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寄生虫12综述.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7849517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82.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弯曲菌与螺杆菌 李向阳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n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是分类学上两个独立 的菌属 n大小及形态相似,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 性菌,呈弧形或螺旋形菌,较难区别 n为了便于鉴别诊断,将这两类细菌放在同 一章介绍 第一节 弯曲菌属 n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点 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动物界 n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 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 n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 儿弯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 见病原菌 一、分类 n弯曲菌原归属于弧菌属,1973年正式命名为 弯曲菌属 nCampylobacter源自希腊语意为弯曲的杆状 n1984年在伯杰手册中将其分为5个种(亚种) 近年来发现了弯曲菌的许多新种和亚种 二、临床意义 n空肠/大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未经处理的水以及 生牛乳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弯曲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食 物和水的传播为多见,经口摄入是本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n腹泻是空肠弯曲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n感染后可引发吉兰-巴雷综合症和反应性关节炎 n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外感染 n其中胎儿亚种为主要的人类致病菌 n可致人类菌血症、心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关 节炎、脑膜炎、肺部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等 三、生物学特性 n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逗点、弧形、S形、螺旋形 或典型的海鸥展翅(gull wing)形。

      陈旧培养物 可呈球形或长丝状 n通常空肠/大肠弯曲菌的鞭毛是较细且紧密盘绕的 两端单鞭毛;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的鞭毛为波浪 状的一端单鞭毛弯曲菌的运动非常活泼,呈投 镖样或螺旋样前进 n弯曲菌的基因组为1600~1700kb,DNA G+C 30~ 38mol% 三、生物学特性 n本属细菌的抗原成分有菌体(O)抗原、热不 稳定抗原(HL系统)和鞭毛(H)抗原 n根据O抗原不同,将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 菌分为65个血清型 n根据HL系统抗原,将空肠弯曲菌、大肠弯 曲菌和海鸥弯曲菌至少分160个血清型 三、生物学特性 n弯曲菌为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和其他大 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为5%~10%( V/V)最佳气体环境为含5%氧气、10%二 氧化碳及85%氮气 n细菌抵抗力不强,室温可迅速死亡对热 敏感,标本在4℃冰箱可保存3周 四、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程序 (二)微生物检验 n标本采集 采取新鲜粪便与肛拭子、血液、 脑脊液等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种 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放4℃冰箱保存 血液、脑脊液标本应先进行增菌 (三)标本直接检查 n直接显微镜检查 n粪便与肛拭子可直接镜检,查找革兰阴性 呈弧形、S形、“海鸥形”或螺旋形的小杆 菌;或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观察,查见 该菌呈投镖式或螺旋式运动可初步诊断 n核酸检测 n PCR方法直接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弯曲菌, 但目前尚未被广泛采用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1. 分离培养 n粪便或肛拭标本直接接种改良Campy-BAP选择平板 n血、脑脊液标本先接种于布氏肉汤增菌后转种分离培养基 n微氧环境培养 n空肠/大肠弯曲菌最适生长温度42~43℃,24h可观察菌落 ,如于37℃培养则需48~72h n胎儿弯曲菌于25℃和37℃均可生长 n临床标本需分别置37℃和42℃中培养,方不致漏检。

      在同一 培养基上出现灰白、湿润、扁平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菌落及 半透明、圆形、凸起、有光泽的小菌落等两种菌落 2.鉴定 n鉴定要点: n 弯曲菌属鉴定要点:氧化酶阳性,革兰阴性,菌体弯曲 或呈S形,生长温度 (25℃、37℃、42℃)试验; n奈啶酸、头孢噻吩敏感试验 n空肠弯曲菌对奈啶酸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 n胎儿弯曲菌对奈啶酸耐药、对头孢噻吩敏感 n但近年出现对奈啶酸耐药的空肠弯曲菌 n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n凡马尿酸盐水解试验阳性、42℃生长、氧化酶阳性、 与镜检形态相符者,即可报告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n 醋酸吲哚水解试验 n空肠弯曲菌阳性,胎儿弯曲菌阴性 (五)其他方法测定 n免疫学方法 n用特异性抗体包被的乳胶颗粒,可用于鉴定空 肠/大肠弯曲菌也可采用酶免疫方法测定粪 便中弯曲菌抗原进行诊断血清中抗体测定用 于流行病学调查 nDNA探针和PCR扩增 nDNA-DNA杂交在弯曲菌菌种的分类研究中是 一种成功的参考方法 nPCR扩增技术也正在发展中 第二节 螺杆菌属 n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细菌有20余种, 有9个种可从人体分离到 n能引起人类疾病菌种 n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 fennelliae和H. cinaedi。

      n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疾 病相关 n其他螺杆菌也可感染胃粘膜,但少见 n本章主要叙述幽门螺杆菌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n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用微需氧技 术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 分离出弯曲状的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 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由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 奖 一、分类 n最初因形态、分离培养方法与弯曲菌属细菌相似, 又仅从胃标本中分离到,被称作胃弯曲菌样细菌 n由于此菌在胃窦部多见,且形态、培养及某些生化 特性与弯曲菌属相似,DNA G+Gmol%也在弯曲菌 属范围内,故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 n1989年Goodwin等根据该菌的超微结构、形态、菌 体脂肪酸组成、生长特征和酶的活力、16S rRNA 序 列等,提出该菌不应归于弯曲菌属,后称为幽门螺 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二、临床意义 nHP感染非常普遍该菌为一种高度适应或 只能生活于胃粘膜的细菌,菌体周围微环 境的pH值为7.0胃窦为其定植的最佳部位 nHP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 间的病因关系已充分确立。

