建 主义的象征,封建主义竭尽全力要扑杀它的反叛者,但清醒的战士知道封建主义的强大和沉 重是虚假的,竭力反抗挣扎,坚定地揭露封建吃人者。
我们当然不应在《狂人日记》的每一句 话中都去寻找其象征意义,但是,作品中的人物、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主要情节,应该说都具有象征性的 因此,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作品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患者,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