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单元教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4913781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9、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30、西门豹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20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作业布置:  把西门豹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            30 西门豹      巫婆官绅   为民除害   严惩首恶      给河伯取媳妇        破除迷信         |           |        |           |      年年闹旱灾  为民造福   兴修水利  31、女娲补天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自学课文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语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