      n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胃癌发病率在一些HP感 染率高的人群中较高 HP致病机理 n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n特殊的螺旋状和端鞭毛有助于HP穿过胃粘膜表面粘液层 与胃粘膜上皮细胞接触; n具有高活性胞外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菌体周围胃酸 ,有助于细菌定植; n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胞毒素(VacA) nVacA在体外能诱导多种哺乳动物细胞胞发生空胞变性,体内导致 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和溃疡形成 nCagA与致病岛的picB紧密相连,协同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产生多 种细胞因子,吸引炎症细胞释放多种酶类致胃组织损伤 ncag A基因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三、生物学特性 n菌体细长弯曲呈螺形、S形或海鸥形 n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 n菌体长2.5~4.0μm,宽0.5~1.0μm n革兰染色阴性,有动力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 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n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形态外,有时可出现 杆状或圆球状 n电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鞭毛 n鞭毛长为菌体1~1.5倍,粗约30nm鞭毛在运动中起 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锚住作用 三、生物学特性 nHP基因组约1.67106bp,DNA G+C百分 含量为37mol%,其全部序列已有报道 n研究较多和较重要的基因有脲酶基因ure A 、ure B、ure C,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 A, 空泡毒素基因vac A nHP菌株间具有共同抗原 三、生物学特性 n为微需氧菌,在5%O2、10%CO2、85%N2 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相对湿度在98%以上为宜 n营养要求较高,一般需含血液或血清才能 生长,常用的培养基有哥伦比亚血琼脂、 心脑浸液血琼脂、布氏菌血培养基等 三、生物学特性 nHP生长缓慢,需经48~72h才长出菌落 n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透明呈露滴状,直 径约0.5~1mm,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 n沿接种线扩散生长,融合成片,扁平,无色半 透明 nHP生化反应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 n具有大量高活力的胞外脲酶,产生的脲酶相当于普通 变形杆菌的20~70倍 n此外还产生氧化酶、触酶、碱性磷酸酶、α-谷氨酰转 肽酶和DNA酶等 npH降至3.5以下时活力明显减弱 n生理浓度的胆盐可抑制HP生长 四、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程序 (二)微生物检验 n标本采集 n经胃镜用活检钳于近幽门部、胃窦部或病 变邻近处取材,最好采取多位点样品 n应立即行床边接种或放入20%葡萄糖运送液 0.5ml内,4℃中保存不超过5h n受检者术前应停服铋剂或抗菌药物一周 (三)标本直接检查 1. 直接显微镜检查 n涂片或悬滴观察 n将活检组织研碎,涂片或悬滴,置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可 见HP形态典型、运动活泼 n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n将活检粘膜组织在玻片上涂抹后,经革兰染色或单染色后镜 检,如发现典型形态的HP即可诊断 n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n组织块经福马林固定、切片经W-S银染色、姬姆萨染色、HE 染色和荧光染色等染色后镜检HP,以W-S银染效果最好 n免疫组化 n用免疫组化法可检出胃粘膜组织切片中的完整HP及破碎的菌 体或抗原成分 n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2.快速脲酶试验 n Christensen尿素培养基 n将小块的活检组织块放入装有培养基的瓶内, 如培养基由黄变为红色为阳性。

      提示由该菌产 生的高活性的脲酶已将尿素分解,结果常在几 分钟至24小时内得到 3.核酸检测 n现有的方法是从克隆的HP染色体DNA的特 异性片段中构建引物 n从HP脲酶A基因序列中构建引物 n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 技术鉴别HP n可检测出不能分离培养的HP 4.粪便标本抗原检测 n可采用ELISA方法直接测定粪便标本中的抗 原 n适用于不能进行13C或14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 或胃镜检查的患者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n分离培养 n宜用新鲜配制的选择培养基将标本的粘膜面在平板上 反复涂擦,或将标本研碎后用研磨棒蘸取适量匀浆接种 n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微需氧和98%以上湿度的环境培养 n鉴定 n主要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和染色性;37℃生长;氧化酶 和触酶均阳性、脲酶强阳性;对萘啶酸耐药、头孢噻吩 敏感;在1%甘油和1%胆盐中均不生长HP的主要培养 和生化特性见表12-3 (五)抗体检测 n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抗HP抗体(IgG 、IgM和IgA)系最常用的无创伤性诊断HP感染 的方法 n目前已有补体结合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及ELISA 等,而以ELISA应用最为广泛,现有商品化的 ELISA、胶乳凝集试验试剂盒 n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HP的菌体抗体或脲酶抗体 (六)13C或14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 n基本方法是患者禁食一夜,进食用13C或14C 标记的尿素,HP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释放 带有同位素的CO2,因此可测定患者呼气 中释放带有同位素的CO2量,如CO2含量 超过标准,提示有HP存在。

      n该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很好,只是需要 特殊的同位素测定仪 小结 n弯曲菌是需要在微氧环境中分离培养,营养要求 较高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 外感染等疾病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 曲菌、胎儿弯曲菌等根据生长温度、生化反应 结果进行鉴定 n螺杆菌属有20余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 的病原体,营养要求较高,在微氧环境中分离培 养可以产生大量脲酶通过快速测定脲酶的活 性或代谢产物可以临床诊断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