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乐人教重点篇目:九年级上册重点篇目精品说课.pdf
23页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游击队歌说课稿游击队歌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其中领域之二“表现”要求“初一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 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 “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 , “能 够依据歌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 能,使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 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内容是人音版 7 年级第 17 册第 1 单元“难忘岁月”里的游击队歌 歌曲的节奏活跃、 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 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 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歌曲为 G 大调,4/4 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 段明亮轻快, 巧妙地、恰倒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 段节奏发生明显的变化,显 得沉着、坚定,与 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记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再现 A 段 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记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2、教材的地位、作用 游记队歌作于 1937 年年底,首次演出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随后便流传到全国各 地1942 年拍摄的影片自由中国曾用此歌作插曲此外,曾为大型记录片华北是我们的作配乐1964 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用它作重要素材,至今,这首歌仍然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把游击队歌 纳入初一的音乐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和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的 (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起背唱游击队歌 (3)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4、教学重点 (1)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感受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课所教的歌曲学生都比较熟 悉,估计能唱者较多,但是对歌曲的结构形式弱起节拍的演唱不甚了解,能唱容易,但是唱出时代的感受,体 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较难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主要通过 “听 赏” “歌唱” “创造表现”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1、视觉图像法 结合多媒体欣赏教学,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同时参与,使内容具体形象化,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 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对比演唱法 让学生分析歌曲结构,用不同的情绪和声音演唱歌曲的两个乐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感 情 3、创编表现法 师生共同创编声势节奏, 即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又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体验 音乐带来的愉悦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光盘、VCD、电子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播放 VCD咱当兵的人 ,师生一起跟唱,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热情、自信、乐观、豪迈) 。
教师:军旅歌曲大多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 感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常常传承着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流金岁月1937 年年底,音乐家 贺绿汀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写了一首歌曲游击队歌 ,首次演出受到八路军高级将 领的热烈欢迎,至今保持久唱不衰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旅之歌 2、新课教学 听赏不同演唱形式的游击队歌 (1) 、听赏游击队歌 (合唱) (整体感受) 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 方法: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影视作品:地道战、南京大屠杀、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勇敢、顽强、豪迈的人民英雄形象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深入敌人后方,在平原 上,在铁道上,配合八路军作战,当时人们都相信,抗日战争一定能胜利,因为真理在我们广大人民手中 (2) 、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 。
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旋律采用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的写作手法,节奏紧密、富于变化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生动 刻画了游击战士坚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 决心 (3) 、聆听游击队歌 (轮唱) ,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 要求: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区分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 学唱歌曲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1) 、学生轻声视唱旋律,注意后拍起唱的弱起节奏 (2) 、随琴用 lu 模唱旋律,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3) 、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 、学生跟琴唱词 3、分析歌曲结构 (1) 、分析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ABA) (2) 、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节奏特点,采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旋律: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节奏:紧密轻快、舒展有力表现游击队员不畏艰险、英勇善战、乐 观自信的革命精神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 (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 (3) 、第二乐段旋律、节奏有何变化?表现游击战士怎样的精神面貌?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节奏由紧密变为 宽松,旋律给人一种豪迈有气势并且乐观向上的感受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 ) (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的旋律,然后完整演唱全曲,注意歌曲的情感与力度表现 ) 4、创编表现 声势节奏创编: 师生共同创编简单、富有动感的声势节奏,通过跺脚、拍腿、拍手等动作,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身体的 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 (1)声势节奏练习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练习其中一节奏型,然后交替进行,各种节奏熟练以后,可 将拍手、拍腿、跺脚同时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此声势节奏基础上,进行再创编 (3)教师、学生对再创编的节奏进行点评 5、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游击队歌 ,了解了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通过音乐实践活 动,获得了愉悦的感受与美的体验,最后,请同学们再一次演唱游击队歌 ,并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特色(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科特点 2、创造合作互动 尊重独特体验 3、运用现代手段 打破时空限制 4、实现学科整合 了解多元文化 八、教学启示 本课以人文理念为主线,注重情感体验,从情境切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注重处理学习的过程与情感处理方式,通过听赏、分析、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加深情感体 验的深度,体现了音乐课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理念。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感受非洲音乐说课稿感受非洲音乐说课稿( (专业专业) ) 一、定题材,即教学内容 1、因为这次是自组教材,所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一定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起点要高、内容要新、方法 要活,也就意味着取材是非常之难 2、一开始我构思了很多题目,挖空心思想如:“2008音乐感想” “感悟对歌” “彩色 的中国” “变拍子” “模拟宋祖英” “山谷钟声”“黄土魂”“ 旋律与伴奏 ” “土 风舞” “音乐与诗歌 ”“非洲的灵感非洲的灵感””好,这个题目不错,于是,我就定了“非洲的灵感”这个题 目,这下选择的范围缩小了,但后来想想还是不对劲,究竟搞什么内容好呢,于是又开始想了:感受土族 音乐、感受爵士音乐、感受黑人音乐、感受非洲音乐,感受非洲音乐,好,就定了吧! 3、题材定了,那具体内容呢,总要有个教学平台吧,接着想非洲音乐的节奏很有特点,于是就开始想这方 面的内容:打 听 想一起打 模拟 再创打非洲音乐的声音很有特点,于是就 想了唱的方面的内容,光唱可不行,得有个声部:分声部想、练 合声部唱、表现非洲音乐的舞 很有特点,于是稍微点缀一下,让学生来感受感受。
二、抓细抓落实,即教学目标 1、抓住特色节奏,组成二部训练,突出非洲(爵士)特色举例典型节奏) 2、用韵母模拟非洲的原始歌唱,用合唱表现特色情景举例) 3、模拟特色律动,与合唱一起表现、感受非洲音乐 三、突出既新又实,即教学理念 1、自组教材,灵活运用 2、取材新颖,富有特色 3、层次分明,训练到位 四,究竟怎么教下去呢,即教学过程、方法 1、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看第一幅图(好不容易找到的),听特色音乐,师生一起打拍,营造氛围 2、猜东西:今天老师要让大家猜一样东西,让生猜敲敲声音,再猜让生敲敲,再猜给出答案听师 打,引出非洲打击乐:接下去请你闭上眼睛,你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谁想象力最丰富非洲 黑人在打鼓,桶当鼓)打节奏:感受、让生来打、一起拍手、拍凳还会怎么打请你来试试看一 起打打看这里的特色节奏是什么?(切分、前十六分)分声部打合打力度变化打(模拟情 景)欣赏非洲黑人打节奏的演出点图片和音乐、再点课题 3、练分声部听,请生想:请听老师弹的这段旋律,你觉得非洲黑人在干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分声部模 唱(用气、及声音控制、模拟情景的)合唱,力度变化的训练。
点出谱(小组研究)再唱谱、唱韵 母给学生训练吧!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4、唱动结合非洲黑人在一起还会做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情景?(请生随意讲,取典型、可做的动作,一起简 单地动)点非洲舞蹈和音乐,感受5、总结下课非洲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现代的爵士音乐最早也是 起源于非洲音乐点图片和音乐,感受,下课,师生再见,打拍出室 五、为什么这样教呢 1、考虑到“三情” 情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中特殊环 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这堂课需 要的一个特殊的教学情景,有了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很集中,注意力全部集中这对我这堂课的 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情趣我们一定要做到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 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 浓厚的兴趣,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 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情感即音乐教学“情感化”,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 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 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
