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docx
9页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 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一诗句出自( )A.A.王昌龄《从军行》 B.高适《燕歌行》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曹操《短歌行》3.《风波》中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反映的内容是( )A.九斤老太的麻木不仁 B.农民的愚昧落后 C.农民的生活今不如昔 D.农民的觉醒4.《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A.写人文章 B.叙事文章 C.议论文章 D.抒情文章5.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战国策》 B.《春秋》 C.《尚书》 D.《国语》6.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被誉为( )A.A.冰心体 B.新文艺腔 C.白话文西化 D.工艺美文7.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是( )A.梁实秋 B.冰心 C.沈从文 D.巴金8.《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A.土地 B.暴风雨 C.鸟 D.温柔的黎明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10.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11. 《雪夜访戴》中刻画王徽之的形象,重点是( )A.突出肖像 B.记叙行为 C.描写语言 D.揭示心理12.孟子在本文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是()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王道仁政 D.选贤与能13.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 )A.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借事抒情 D.直抒胸臆14.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A.秦观、孟浩然、范仲淹、晏几道B.孟浩然、范仲淹、秦观、晏几道C.范仲淹、孟浩然、晏几道、秦观D.孟浩然、范仲淹、晏几道、秦观15.《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A.抒写对故居的留恋 B.悼 念亡姐的不幸 C.否定封底家庭和礼教 D.展现作者理想二、填空题(10题)16. 苏轼、苏洵、_________,合称三苏。
17. 《游园》的作者是__18. 众口铄金,____________邹阳《狱中上书自明》)19. 小说《麦琪的礼物》在结构上由__________条情节线索组成20. 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与__________对话的寓言故事21. 《诗经》是我国__诗歌总集,分为__三部分22.《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_________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4. 韩愈,字__________,后人又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25. 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5题)26.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27.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28.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 律等 )29.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0.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下列各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请回答: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D.以仁爱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32.翻译“皆以美于徐公”33.(二)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迭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35.第 38 题 作者描写六斤的形象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4分)36.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六、作文(1题)37. 题目:我不再______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贪玩、空想、贫穷、想爸爸、赶时髦、拥有宁静、相信眼泪、低人一等、放纵自己……(2)写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3)书写工整、规范参考答案1.A2.B此题考查课文背诵情况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记李将军一句出自高适的《燕歌行》3.A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地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看出九斤老太对革命的麻木不仁4.B5.D6.A7.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作家常识 【应试指导】冰心是“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问题小说起步,走上文坛她发表的第一篇问题小说是《两个家庭》8.C9.C10.D11.B12.C13.B这两句的意思是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见阶下春草自绿,只闻树丛中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显而易见是借景抒情14.C15.C16.苏辙17.汤显祖汤显祖18.积毁销骨积毁销骨 解析:“众口铄金”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积毁销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19. 两20. 河伯、北海若21.第一部 《风》《雅》《颂》第一部 《风》《雅》《颂》22.《西厢记》2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24. 退之;韩昌黎、韩吏部25.郁达夫郁达夫26.N27.N28.Y29.N30.Y31. 标准答案:B32.都认为(我)比徐公美33.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本句中,“引”的意思是“拉”,“绝之”的意思是“使……断”34.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35.通过六斤的“双丫角”变成“一支大辫子”这个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36.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现实处境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现实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