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望海潮》《扬州慢》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52511098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望海潮》《扬州慢》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高二语文《望海潮》《扬州慢》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暮霭(ǎi) 凝噎(yī) 夜雪初霁(jì) 戍角(shù ) B.荠麦(jì) 豆蔻(kòu ) 怆然(chuànɡ) 弥望(ní) C.姜夔(kuí) 萧条(xiāo) 留恋(liàn) 窥江(kuī) D.那堪(kān ) 芍药(sháo ) 俊赏(shǎnɡ) 黍离(s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____________ 珠玑:珠宝____________B.难赋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赋:写作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________ 三秋:三个秋天____________ D.杜郎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3.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最后一句的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 C.“天堑无涯”的意思是天然壕沟广阔无边,“天堑”在这里指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写出了杭州的富庶与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4.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近及远,由城外到城内,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5.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B.自胡马窥江去后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B.波心荡,冷月无声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____________ D.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7.下列对姜夔《扬州慢》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指如今十里扬州街道,在春风的吹动下,到处长着青色荠麦,即全然破败之象。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说扬州城在金兵南侵时变得面目全非,就算擅游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词人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 E.下阕“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委婉议论,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抒发了作者对名城荒废、国家衰败的感伤之情 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马,胡人的兵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代指金兵 B.豆蔻,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甫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 C.淮左,淮水东面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 D.“黍离之悲”,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 B.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扬州慢》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者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多反映都市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 10.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C.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D.昨天上午,无动力伞飞跃长江挑战赛本应顺利进行,他经过数次努力,最终夺冠,铩羽而归 二、情景默写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城市的富庶,揭示出所咏主题。

      (2)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两种景物,以典型景物突出了西湖乃至整个杭州四季如画的美景 (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杭州人游乐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诗句,运用反衬手法,以昔日的繁华来衬托当下的荒凉 (5)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扬州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6)《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后的残酷和破坏之严重,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痛恨厌恶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 (8)《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姜夔在《扬州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10)《扬州慢(淮左名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1)《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一句化用了杜牧《遣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柳永在《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14)《望海潮》中,柳永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 (15)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⑴,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1)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五月渔郎相忆否 ”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揣测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联想自然,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3.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请从炼字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下阕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5.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联密切请问: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四、微写作 林庚在研究“木叶”时,引述和分析大量诗歌资料来探讨现象背后的道理这提示了我们研究人文社科知识的方法请利用下面提供的资料,探究一下古代诗歌中“空”字的意蕴,写一篇150字以上的短文 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望海潮》《扬州慢》习题训练答案 选择题 1.C A.“凝噎”的“噎”应读“yē” B.“弥望”的“弥”应读“mí” D.“黍离”的“黍”应读“shǔ” 2.C 句意:秋天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